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955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23:18
一种降低用户108坠落时的损伤的防坠器100,该防坠器包括:可转动的卷轴314,在卷轴314上卷绕有带子200,从卷轴314引出带子200,并且带子200缩回所述卷轴314上;扭力杆310,该扭力杆310通过所述卷轴314)可操作地连接至带子200,从而在扭力杆310和卷轴314转动时在卷轴314上产生大致恒定的反作用力,从而吸收坠落的动能;根据权利要求1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防坠器100还包括计数机构500,以在卷轴314上保持带子200的预留量,以使扭力杆310能够在其操作范围内扭转,而不遇到带子终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降低用户108坠落时的损伤的防坠器100,该防坠器包括:可转动的卷轴314,在卷轴314上卷绕有带子200,从卷轴314引出带子200,并且带子200缩回所述卷轴314上;扭力杆310,该扭力杆310通过所述卷轴314)可操作地连接至带子200,从而在扭力杆310和卷轴314转动时在卷轴314上产生大致恒定的反作用力,从而吸收坠落的动能;根据权利要求1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防坠器100还包括计数机构500,以在卷轴314上保持带子200的预留量,以使扭力杆310能够在其操作范围内扭转,而不遇到带子终止的情况。【专利说明】防坠器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防坠器或防坠装置通常被包含在由在较高高度处工作的人员佩戴的背带内;防坠器降低工人从他或她的工作台坠落时可能发生的损伤。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用于用户的保护装置或防坠器,以防止用户从较高位置跌落或可能跌落,这种防坠器包括:框架;转动地支承在框架上的卷轴;一段柔性连接构件,该柔性连接构件包括一定长度的带子或绳子或线材,该连接构件具有被固定至卷轴的一端和适合被连接至连接器的第二端,该连接器包括用于将第二端固定至附近结构的重量支承构件的钩子。在解锁操作模式期间,能够从卷轴拉出连接构件,并且能够通过复卷弹簧将该连接构件反向卷绕到卷轴上。该防坠器也包括扭力杆,扭力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被固定至卷轴的一侧并且可随卷轴移动,第二端被连接至第一锁定轮,当装置已进入锁定操作模式时,能够选择性地锁定该第一锁定轮使其不转动。在进入锁定模式并且对连接构件和卷轴加载后,如果用户坠落,该扭力杆扭转给定的圈数。该防坠器包括卷带量计数机构,在解锁操作模式期间,该卷带量计数机构工作,并且当已从卷轴引出可确定长度的柔性连接构件或者替代地当可确定长度的柔性连接构件留在卷轴上时,该卷带量计数机构就使得防坠器进入锁定操作状态。该功能确保了如果用户随后坠落,卷轴上的连接构件(带子或系索)的量将足以使扭力杆随后转过给定的回转圈数。在优选实施例中,该防坠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当与已从卷轴伸出的所述一段连接构件无关地在第一动态水平下引出连接构件时,该加速度传感器能够使防坠器开始进入锁定操作模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意地示出作为用户或工人佩戴的背带的一部分的本专利技术的防坠器。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坠器的剖视图。图3是防坠器的分解图。图3a是防坠器的一部分的进一步放大图。图4是防坠器处于解锁操作模式时的包含在防坠器内的控制机构的侧视图。图4a是锁定机构的正投影图。图4b是通过图2的截面4b_4b的剖视图。图5示意地示出防坠器的用户正在坠落或者接近坠落的情况。图6示意地示出防坠器中包含的扭力杆产生的能量吸收力。图7是正时轮的平面图。图8和9示出具有正时爪和正时轮的相互操作关系。图10示意地示出防坠器的另一种操作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其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防坠器100的典型环境。能够看出,该防坠器包括紧固件102,该紧固件连接至钩环104,钩环104被包含在用户或工人108佩戴的背带106中。将防坠器100固定至或附接至背带的手段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不是主要的。从防坠器延伸出一定长度的系索或带子200,带子的末端202被连接至诸如安全钩204的紧固件,这使得用户/工人能够将安全钩固定至附近结构中的某些元件,诸如管道、钩子,或者结构中的其它互补的紧固件或互补的特征。