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052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1:51
在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50)处,将连接用超导线(101)形成为从加强绝缘层(213)的大径部(213a)侧向电绝缘层(113)(超导屏蔽层(114))侧呈锥状地渐窄的大致梯形形状,其中,该连接用超导线(101)覆盖形成得比超导电缆(10)的电缆芯(11)的直径粗的加强绝缘层(213)的倾斜面部(213b),并且将配置于加强绝缘层(213)的大径部(213a)的外周的超导线(100)和构成超导屏蔽层(114)的超导线(100)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在多个连接用超导线(101)不重叠的情况下无间隙地覆盖倾斜面部(213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在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50)处,将连接用超导线(101)形成为从加强绝缘层(213)的大径部(213a)侧向电绝缘层(113)(超导屏蔽层(114))侧呈锥状地渐窄的大致梯形形状,其中,该连接用超导线(101)覆盖形成得比超导电缆(10)的电缆芯(11)的直径粗的加强绝缘层(213)的倾斜面部(213b),并且将配置于加强绝缘层(213)的大径部(213a)的外周的超导线(100)和构成超导屏蔽层(114)的超导线(100)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在多个连接用超导线(101)不重叠的情况下无间隙地覆盖倾斜面部(213b)。【专利说明】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
技术介绍
超导电缆具备电缆芯和真空双重管结构的绝热管,该电缆芯是在骨架(former)的周围层叠超导导体层、绝缘层、屏蔽层等而构成的,该绝热管收容该电缆芯,在双重管之间夹有多层绝热层(超级绝热体),在绝热管的内侧进行用于冷却电缆芯的极低温的液体制冷齐U(例如液氮)的循环。在将该超导电缆作为电力供给线使用的情况下,需要将超导电缆从电力供给源铺设到远方的电力消耗地,而超导电缆由于制造方面或运输方面的原因等,单根电缆长度是有限的。因此,在铺设长距离的电缆时,需要将若干超导电缆对接起来。在使超导电缆对接的中间连接部,在超导导体层的周围形成有加强绝缘层,通过设置覆盖该加强绝缘层的周围并与屏蔽层连接的屏蔽连接体,来避免在超导导体层中流过大电流时产生的磁场从中间连接部泄漏到外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5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情况下,屏蔽连接体将形成得比超导电缆的直径粗的加强绝缘层的周围覆盖,在该屏蔽连接体和加强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在冷却时填充液氮的空间,因此,存在中间连接部更加大型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其具有使磁场不易泄漏到电缆的外部的优异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专利技术为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其将一对电缆芯彼此连接起来,所述一对电缆芯在超导导体的外周依次具备电绝缘层和超导屏蔽层,所述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加强绝缘层,其覆盖所述超导导体彼此的连接部分的周围,并具有大径部和倾斜面部,所述大径部形成得比所述电缆芯粗,所述倾斜面部从该大径部向所述电绝缘层倾斜;以及多个连接用超导线,它们对以覆盖所述大径部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多个超导线以及构成所述超导屏蔽层的多个超导线进行连接,并覆盖所述倾斜面部,所述连接用超导线为从所述大径部侧向所述电绝缘层侧呈锥状地渐窄的形状。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用超导线的所述大径部侧的端部的宽度和所述电绝缘层侧的端部的宽度之比率与所述加强绝缘层的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和所述电缆芯的所述电绝缘层部分的直径之比率对应。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用超导线的一个端部与配置于所述大径部的外周的所述超导线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以及在所述连接用超导线的另一端部与构成所述超导屏蔽层的超导线的端部相对置的部分,具备带状超导线,所述带状超导线分别沿所述超导电缆的周向进行卷绕,所述超导线、所述连接用超导线和所述带状超导线是在基板上至少层叠有超导层的条带状的超导线,所述带状超导线被配置成:使在所述基板上层叠所述超导层而形成的面朝向所述超导线和所述连接用超导线的在所述基板上层叠所述超导层而形成的面。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以如下状态进行配置:所述连接用超导线的一个端部搭在配置于所述大径部的外周的所述超导线的端部上,所述连接用超导线的另一端部重叠在构成所述超导屏蔽层的超导线的端部上,所述超导线和所述连接用超导线是在基板上至少层叠有超导层的条带状的超导线,所述连接用超导线被配置成:使在所述基板上层叠所述超导层而形成的面朝向所述超导线的在所述基板上层叠所述超导层而形成的面。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记载的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具备带部件,所述带部件将所述多个连接用超导线朝向所述倾斜面部紧固。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具有使磁场不易泄漏到电缆的外部的优异结构的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超导电缆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超导线的层结构的说明图。图3A是局部剖视表示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处的加强绝缘层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处的加强绝缘层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在加强绝缘层的周围配设超导线和连接用超导线而构成的中间连接部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在加强绝缘层的周围配设超导线和连接用超导线而构成的中间连接部处的超导线的连接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连接用超导线的一例的俯视图。图6A是表示在加强绝缘层的周围配设超导线、连接用超导线和带状超导线而构成的中间连接部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在加强绝缘层的周围配设超导线、连接用超导线和带状超导线而构成的中间连接部处的超导线的连接结构的说明图。图7是与超导线、连接用超导线和带状超导线的连接部分处的超导线的正反方向相关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在加强绝缘层的周围配设超导线、连接用超导线、带状超导线和带部件而构成的中间连接部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以连接用超导线的两端部分别与超导线的端部重叠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的说明图。图10是与超导线和连接用超导线的连接部分处的超导线的正反方向相关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在加强绝缘层的周围配设超导线和连接用超导线而构成的中间连接部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在加强绝缘层的周围配设超导线和连接用超导线而构成的中间连接部处的超导线的连接结构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连接用超导线的一例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连接用超导线的一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专利技术而带有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和图示例。图1是表示超导电缆的一例的图。超导电缆10是在绝热管12内收纳有单个电缆芯11的单芯型的超导电缆。电缆芯11由骨架140、超导导体层112、电绝缘层113、超导屏蔽层114、常规导电屏蔽层115以及保护层116等构成。骨架140是用于形成电缆芯11的卷芯,例如由铜裸线等常规导电线捻合而构成。在短路事故时,在超导导体层112中流动的事故电流被分流到骨架140。并且,该骨架140的内部形成为中空,液体制冷剂(例如液氮)被供给至该中空部,以冷却该骨架140和超导导体层112。另外,该液体制冷剂是与在后述的绝热管12内被供给到电缆芯11的周围的液体制冷剂相同的液体制冷剂。超导导体层112是通过将多条超导线隔着碳纸(未图示)呈螺旋状地卷绕在骨架140上而形成的。在图1中,使超导导体层112形成为2层的层叠结构。在稳定工作时,输电电流在超导导体层112中流动。关于构成该超导导体层112的超导线100,例如如图2所示,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其将一对电缆芯彼此连接起来,所述一对电缆芯在超导导体的外周依次具备电绝缘层和超导屏蔽层,所述超导电缆的中间连接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加强绝缘层,其覆盖所述超导导体彼此的连接部分的周围,并具有大径部和倾斜面部,所述大径部形成得比所述电缆芯粗,所述倾斜面部从该大径部向所述电绝缘层倾斜;以及多个连接用超导线,它们对以覆盖所述大径部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多个超导线以及构成所述超导屏蔽层的多个超导线进行连接,并覆盖所述倾斜面部,所述连接用超导线为从所述大径部侧向所述电绝缘层侧呈锥状地渐窄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朋哉八木正史三觜隆治滕军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