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3238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18:00
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压聚乙烯45?50、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4?6、三元乙丙橡胶12?15、过氧化二异丙苯1?2、氧化锌3?5、微晶石蜡4?6、硬脂酸2?3、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1?24、五硼化二钼3?4、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3?16、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促进剂DM?1?2、柠檬酸三丁酯8?10、纳米凹凸棒土30?35、助剂6?8;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2?14、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4?5、乌洛托品1?2、三聚磷酸钠2?3、SnO2?1?2、碳化硅粉2?3、交联剂TAC1?2、氧化镁2?3、秸秆灰烬1?2、硬脂酸铝1?3、柠檬酸三丁酯1?3、冬青油0.1?0.2;制备方法是将海泡石粉送入煅烧炉中在700?730℃下煅烧3?4小时,取出,送入10?15%盐酸中浸泡1?2小时,过滤得滤渣,用清水洗涤,烘干,粉碎成200?250目粉末,再将烘干的粉体与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三聚磷酸钠、交联剂TAC混合,研磨1?2小时,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研磨1?2小时,即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压聚乙烯45-50、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4-6、三元乙丙橡胶12-15、过氧化二异丙苯1-2、氧化锌3-5、微晶石蜡4-6、硬脂酸2-3、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1-24、五硼化二钼3-4、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3-16、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促进剂DM1-2、柠檬酸三丁酯8-10、纳米凹凸棒土30-35、助剂6-8;本专利技术的电缆料的抗拉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老化性,而且耐水性能优良,可以长期使用在水下。【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电缆用绝缘料一般要求必须具有优良的耐长期热老化性能、耐辐照、电气性能稳定、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优等特点。聚乙烯(PE)是乙烯烃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一般制做电线电缆用聚乙烯绝缘料,都是将聚乙烯原材料和各种助剂混合后由双螺杆挤塑机挤出造粒制备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压聚乙烯45-50、三烯丙基异二聚氰酸酯4_6、二兀乙丙橡I父12-15、过氧化二异丙苯1-2、氧化锋3_5、微晶石蜡4-6、硬脂 酸2-3、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1-24、五硼化二钥3_4、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3-16、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促进剂DM1-2、柠檬酸三丁酯8_10、纳米凹凸棒土 30-35、助剂 6-8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2-14、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4-5、乌洛托品1-2、三聚磷酸钠2-3、Sn021-2、碳化硅粉2_3、交联剂TAC1-2、氧化镁2_3、秸杆灰烬1-2、硬脂酸铝1-3、柠檬酸三丁酯1-3、冬青油0.1-0.2 ;制备方法是将海泡石粉送入煅烧炉中在700-730°C下煅烧3-4小时,取出,送入10-15%盐酸中浸泡1_2小时,过滤得滤渣,用清水洗涤,烘干,粉碎成200-250目粉末,再将烘干的粉体与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三聚磷酸钠、交联剂TAC混合,研磨1-2小时,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研磨1-2小时,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I)将高压聚乙烯、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三元乙丙橡胶、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微晶石蜡、硬脂酸、助剂,搅拌捏合15-25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A料;(2)将其余剩余成分加热混合熔融,搅拌8-10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料;(3)将A、B料混合均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挤出造粒,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优异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缆料的抗拉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老化性,而且耐水性能优良,可以长期使用在水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高压聚乙烯45、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4、三元乙丙橡胶12、过氧化二异丙苯1、氧化锌3、微晶石蜡4、硬脂酸2、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1、五硼化二钥3、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3、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促进剂DM1、柠檬酸三丁酯8、纳米凹凸棒土 3、助剂6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2、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4、乌洛托品1、三聚磷酸钠2、Sn021、碳化硅粉2、交联剂TACl、氧化镁2、秸杆灰烬1、硬脂酸铝1、柠檬酸三丁酯1、冬青油0.1 ;制备方法是将海泡石粉送入煅烧炉中在700-730°C下煅烧3-4小时,取出,送入10-15%盐酸中浸泡1-2小时,过滤得滤渣,用清水洗涤,烘干,粉碎成200-250目粉末,再将烘干的粉体与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三聚磷酸钠、交联剂TAC混合,研磨1-2小时,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研磨1-2小时,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I)将高压聚乙烯、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三元乙丙橡胶、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微晶石蜡、硬脂酸、助剂,搅拌捏合15-25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A料;(2)将其余剩余成分加热混合熔融,搅拌8-10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料;`(3)将A、B料混合均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挤出造粒,即得。对本专利技术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主要情况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压聚乙烯45-50、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4-6、三元乙丙橡胶12-15、过氧化二异丙苯1_2、氧化锌3_5、微晶石蜡4-6、硬脂酸2-3、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1-24、五硼化二钥3_4、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3-16、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促进剂DM 1_2、柠檬酸三丁酯8_10、纳米凹凸棒土30-35、助剂 6-8 ;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2-14、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4-5、乌洛托品1-2、三聚磷酸钠2-3、SnO2 1_2、碳化硅粉2_3、交联剂TAC1-2、氧化镁2_3、秸杆灰烬1-2、硬脂酸铝1-3、柠檬酸三丁酯1-3、冬青油0.1-0.2 ;制备方法是将海泡石粉送入煅烧炉中在700-730°C下煅烧3-4小时,取出,送入10-15%盐酸中浸泡1-2小时,过滤得滤渣,用清水洗涤,烘干,粉碎成200-250目粉末,再将烘干的粉体与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三聚磷酸钠、交联剂TAC混合,研磨1-2小时,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研磨1-2小时,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高压聚乙烯、茂金 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加入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三元乙丙橡胶、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微晶石蜡、硬脂酸、助剂,搅拌捏合15-25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得到A料; (2)将其余剩余成分加热混合熔融,搅拌8-10分钟,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挤出造粒,得到B料; (3)将A、B料混合均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熔融挤出造粒,即得。【文档编号】C08K5/11GK103724764SQ201310665324【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专利技术者】朱剑秋 申请人:芜湖佳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聚乙烯防水电缆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压聚乙烯45?50、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4?6、三元乙丙橡胶12?15、过氧化二异丙苯1?2、氧化锌3?5、微晶石蜡4?6、硬脂酸2?3、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21?24、五硼化二钼3?4、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3?16、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3、促进剂DM?1?2、柠檬酸三丁酯8?10、纳米凹凸棒土30?35、助剂6?8;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海泡石粉12?14、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4?5、乌洛托品1?2、三聚磷酸钠2?3、SnO2?1?2、碳化硅粉2?3、交联剂TAC1?2、氧化镁2?3、秸秆灰烬1?2、硬脂酸铝1?3、柠檬酸三丁酯1?3、冬青油0.1?0.2;制备方法是将海泡石粉送入煅烧炉中在700?730℃下煅烧3?4小时,取出,送入10?15%盐酸中浸泡1?2小时,过滤得滤渣,用清水洗涤,烘干,粉碎成200?250目粉末,再将烘干的粉体与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三聚磷酸钠、交联剂TAC混合,研磨1?2小时,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研磨1?2小时,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秋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佳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