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1001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1:12
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12);显示部;非显示部;基板构件(40),其隔着粘接层(45)贴附于显示面板,具有触摸面板(44)和形成于非显示部而用于向触摸面板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台阶部(7),其至少由显示面板的侧部和粘接层的侧部形成,使得在显示面板和基板构件之间的一部分产生间隙;以及光源单元(50),其以至少一部分在台阶部中与显示面板重叠的方式配置于间隙中,向操作部提供照明光使得操作部点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12);显示部;非显示部;基板构件(40),其隔着粘接层(45)贴附于显示面板,具有触摸面板(44)和形成于非显示部而用于向触摸面板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台阶部(7),其至少由显示面板的侧部和粘接层的侧部形成,使得在显示面板和基板构件之间的一部分产生间隙;以及光源单元(50),其以至少一部分在台阶部中与显示面板重叠的方式配置于间隙中,向操作部提供照明光使得操作部点亮。【专利说明】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薄型的显示装置(平板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话、便携电话等移动设备。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单元和与背光源单元相对配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另外,近年来,不仅将背光源单元叠合于液晶显示面板,还将例如所谓触摸面板、用于进行立体显示的视差屏障面板等叠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从而使显示装置高功能化。在此,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已知:对具备主要进行显示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在其显示部以外的区域设置用于操作该显示装置的多个操作部。上述专利文献I中的多个操作部包括机械按钮。另外,在具备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多个操作部也可包括上述触摸面板的一部分。现有技术文献_7]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0-2052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9]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在使用环境的照度低的情况下,有如下问题:难以视觉识别上述多个操作部,显示装置的操作性下降。另外,显示装置从相对于显示部使装置的外形变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使设置于该显示部周围的边框状的非显示部的宽度变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既抑制非显示部变宽,又使操作部点亮来谋求显示装置的操作性的提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显示部,其利用上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非显示部,其形成于上述显示部的周围;基板构件,其隔着粘接层贴附于上述显示面板,具有触摸面板和形成于上述非显示部而用于向上述触摸面板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台阶部,其至少由上述显示面板的侧部和上述粘接层的侧部形成,使得在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基板构件之间的一部分产生间隙;以及光源单元,其以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台阶部中与上述显示面板重叠的方式配置于上述间隙中,用于向该操作部提供照明光,使得上述操作部点亮。根据该构成,从光源单元提供的照明光使得操作部点亮,因此,即使在使用环境的照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操作部,从而大幅提高显示装置的操作性。而且,在显示面板的侧部和粘接层的侧部形成台阶部,在该台阶部中光源单元的一部分与显示面板重叠,因此,既能抑制非显示部变宽,又能将光源单元设置于显示装置。上述光源单元也可以具有:光源;导光板,其中有该光源的光入射;框状的遮光构件,其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周围;以及柔性基板,其设置于上述导光板的与上述基板构件相反的一侧,用于控制上述光源。根据该构成,光源的光由导光板引导,因此,能利用较少的光源来照明较宽的面积。另外,与以向操作部直接出射照明光的方式配置许多光源的情况相比,能使光源单元薄型化。而且,也可以是在上述柔性基板上印刷有反射层,该反射层将从上述导光板向该柔性基板侧出射的光反射到上述导光板侧。根据该构成,能够利用柔性基板的反射层反射从导光板向柔性基板侧出射的光,再次使其入射到导光板而向操作部侧出射,因此能有效地利用光源的光。而且,直接将反射层印刷于柔性基板,因此,不需要为了使导光板的光反射而设置特别的反射构件,能使光源单元进一步薄型化。从而,既能抑制显示面板和基板构件的间隙的扩大,又能在该间隙中配置光源单元。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显示面板具有设置于上述台阶部的电路构件,上述光源单元的遮光构件形成有缺口部,上述光源单元以上述遮光构件的缺口部与上述电路构件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根据该构成,以形成于光源单元的遮光构件的缺口部与电路构件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该光源单元,因此,既能利用遮光构件遮挡从导光板漏出的光,又能避免电路构件和光源单元的接触。从而,既能够使光源单元与电路构件重叠地配置来抑制非显示部变宽,又能够谋求该非显示部的薄型化。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显示面板具有设置于上述台阶部的电路构件,在上述柔性基板中,与上述电路构件相对的区域的厚度比其它区域的厚度薄。根据该构成,在柔性基板的厚度较薄的区域中,使光源单元与电路构件重叠地配置,因此既能够抑制非显示部变宽,又能够使该非显示部薄型化。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显示面板的与上述基板构件相反的一侧具备背光源单元,该背光源单元是与上述光源单元分开独立地设置的用于向上述显示部提供光的照明装置。根据该构成,能与利用背光源单元的显示部的显示分开独立地对操作部进行点亮控制。因此,能与显示部的显示状态分开独立地对操作部进行点亮或者熄灭控制、或控制点亮状态的亮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从光源单元提供的照明光使得操作部点亮,因此,即使在使用环境的照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操作部,能够大幅提高显示装置的操作性。而且,在显示面板的侧部和粘接层的侧部形成台阶部,在该台阶部中光源单元的一部分与显示面板重叠,因此既能够抑制非显示部变宽,又能够将光源单元设置于显示装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将液晶显示装置的侧部放大示出的截面图。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I的光源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的俯视图。图6是不出盖基板、树脂膜和触摸面板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贴附于触摸面板的粘接层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第2副FPC和盖基板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贴附于盖基板的第2副FPC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基板构件和液晶显示面板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叠合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板构件以及背光源单元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叠合了背光源单元的基板构件的立体图。图13是将相互连接的第I和第4延伸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图14是将相互连接的第2和第3延伸部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被折叠后的延伸部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延伸部被折叠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将延伸部固定的绝缘性带材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光源单元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9是将本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部放大示出的截面图。图20是将9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图1?图17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I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将液晶显示装置I的侧部放大示出的截面图。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I的光源单元50的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I的外观的俯视图。另外,图15是示出被折叠后的延伸部30a、30b、32a、33a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延伸部30a、30b、32a、33a被折叠后的液晶显示装置I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将延伸部30a、30b、32a、33a固定的绝缘性带材55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面板;显示部,其利用上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非显示部,其形成于上述显示部的周围;基板构件,其隔着粘接层贴附于上述显示面板,具有触摸面板和形成于上述非显示部而用于向上述触摸面板进行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台阶部,其至少由上述显示面板的侧部和上述粘接层的侧部形成,使得在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基板构件之间的一部分产生间隙;以及光源单元,其以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台阶部中与上述显示面板重叠的方式配置于上述间隙中,用于向该操作部提供照明光,使得上述操作部点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沼伸彦榎本弘美仁井雄介鞆川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