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260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包括进料管、外壳、外转鼓、差速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和螺旋推料器,外转鼓罩于外壳内,包括锥段转鼓和直段转鼓,外转鼓通过传动装置与主驱动装置连接;螺旋推料器设于外转鼓内,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和设于该螺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叶片,螺旋芯轴的后端与差速驱动装置连接,螺旋芯轴内腔前端被隔板分隔形成进料室,进料室邻近隔板处的侧壁上设有分布孔;进料管穿入螺旋芯轴的内腔,与进料室连通;直段转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锥段转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要分离的物料离心旋转,产生比自然沉降高达上千倍的离心力。从而减少了沉降的时间,提高了分离的效率与分离精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包括进料管、外壳、外转鼓、差速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和螺旋推料器,外转鼓罩于外壳内,包括锥段转鼓和直段转鼓,外转鼓通过传动装置与主驱动装置连接;螺旋推料器设于外转鼓内,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和设于该螺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叶片,螺旋芯轴的后端与差速驱动装置连接,螺旋芯轴内腔前端被隔板分隔形成进料室,进料室邻近隔板处的侧壁上设有分布孔;进料管穿入螺旋芯轴的内腔,与进料室连通;直段转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锥段转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本技术通过将要分离的物料离心旋转,产生比自然沉降高达上千倍的离心力。从而减少了沉降的时间,提高了分离的效率与分离精度。【专利说明】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机,尤其涉及一种专门用来将回收来的废旧塑料混合物按比重进行分离的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从生活垃圾中回收的塑料既含有PP,PE等比重小于I的物料,也有像ABS,PET, PVC等比重大于I的物料,而这些混合料在挤出造粒前,通常要先将这些物料进行区分开来后,再进行造粒回用,传统的区分方法由如下几种。第一:人工区分,效率低,分离精度取决于人的技术能力。第二:光电分离,根据不同物质的光谱特性,进行分离,设备投资成本高,而且对物料的含水率,洁净度都要求比较高。第三:重力沉降分离,将这些混合物料投入的水槽中,比重大的沉入到水槽底部,比重轻的浮在水槽上部。这种方法,设备成本少,维护也简单,但效率低,分离精度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 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分离精度好的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包括进料管、外壳、外转鼓、差速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和螺旋推料器,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排渣口和第二排渣口 ;所述外转鼓罩于所述外壳内,包括锥段转鼓和与之一体成型的直段转鼓,所述外转鼓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主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推料器设于所述外转鼓内,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和设于该螺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芯轴的后端与所述差速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芯轴内腔的中部设有隔板,于该螺旋芯轴的前端形成进料室,所述进料室邻近隔板处的侧壁上设有分布孔;所述进料管穿入所述螺旋芯轴的内腔,与所述进料室连通;所述直段转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该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锥段转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该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排渣口连通。上述的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其中,所述主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小皮带轮、设于所述锥段转鼓前端的大皮带轮和设于所述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的皮带。上述的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其中,所述差速驱动装置包括差速电机以及与该差速电机传动连接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芯轴的后端连接。本技术通过将要分离的物料离心旋转,产生比自然沉降高达上千倍的离心力。从而减少了沉降的时间,提高了分离的效率与分离精度。本技术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同时能连续进料与排料,分离效率高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包括进料管6、外壳4、外转鼓、差速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3和螺旋推料器,其中:外壳4上设有第一排渣口 42和第二排渣口 41 ;外转鼓罩于外壳4内,包括锥段转鼓51和与之一体成型的直段转鼓52,外转鼓通过传动装置与主驱动装置3连接,传动装置包括设于主驱动装置3输出轴上的小皮带轮81、设于锥段转鼓51前端的大皮带轮82和设于小皮带轮81和大皮带轮82之间的皮带83 ;差速驱动装置包括差速电机I以及与该差速电机I传动连接的差速器2 ;螺旋推料器设于外转鼓内,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7和设于该螺旋芯轴7外壁上的螺旋叶片74,螺旋芯轴7的后端与差速器2的输出端连接,螺旋芯轴7内腔的中部设有隔板71,该隔板71将螺旋芯轴7内腔的前端部分分隔成进料室72,进料室72邻近隔板7处的侧壁上设有分布孔73 ;进料管6穿入螺旋芯轴7的内腔,与进料室72连通;直段转鼓52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 53,该第一出料口 53与第一排渣口 42连通;锥段转鼓5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 54,该第二出料口 54与第二排渣口 41连通;主驱动装置4为电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塑料混合物与水按1:20?4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用离心泵将塑料与水的混合液通过进料管6打人到螺旋推料器的进料室72内,经进料室72上的分布孔73进入到外转鼓的内腔,被加速到与外转鼓相同的速度,外转鼓与螺旋推料器同方向高速旋转,但螺旋推料器的输送速度比外转鼓低,需要分离的比水重的ABS/PVC/PET等塑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降到外转鼓的内壁,在螺旋推料器的螺旋叶片74的作用下,沉降的物料被推向锥段转鼓51,通过设置在锥段转鼓51外壁上的第二出料口 54排出,而比水轻的PP/PE等塑料则浮在液面上,与水一起流到直段转鼓52的后端,通过设置在直段转鼓52后端面上的的第一出料口 53排出。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外壳、外转鼓、差速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和螺旋推料器,其中, 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排渣口和第二排渣口; 所述外转鼓罩于所述外壳内,包括锥段转鼓和与之一体成型的直段转鼓,所述外转鼓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主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螺旋推料器设于所述外转鼓内,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和设于该螺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芯轴的后端与所述差速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芯轴内腔的中部设有隔板,于该螺旋芯轴的前端形成进料室,所述进料室邻近隔板处的侧壁上设有分布孔; 所述进料管穿入所述螺旋芯轴的内腔,与所述进料室连通; 所述直段转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该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 所述锥段转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该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排渣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小皮带轮、设于所述锥段转鼓前端的大皮带轮和设于所述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之间的皮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驱动装置包括差速电机以及与该差速电机传动连接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芯轴的后端连接。【文档编号】B04B9/02GK203525884SQ201320472807【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专利技术者】郑一鸣 申请人:上海申嘉三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张家港美星三和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旧塑料离心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外壳、外转鼓、差速驱动装置、主驱动装置和螺旋推料器,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排渣口和第二排渣口;所述外转鼓罩于所述外壳内,包括锥段转鼓和与之一体成型的直段转鼓,所述外转鼓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主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推料器设于所述外转鼓内,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和设于该螺旋芯轴外壁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芯轴的后端与所述差速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芯轴内腔的中部设有隔板,于该螺旋芯轴的前端形成进料室,所述进料室邻近隔板处的侧壁上设有分布孔;所述进料管穿入所述螺旋芯轴的内腔,与所述进料室连通;所述直段转鼓的后端面上设有第一出料口,该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锥段转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该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排渣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嘉三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张家港美星三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