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667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5:09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位移构件,该位移构件设置在盒上,并且被构造成从位移构件接收来自设备主体的驱动力的位置移动到位移构件不接收驱动力的位置;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响应于位移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便在第一电极接触第二电极的位置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第一电极;和检测器,该检测器基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状态检测有关附接到设备主体的盒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构造成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种以上的技术。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利用光学传感器检测附接到其的盒是否是新的(例如,见日本专利临时公报No.2009-2653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以上改进的技术以获得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不用光学传感器来检测附接到其的盒是否是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构造成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片状物上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构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设备主体的盒,该盒包括电气部件,与电气部件电连接的导电部,和构造成响应于接收到来自设备主体的驱动力而移动的可移动元件;馈电装置,该馈电装置被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并被构造成接触导电部和向电气部件施加电压;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并且与馈电装置电连接;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与第一电极接触和分开;位移构件,该位移构件设置在盒上,并且被构造成从允许该位移构件接收来自设备主体的驱动力的位置移动至不允许位移构件接收来自设备主体的驱动力的不同位置;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设置在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响应于位移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便在第一电极接触第二电极的接触位置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离的非接触位置之间移动第一电极;和检测器,该检测器被构造成基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状态来检测有关附接到设备主体的盒的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构造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显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的外部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靠近位移构件一侧的放大图;图4A和4B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位移构件;图5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馈电装置,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其配线构造;图6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一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下位移构件处于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导电部接触馈电装置并且第一电极接触第二电极;图7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二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位移构件处于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导电部与馈电装置非接触并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非接触;图8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第三状态,在该第三状态下位移构件处于第三位置,在该第三位置导电部接触馈电装置并且第一电极接触第二电极;图9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可移动构件,该可移动构件处于第二弹簧将第二电极压靠第一电极的弹力施加到第二电极的状态;图10A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可移动部件处于当拆卸处理盒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开的状态;图10B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以上方面的实施例的新盒信号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元件之间的各种连接。值得注意的是,除非具体说明,否则这些连接一般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并且本说明书并不打算在这方面进行限制。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将提供这样的实例:本专利技术的方面应用于构造成用电子照相方式执行彩色打印的图像形成设备。1.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具有容纳图像形成单元5的外壳3,该图像形成单元5被构造成用电子照相方法在片状物(如记录纸)上形成图像,从而转印显影剂图像到片状物上。图像形成单元5包括多个处理盒7,多个曝光单元9和定影单元11。图像形成单元5是直接串联式的,其中多个处理盒7(在该实施例中,四个处理盒7)沿片状物传送方向被串联布置。多个处理盒7,除了在其中存储各个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外,基本具有相同的构造。具体地,各个处理盒7包括感光鼓7A,充电器7B,显影辊7C和搅拌器7D。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下描述中,设备主体表示支撑外壳3和图像形成单元5并且不会被用户破坏的诸如主框架(未显示)的部分。尽管如此,设备主体可以被认为基本上相当于图像形成设备1。下文中,设备主体将被认为是设备主体1。感光鼓7A被构造成保持并携带显影剂图像。充电器7B被构造成给感光鼓7A充电。曝光单元9被构造成曝光充电的感光鼓7A并在感光鼓7A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7C被构造成响应于接收的来自设备主体1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供应显影剂到具有在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感光鼓7A。搅拌器7D被构造成通过来自设备主体1的驱动力而被旋转,并搅拌保存在容器7E内的显影剂且给显影剂充电。进一步,存在转印部15,各个转印部15被设置成越过转印带13面向对应的一个感光鼓7A。各个转印部15被对构造成将在对应的一个感光鼓7A上携带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片状物上。在感光鼓7A上携带的显影剂图像以叠加方式被相继地转印到在转印带13上正传送的片状物上。然后,转印到片状物上的显影剂图像通过定影单元11被加热并定影到片状物上。在转印带13下面设置有馈送托盘17。馈送托盘17被构造成接收一叠片状物的放置。放置在馈送托盘17的片状物通过馈送机构19被逐张馈送到图像形成单元5。2.处理盒如图2所示,各个处理盒7以处理盒7的纵向与感光鼓7A的轴向方向一致的方式被附接到设备主体1。接合部21被设置在处理盒7的纵向的第一端(图2的左端)。接合部21被构造成接收从设备主体1供应的驱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感光鼓7A的轴向垂直于转印带13的移动方向。通过接合部21传输到处理盒7的驱动力通过传动机构(未显示)被传送到可移动元件,如处理盒7中的显影辊7C和搅拌器7D。如图3所示,与显影辊7C电连接的导电部23被设置在处理盒7的纵向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反)上。即,显影辊7C是电气部件的其中之一,被构造成静电吸附(吸收)充电的显影剂并供应显影剂到感光鼓7A。在该实施例中,电压通过导电部被施加到显影辊7C。导电部23被形成为圆筒形,并被构造成其外围表面23A(图3中斜阴影线)接触以下提到的馈电装置29A。位移构件25被设置在处理盒7的纵向的第二端。位移构件25被构造成从第一位置(见图6)经由第二位置(见图7)移动到第三位置(见图8)。其中,在第一位置,曝光导电部23的外围表面23A的靠近以下提到的可移动构件27的特定侧;在第二位置,覆盖外围表面23A的特定侧;在第三位置,曝光外围表面23A的特定侧。进一步,如图4A所示,位移构件25包括覆盖导电部23的外围表面23A的盖25A。盖25A被可移动地(可旋转地)设置在导电部23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具体地,盖25A被构造成响应接收的通过齿轮25B传送的旋转力而绕外围表面23A的曲率中心旋转。在该实施例中,盖25A和齿轮25B被整体形成为单件树脂部件。齿轮25B被构造成与设置在处理盒7的纵向方向上的第二端上的传动齿轮(未显示)接合。传动齿轮被设置在搅拌器7D的纵向方向上的第二端上,并被构造成与搅拌器7D整体地旋转。即,位移构件25被构造成通过搅拌器7D,响应于接收的从设备主体1传输的驱动力而旋转。进一步,如4B所示,齿轮25B包括齿部25C和无齿部25D,该齿部25C具有与传动齿轮接合的齿(突起),无齿部25D没有齿(没有突起)。