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属于土木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领域,包括待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原框架和用于加固的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二者由无粘结预应力筋连接装配成整体;新增预制框架梁、新增预制框架柱节点处以及上下层新增预制框架柱接头处的钢筋绑扎后,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原框架之间留有缝隙,通过砂浆封闭;新增预制框架梁、新增预制框架柱预留孔道,原框架梁、原框架柱与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对应位置通过钻孔形成孔道;无粘结预应力筋穿过孔道并张拉,用锚具锚固。使用该方法加固的结构抗震能力提高1~2倍。【专利说明】—种预应力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已有结构的方法
是把用于加固的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通过无粘结预应力筋连接到待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原框架上,形成整体,共同抵抗地震作用,属于土木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底框结构,由于其使用上的方便性和灵活性而被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底框结构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导致结构布置上不同,容易形成刚度不均、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存在严重的抗震能力不足的隐患。随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已有结构的方法,由待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原框架(1)和用于加固的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组成,二者由无粘结预应力筋(7)连接装配成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预制框架梁(10)、新增预制框架柱(11)节点处以及上下层新增预制框架柱(11)接头处的钢筋绑扎后,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所述新增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9)与钢筋混凝土原框架(1)之间留有8~10mm宽的缝隙(4),通过砂浆(5)封闭;所述新增预制框架梁(10)、新增预制框架柱(11)预留孔道(6)以便穿入无粘结预应力筋(7),原框架梁(2)、原框架柱(3)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宝,陈磊,解咏平,陈艺博,马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