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313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技术领域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包括激光器、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激光器输出相互平行的光束,所述光束依次经过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形成光路,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可活动放置的用于产生干涉图像的干涉模块。干涉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生成对称的花瓣状干涉图样,得到拓扑荷值,以利用光强公式对轨道角动量进行相位恢复。通过对经过检偏器干涉图样和未经检偏器光斑图样的质量检测,可对轨道角动量模式相位中奇点附近的相位进行恢复,可减少解调出错机率,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包括激光器、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激光器输出相互平行的光束,所述光束依次经过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形成光路,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可活动放置的用于产生干涉图像的干涉模块。干涉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生成对称的花瓣状干涉图样,得到拓扑荷值,以利用光强公式对轨道角动量进行相位恢复。通过对经过检偏器干涉图样和未经检偏器光斑图样的质量检测,可对轨道角动量模式相位中奇点附近的相位进行恢复,可减少解调出错机率,降低误码率,提高通信可靠性。【专利说明】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直。
技术介绍
轨道角动量模式是一种带有涡旋相位因子θ?πιΦ的传播模式,相位的涡旋使其具有光学轨道角动量这一其他模式所不具备的物理特征参数,在通信和微纳光子学领域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已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13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Terabit-scal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ode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Fibers》证实了轨道角动量模式复用的可行性。设计者设计了支持两个轨道角动量模式在十个波长上复用,可传输1.1km,带宽达1.6Tbps的特殊光纤,它为轨道角动量模式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具有重要价值。轨道角动量模式除常规的调制方式外,还可以利用其轨道角动量用拓扑荷作为参数来编码信息,可提高通信容量和带宽。但是如何对轨道角动量模式相位的探测与恢复,实现对轨道角动量模式的解调,是现今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对于光波的直接探测一般仅限于对光强的测量,相位无法通过测量直接获得,因而通常采用引入参考光进行干涉的方法,从干涉图样中得到所测量光束的相位分布。2Ol3 年发表在《Optics Letters》上的《Phase-shift interference-based wavefrontcharacterization fo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odes〉〉提出了分别用两个相位差 η /2的参考光和轨道角动量模式干涉,得到两个干涉图样,通过这两个干涉图样恢复出轨道角动量模式相位,但是中心奇点附近较大一片区域内相位是模糊的,奇点附近相位信息没有充分恢复出来,即对于轨道角动量模式的解调不完全,这导致增大了解调出错的可能姓,增加了误码率,降低了通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可对轨道角动量模式相位中的奇点附近的相位进行恢复,减少了解调出错的可能性,降低了误码率,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包括激光器、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所述激光器输出相互平行的光束,所述光束依次经过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形成光路,所述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可活动放置的用于产生干涉图像的干涉模块。本专利技术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设置有可活动放置的用于产生干涉图像的干涉模块,具体的,包括激光器、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所述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可活动放置的用于产生干涉图像的干涉模块。干涉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生成对称的花瓣状干涉图样,得到拓扑荷的大小,以便利用光强公式对轨道角动量进行相位恢复。改进之一,所述干涉模块为可使角动量发生模块产生的符合干涉条件的两束光产生干涉图像的检偏器。优选地,所述对光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的第一调制模块包括依次排列的物镜、小孔装置、透镜、光阑、第一偏振片,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能依次经过物镜、小孔装置的小孔、透镜、光阑及第一偏振片。激光器能够输出相互平行的光束;物镜将激光器输出的所有光束会聚;小孔装置位于物镜的后焦平面上,同时位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小孔装置进行光波的过滤,透镜将光束准直发射出去;光阑位于透镜的后焦平面与第一偏振片之间,光阑用于获得质量较好的光束;第一偏振片用于调整光的偏振状态,达到最好的相位调制。进一步地,所述角动量发生模块包括能形成干涉光路和参考光路的偏振分束器、分束器,所述干涉光路设有涡旋相位板,且干涉光路和参考光路分别设有能使干涉光路和参考光路汇聚的第一、二反射镜,分束器位于干涉光路和参考光路汇聚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二调制模块为λ/4波片(λ为波长)。λ/4波片的设置用于调整光的偏振状态,达到最好的相位调制。可选地,所述解调模块为光束质量分析仪。光束质量分析仪的设置用于检测最终测量结果。本专利技术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a.首先激光器输出相互平行的光束,经过物镜聚焦到物镜的后焦面上,调节小孔装置至物镜焦点处,对光束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光束经过透镜扩束准直,经过光阑得到理想的线偏高斯平面光波,线偏高斯平面光波通过第一偏振片调整光波偏振方向,使得偏振分束器能够将光束等光强平分;光束入射调节偏振分束器后将被分为两束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竖直线偏光和水平线偏光;b.将步骤a得到的竖直线偏光或水平线偏光经过涡旋相位板产生带有传播信息的轨道角动量,经过第一反射镜反射;与之相对应的水平线偏光或竖直线偏光作为参考光,经过第二反射镜反射;所述反射后的两束线偏光在分束器处汇聚,发射出平行光;c.将步骤b得到的平行光经过快轴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的λ/4波片调整光波偏振方向,形成左右圆偏光叠加的光斑图样;d.将步骤c得到的左右圆偏光通过设置的检偏器,产生对称的花瓣状干涉图样;e.分别将步骤c得到的左右圆偏光经过步骤d的干涉图样和未经过步骤d的圆偏光存储以及进行检测信息处理;利用公式I=Icic0s2Oiicj5/^+ Θ )解调出轨道角动量模式的相位πιΦ,其中I为经过步骤d的干涉图样的光强,IO为为经过步骤c的左右圆偏光叠加的光斑图样的光强,m为拓扑荷,Φ为干涉平面上的方位角,Θ为检偏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设置激光器、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所述激光器输出相互平行的光束,所述光束依次经过第一调制模块、角动量发生模块、第二调制模块、解调模块形成光路,所述解调模块与第二调制模块之间设置有可活动放置的用于产生干涉图像的干涉模块。干涉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生成对称的花瓣状干涉图样,得到拓扑荷的大小,以便利用光强公式对轨道角动量进行相位恢复。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经过检偏器的干涉图样和未经检偏器的光斑图样的质量检测以及处理,可对轨道角动量模式相位中的奇点附近的相位进行恢复,减少了解调出错的可能性,降低了误码率,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且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相位恢复结果与模拟结果对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相位恢复结果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解调装置,包括激光器(1)、第一调制模块(2)、角动量发生模块(3)、第二调制模块(4)、解调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模块(5)与第二调制模块(4)之间设置有可调节的用于产生干涉图像的干涉模块(6),激光器(1)发出的光束能依次经过第一调制模块(2)、角动量发生模块(3)、第二调制模块(4)、干涉模块(6)及解调模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阳谢向生杨良信周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