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片状物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盒,所述盒被构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盒包括:电气部件;与所述电气部件电连接的导电部;和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驱动力而移动;馈电装置,所述馈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接触所述导电部并且向所述电气部件施加电压;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与所述馈电装置电连接;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和分开;位移构件,所述位移构件设置在所述盒上,并且被构造成从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位置移动到不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不同位置;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位移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便在所述第一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的接触位置和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的非接触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电极;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被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状态来检测关于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盒的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28 JP 2012-216231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片状物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盒,所述盒被构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盒包括:电气部件;与所述电气部件电连接的导电部;和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驱动力而移动;馈电装置,所述馈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接触所述导电部并且向所述电气部件施加电压;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与所述馈电装置电连接;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和分开;位移构件,所述位移构件设置在所述盒上,并且被构造成从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位置移动到不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不同位置;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位移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便在所述第一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的接触位置和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的非接触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电极;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被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状态来检测关于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盒的信息;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在其接触部分接触所述位移构件,并且响应于通过与所述位移构件接触的所述可移动构件的所述接触部分接收到的力而移动;并且其中,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端子构件,所述端子构件包括:所述馈电装置;所述第一电极;和端子侧弹簧,所述端子侧弹簧被构造成按压所述可移动构件抵靠所述位移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部分面对所述第二电极时,允许所述第一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二部分面对所述第二电极时,允许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上越过所述第一部分彼此相对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片状物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盒,所述盒被构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盒包括:电气部件;与所述电气部件电连接的导电部;和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驱动力而移动;馈电装置,所述馈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接触所述导电部并且向所述电气部件施加电压;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与所述馈电装置电连接;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和分开;位移构件,所述位移构件设置在所述盒上,并且被构造成从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位置移动到不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不同位置;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位移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便在所述第一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的接触位置和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的非接触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电极;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被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状态来检测关于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盒的信息;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电极按压弹簧,所述电极按压弹簧被构造成按压所述第二电极抵靠所述第一电极;其中,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倾斜。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构造成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在片状物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盒,所述盒被构造成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盒包括:电气部件;与所述电气部件电连接的导电部;和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驱动力而移动;馈电装置,所述馈电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接触所述导电部并且向所述电气部件施加电压;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与所述馈电装置电连接;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和分开;位移构件,所述位移构件设置在所述盒上,并且被构造成从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位置移动到不允许所述位移构件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驱动力的不同位置;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可移动构件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位移构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便在所述第一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的接触位置和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的非接触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电极;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被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导电状态来检测关于附接到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盒的信息;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电极按压弹簧,所述电极按压弹簧被构造成按压所述第二电极抵靠所述第一电极;其中,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倾斜;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一部分面对所述第二电极时,允许所述第一电极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在所述可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井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