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1445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下方与圆筒反应炉相通,所述圆筒反应炉外壁设有温度控制系统,圆筒反应炉内通有吹扫系统,反应炉出口连接冷凝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床热裂解反应器可用于处理所有木属类生物质,如秸秆、稻壳、棉花杆、玉米芯、木屑等,对原料的适应性极强。反应器的热解制备生物油的收率可达到45wt%~52wt%,反应的副产物为气体产物和固体炭产物,其中气体产物富含CO、H2和CH4,可作为天然气直接使用;固体炭产物燃料或活性炭的制备原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合理,能量的利用效率高且保证生产过程的节能高效、安全环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下方与圆筒反应炉相通,所述圆筒反应炉外壁设有温度控制系统,圆筒反应炉内通有吹扫系统,反应炉出口连接冷凝系统。本技术固定床热裂解反应器可用于处理所有木属类生物质,如秸秆、稻壳、棉花杆、玉米芯、木屑等,对原料的适应性极强。反应器的热解制备生物油的收率可达到45wt%~52wt%,反应的副产物为气体产物和固体炭产物,其中气体产物富含CO、H2和CH4,可作为天然气直接使用;固体炭产物燃料或活性炭的制备原料。本技术结构布局合理,能量的利用效率高且保证生产过程的节能高效、安全环保。【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能利用
,尤其涉及到一种以生物质为原料进行热裂解制备生物油装置。
技术介绍
物质是后化石时代唯一一种可通过有效的化学过程转变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生物质产量巨大,据可靠统计,每年的生物质能源总量高达4.87亿吨油当量,其中,薪柴及木材废弃物约占I亿吨油当量,并未得到合理利用。合理有效开发生物质资源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有的能源格局。我国的生物质资源以秸杆、稻壳、棉花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通过一系列有效方式,如发酵,热化学转化可将生物质有效转化为液体燃料,但是发酵等过程生产周期太长且占地面积大,难以工业化生产。而热化学转化过程生产周期短,产油率高。其中尤其以热裂解技术为代表,生产生物油效率高,效果显著。该技术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中,通过外部热能提供木质纤维素大分子断键所需热能,从而使大分子裂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热裂解生成的生物油蒸汽经冷凝可收集到生物油。得到的生物油可用于锅炉燃料或精细化工业原料,经升级改质工艺还可精制成为发动机用燃料、润滑油等高附加值能源产品。热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燃气可作为天然气直接应用,炭可作为燃料燃烧或活性炭产品。生物油一般是通过热解反应器制备,有文献及相关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人员目前开发并利用的反应器有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旋转锥反应器、烧蚀反应器、下降管式反应器、平行管式反应器、回转窑反应器等,这些反应器都能完成生物质的产油过程,但是都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反应器结构、传热方式以及需要控制的反应参数不同,导致其产油性能、自身能耗及对原料粒径的适应性有所差异,都有各自无法弥补的缺陷。目前只有流化床反应器具备连续生产能力,但是流化床反应器结构复杂,耗能大,难以实现工业化放大设计。专利CN201634633U中提到的流化床反应器就存在上述问题,其进料装置的连续性不能保证,另外,由于冷凝方式的不合理也带了产物收集中额外的耗电量。作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领域,生物油的生产工艺必须满足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清洁高效的连续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流化床反应器结构复杂,耗能大,难以实现工业化放大设计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下方与圆筒反应炉相通,所述圆筒反应炉外壁设有温度控制系统,圆筒反应炉内通有吹扫系统,反应炉出口连接冷凝系统。