优选地,工人108将安全钩固定至高于防坠器高度的位置处的结构。大致能够看出,防坠器的功能是将工人栓系至附近的结构210。在解锁操作模式中,本防坠器100基本起弹簧加载的系绳的作用,在该模式中,能够从防坠器的外壳抽出系索或带子或系绳,并且能够使其缩回到外壳中。在第二操作模式中,防坠器监测已经抽出的连接构件(系索、带子)的量,然后以可确定的长度进入锁定操作模式。在与第二操作模式相关的操作模式中,本专利技术的防坠器在少量连接构件(系索、带子)已经缩回到外壳中之后就恢复为其解锁操作模式。本防坠器也将进入其锁定操作模式,其特征在于当用户正在以预定加速度坠落时激活的紧急情况锁定模式。早期防坠器不包括任何能量吸收机构,并且当防坠器进入锁定操作模式时,连接构件(系索、带子)变紧,并且正在坠落的用户经历明显的急拉负荷,这可能进一步伤害用户。这种能量吸收机构包括折叠的系索(带子)的在受负荷时会断裂的精心设计的部段。本防坠器包括使用扭力杆的能量吸收操作模式,从而在通过防坠器的操作阻止用户坠落时,降低作用在用户身上的反作用力。参考图2和3,图2是防坠器100的剖视图,图3是分解图。该防坠器包括U形框架300,其具有中心部分302和两个相对侧部304和306。框架300的中心部分302支承能连结到图1中所示的钩环104的连接器/紧固件102,如上所述,钩环104又固定至背带106。框架可转动地支承扭力杆310 ;扭力杆在末端312处连结到绕线筒或卷轴314。系索或带子200卷绕在卷轴周围;带子可通过销315结合至卷轴。末端312还包括弹簧心轴316,其连结到通过罩盖或覆罩盖(未标号)保护的反卷弹簧318。当从防坠器100拉出或移出系索或带子200时,弹簧318的反卷力增大,从而使带子200缩回至防坠器内。扭力杆310包括另一端322。第一和第二锁定轮324和326可转动地连接到扭力杆近端322,并且与其一起转动。也将第二锁定轮称为导轮。该扭力杆包括延伸端323,在所示实施例中,延伸端323形成为被压入扭力杆内的销。扭力杆起卷轴的中心轴的作用。与框架的各侧部306并排定位的是在图4中示意地示出的多个控制机构350。防坠器100还包括锁定爪228,通过也在图4a中所示的一个或更多控制机构350的操作,该锁定爪选择性地运动到与锁定轮324的一个齿324a接触。锁定爪绕被固定至框架侧部306的销229转动。锁定轮包括多个齿326a。通过固定至框架并且形成有匹配的第一侧部342和第二侧部344的双侧罩盖340保护防坠器100的各种内部机构。罩盖340的与连接器102大致相对的罩盖部分能够形成也在图1中示出的e形槽346,在将带子反向卷绕到卷轴314上时,e形槽346引导带子的轨迹。再次参考图2和图3,图3是防坠器100的分解图。图2中示意地示出的控制机构350包括惯性传感器400,该惯性传感器常用于安全带收缩器,并且在本领域中称其为卷带量传感器,该惯性传感器400被布置在扭力杆的延伸部分323附近,并且与其一起转动。封闭惯性传感器400的是锁定帽(lock cup,锁定杯状物)4,其包括也在图4中示出的激活凹槽404,在该激活凹槽404内接纳有连接销406。连接销406是包括一个或更多齿231的锁定爪228的延伸部分。图4b是通过图4的截面4b-4b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与侧部306相邻的衬板307、惯性传感器400,和具有齿411的传感器爪408,齿411与锁定帽内部上的齿410啮合。爪408附接至锁定轮324,并且通过弹簧409偏置成与锁定帽的齿脱开。在卷轴的转动加速度超过预定值的情况期间,在末端323处与扭力杆一起转动的惯性传感器400致使传感器爪408与锁定帽402配合,从而将锁定帽联接至转动的扭力杆。锁定帽的转动改变了凹槽404的方向,凹槽404又使销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用户的保护装置,以防止用户从升高位置跌落或可能跌落,包括:框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框架上的卷轴;一段柔性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段带子或绳子或线材,所述连接构件具有被固定至所述卷轴的一端和适于连接至连接器的第二端,以将所述第二端固定至结构的重量支承构件;和扭力杆,所述扭力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固定至所述卷轴的一侧,并且能随所述卷轴运动,所述第二端被连接至第一锁定轮,当所述装置处于锁定操作模式时,能够锁定所述第一锁定轮使其不转动,所述扭力杆能够在进入锁定模式并且所述连接构件和卷轴被加载之后扭转过给定圈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J·梅西
申请(专利权)人: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