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487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6:46
为解决现有应急供电照明设备不能持续有效的提供再生绿色电能,及固定不能移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种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储电转换箱、配电箱、底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储电转换箱电连接,储电转换箱与配电箱电连接,配电箱与照明灯电连接,储电转换箱、配电箱、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设置在底座上。进一步,还设置有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支架,电池板支架能够自由伸缩和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并进一步将发电、储电、配电三个功能模块集中成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整体,该设备能够自由携带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并能持续提供绿色能源,保证了野外及特殊环境下对电能及照明的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为解决现有应急供电照明设备不能持续有效的提供再生绿色电能,及固定不能移动等问题,本技术研发了一种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储电转换箱、配电箱、底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储电转换箱电连接,储电转换箱与配电箱电连接,配电箱与照明灯电连接,储电转换箱、配电箱、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设置在底座上。进一步,还设置有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支架,电池板支架能够自由伸缩和折叠。本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并进一步将发电、储电、配电三个功能模块集中成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整体,该设备能够自由携带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并能持续提供绿色能源,保证了野外及特殊环境下对电能及照明的需求。【专利说明】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
本技术属于电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将发电、储电、配电三个功能模块集合成一个整体,而且能够自由移动的应急供电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应急供电照明设备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提供电能和照明,所以被广泛应用在科学考察、地质勘探,以及一些恶劣突发性事件如工程抢险、救灾、野外医疗救护等领域中。现有技术中,应急供电照明设备主要是利用野外作业车或者蓄电池提供电能。而野外作业车产生的噪音大,所排放的废气对环境污染严重,并且不经济;蓄电池本身电量有限,能量密度不高,只能提供短时间的应急照明,不能满足持续性供电照明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对再生绿色能源的利用,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电能成为新的研发方向,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往往是被预先固定安装在某一个位置,既不能折叠收起,也不能随便移动,不能满足紧急及特殊环境下对应急供电照明设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应急供电照明设备不能持续有效的提供再生绿色电能及固定不能移动等问题,本技术研发了一种新的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该设备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并进一步将发电、储电、配电三个功能模块集中成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整体,该设备能够自由携带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并能持续提供绿色能源,保证了野外及特殊环境下对电能及照明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电转换箱、配电箱、底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储电转换箱电连接,储电转换箱与配电箱电连接,配电箱与照明灯电连接,储电转换箱、配电箱、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设置在底座上。还包括电池板支架,电池板支架包括支架升降杆、电池板折叠架;所述支架升降杆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顶端安装所述电池板折叠架;所述电池板折叠架上安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池板支架还包括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底端与支架升降杆下部活动链接,顶端与电池板折叠架活动链接。还包括照明灯升降杆,所述照明灯升降杆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顶端安装所述照明灯。所述电池板折叠架包括上中间支撑杆、下中间支撑杆和边支架;上中间支撑杆与下中间支撑杆通过销轴活动链接,上中间支撑杆能够翻转180度扣在下中间支撑杆上;上中间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上下端各销轴活动链接一边支架,每侧上下边支架之间设置一太阳能电池板;下中间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上下端各销轴活动链接一边支架,每侧上下边支架之间设置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边支架能够以其链接的中间支撑杆为旋转轴进行180度旋转。所述支架升降杆与照明灯升降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中部,所述储电转换箱、配电箱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所述储电转换箱与配电箱之间,前后各设置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上部设置箱盖,所述箱盖可以翻扣到后挡板上;所述储电转换箱与配电箱的箱壁、箱盖、前挡板和后挡板组成一个中间箱。所述中间箱内,支架升降杆与照明灯升降杆之间设置中间隔震板。所述储电转换箱内有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太阳能控制器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逆变器电连接。所述配电箱内有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一端与储电转换箱内的逆变器电连接,另一端与保护电器电连接,保护电器与开关设备电连接,开关设备与照明灯电连接。所述储电转换箱、配电箱、中间箱的箱体是由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所述底座设置有四个可自由移动的轮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完全利用太阳能发电,所用能源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不产生任何污染;本技术将发电、储电、配电三个功能模块集合成一个整体,在保证提供持续稳定电能的同时,又方便携带和使用;本技术太阳能电池板能够随着电池板支架自由伸缩,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接收阳光的角度;在不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随着电池板支架折叠收缩,最后收回到箱体内,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携带和使用都非常方便;本技术储电转换箱、配电箱、中间箱的箱体全部采用高品质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制作,防护等级IP65,具有高抗撞击强度、耐气候变化和防水、防尘、耐腐蚀、抗紫外线、阻燃、自熄等特性,并且降低了设备的重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储电转换箱1、配电箱2、太阳能电池板3、照明灯4、底座5、电池板支架、照明灯升降杆7,太阳能电池板3与储电转换箱I电连接,储电转换箱I与配电箱2电连接,配电箱2与照明灯4电连接,储电转换箱1、配电箱2设置在底座5的两侧,电池板支架、照明灯升降杆7设置在底座的中间位置。底座5设置有四个可自由移动的轮子。电池板支架包括支架升降杆61、伸缩支撑杆62、电池板折叠架63。支架升降杆61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顶端安装电池板折叠架63,电池板折叠架63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3。伸缩支撑杆62底端与支架升降杆61下部活动链接,顶端与电池板折叠架63活动链接。电池板折叠架63包括上中间支撑杆631、下中间支撑杆632和8个边支架633 ;上中间支撑杆631与下中间支撑杆632通过销轴活动链接,上中间支撑杆631能够翻转180度扣在下中间支撑杆632上;上中间支撑杆631的左右两侧、上下端各销轴活动链接一边支架633,每侧上下边支架633之间设置一太阳能电池板3 ;下中间支撑杆632的左右两侧、上下端各销轴活动链接一边支架633,每侧上下边支架633之间设置一太阳能电池板3 ;边支架633能够以其链接的中间支撑杆为旋转轴进行180度旋转。照明灯升降杆7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顶端安装照明灯4。储电转换箱I与配电箱2之间,前后各设置前挡板9和后挡板,前挡板9上部设置箱盖8,箱盖8可以翻扣到后挡板上;储电转换箱I与配电箱2的箱壁、箱盖8、前挡板9和后挡板组成一个中间箱10。中间箱10内,支架升降杆61与照明灯升降杆7之间设置中间隔震板11。储电转换箱I内有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太阳能控制器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3电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逆变器电连接。配电箱2内有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一端与储电转换箱I内的逆变器电连接,另一端与保护电器电连接,保护电器与开关设备电连接,开关设备与照明灯4电连接。储电转换箱1、配电箱2、中间箱10的箱体是由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本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使用时,打开中间箱10,将电池板支架拉出到适当位置,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应急供电照明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照明灯(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电转换箱(1)、配电箱(2)、底座(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与储电转换箱(1)电连接,储电转换箱(1)与配电箱(2)电连接,配电箱(2)与照明灯(4)电连接;所述储电转换箱(1)、配电箱(2)、太阳能电池板(3)、照明灯(4)设置在底座(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鹏张振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立安德森电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