所述进料装置为间歇式进料器,进料器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采用扣环设计,进料器内设有活塞,进料器与圆筒反应炉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圆筒反应炉内设置物料床层和催化床层两层分隔板。所述圆筒反应炉出口段设置电拌热。所述温度控制系统采用PID系统控制柜,加热采用热瓦加热器程序升温。所述冷凝系统采用冷凝醇吸收罐,所述吸收罐由两级IOOOml洗气瓶串联而成,两级洗气瓶内部放置等量的无水乙醇,洗气瓶置于(TC水浴锅中。所述洗气瓶内部放置150?350ml等量无水乙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固定床热裂解反应器可用于处理所有木属类生物质,如秸杆、稻壳、棉花杆、玉米芯、木屑等,对原料的适应性极强。2、本技术新型固定床反应器的热解制备生物油的收率可达到45wt%?52wt%(占反应进料质量比例),反应的副产物为气体产物和固体炭产物,其中气体产物富含CO、H2和CH4,可作为天然气直接使用;固体炭产物燃料或活性炭的制备原料。3、本技术固定床反应器具有催化剂床层,可实现生物质热解的在线催化提质。4、本技术固定床热裂解产油技术采取吸附式冷凝技术,可实现快速冷凝要求。本技术结构布局合理,能量的利用效率高且保证生产过程的节能高效、安全环保。【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器;2、圆筒反应炉;3、热瓦加热器;4、质量流量计;5、保温层;6、物料床层;7、催化床层;8、连接法兰;9、热电偶;10、电伴热;11、冷凝器;12、气体收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进料装置,间歇式进料器I采用自制的装置进料,如附图1中部分I所示,进料器I主体高525mm,直径为51.5mm,进料口处于进料器上端,进料口采用扣环设计,每次进料时打开进料口,进料完成后,关闭进料口,然后打开连接进料器I与圆筒反应炉2之间的隔板,同时向下压进活塞,将物料全部压入圆筒反应炉2中,然后关闭隔板。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精确定量进料量并有效保证进料过程中惰性气体氛围,可使生物油产率达50%以上。进料装置下方与圆筒反应炉2相通,圆筒反应炉2外壁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采用PID系统控制柜,加热采用热瓦加热器3程序升温。热解所需热量由环绕在圆筒反应炉2外壁的三个热瓦加热器(功率3KWX3)提供,提供整个工艺流程所需要的热量;圆筒反应炉2内设置物料床层6和催化床层7两层分隔板,保证热解生物质油蒸汽能够平稳通过催化剂床层,达到催化提质的效果。圆筒反应炉2内通有吹扫系统,N2采用质量流量计4精确控制,保证其持续稳定的吹扫反应器炉膛,并使气相停留时间控制在2?6s。圆筒反应炉2出口段设置给管道加热并保温的加热带电拌热10,保证热解蒸汽不会提前在管壁冷凝,堵塞管路。反应炉出口连接冷凝系统11。冷凝系统采用冷凝醇吸收罐,所述吸收罐由两级IOOOml洗气瓶串联而成,两级洗气瓶内部放置等量的150?350ml无水乙醇,洗气瓶置于0°C水浴锅中。洗气瓶置于0°C水浴锅中,冷凝效果好,收集效率高达98%以上。本技术利用的生物质原料以农林废弃物为主(如秸杆、稻壳、棉花杆等)。在原料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商业的粉碎机粉碎物料,然后用筛子将粉碎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再经过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物料,然后就可以得到一定粒径范围的干燥的物料,使之满足进料器、反应器的技术要求。根据图1所示流程,使用本技术装置高聚物裂化重整制油工艺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I)将木质纤维素聚合物,如秸杆、稻壳、棉花杆类原料粉碎成颗粒,粒径不大于Icm ;在转筒烘干炉中以90°C的烘焙温度烘干3?4小时,使其含水量小于7wt%,得到的原料需密闭隔氧保存。(2)按流程连接好各系统,向反应器中吹扫N2,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4控制lL/min的气速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下方与圆筒反应炉相通,所述圆筒反应炉外壁设有温度控制系统,圆筒反应炉内通有吹扫系统,反应炉出口连接冷凝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益张枭雄马文超颜蓓蓓李雁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