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秀丽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931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重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硼、纳米氧化钕、纳米铝、季戊四醇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蓖麻油酸搅拌均匀;b、在1.9atm压力下,保持110℃,用60KW超声波处理46~50分钟;c、加入所述重量分数的聚α烯烃和氯化钾后,向反应物中通入二氧化碳,微波加热到55~58℃,保持85~9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润滑油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具有突出的抗磨、防腐性能,可以大幅度的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润滑油的排放,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重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硼、纳米氧化钕、纳米铝、季戊四醇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蓖麻油酸搅拌均匀;b、在1.9atm压力下,保持110℃,用60KW超声波处理46~50分钟;c、加入所述重量分数的聚α烯烃和氯化钾后,向反应物中通入二氧化碳,微波加热到55~58℃,保持85~90分钟。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润滑油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具有突出的抗磨、防腐性能,可以大幅度的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润滑油的排放,节省资源。【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车辆润滑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等作用。由于润滑油多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物理或化学因素,生成了如醛、酮、树脂、浙青胶态物质、碳黑以及有机酸、盐、水、金属碎屑等杂质,导致润滑油的性能发生改变,不能再继续使用。润滑油使用寿命短,使得资源消耗大,既加大运行成本,同时有害物排放多。然而,由于近年来发动机机在性能方面不断改进,输出功率不断增加,添加普通添加剂的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仍较短,一般使用5-8千公里就需要更换。并且更严厉的运行条件使内燃机机件磨耗大,内燃机动力不足,燃料消耗大,机动车使用时产生废气多,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润滑油,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 聚α烯烃60~66份纳米二氧化硼I~2份 纳米氧化钕I~2份纳米铝2~3份 季戊四醇酯2~3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钥4~5份 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8~12份蓖麻油酸6~10份 氯化钾3~5份。作为优化、本车辆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 聚α烯烃63份纳米二氧化硼1.5份 纳米氧化钕1.5份纳米铝2.5份 季戊四醇酯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钥4.5份 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10份蓖麻油酸8份 氯化钾4份。作为优化,纳米二氧化硼直径为2~3nm、纳米氧化钕直径为2~3nm、纳米铝直径为3~5nm。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重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硼、纳米氧化钕、纳米铝、季戊四醇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钥、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蓖麻油酸搅拌均匀山、在1.9 atm压力下,保持110°C,用60KW超声波处理46~50分钟;c、加入所述重量分数的聚α烯烃和氯化钾后,向反应物中通入二氧化碳,微波加热到55~58°C,保持85~90分钟。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润滑油,采用特殊的配料和制备工艺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具有突出的抗磨、防腐性能,可以大幅度的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润滑油的排放,节省资源。采用本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抽取上述各个实施例样品约4L,同时去掉实施例I中的纳米二氧化硼和氯化钾作为对比组4,去掉实施例1中的纳米氧化钕和氯化钾,作为对比组5。抽取上述各个对比组样品约4L。按照G11122-2006、GB11121-2006对润滑油的低温动力粘度、运动粘度(100°C )、高温高剪切粘度、倾点、机械杂质、闪点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环境条件为25-28°C,40-40% RH,检测仪器为A-1ll全自动表观粘度测定仪,A-72 SYP1003-VII运动粘度测定器。四球磨损试验是一种测试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方法,相应的标准是SH/T0189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该标准系参照采用ASTMD4172润滑液抗磨性能试验方法(四球法)而制订的。该标准规定:钢球必须符合GB308II级轴承钢球,直径为12.7mm,材料GCr 15 ;转速为1200r/min±60r/min,负荷147N或392N(15kgf或40kgf),要避免振动和冲击;温度为75V ±2°C ;运转时间为60min±lmin。试验完毕,测量3个下球的磨痕直径,测量精度为 0.01mnin结果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 聚α烯烃60~66份纳米二氧化硼I~2份 纳米氧化钕I~2份纳米铝2~3份 季戊四醇酯2~3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钥4~5份 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8~12份蓖麻油酸6~10份 氯化钾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分数的组份制成: 聚α烯烃63份纳米二氧化硼1.5份 纳米氧化钕1.5份纳米铝2.5份 季戊四醇酯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钥4.5份 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10份蓖麻油酸8份 氯化钾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硼直径为2~3nm、纳米氧化钕直径为2~3nm、纳米铝直径为3~5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重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硼、纳米氧化钕、纳米铝、季戊四醇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钥、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蓖麻油酸搅拌均匀; 以在1.9 atm压力下,保持110°C,用60KW超声波处理46~50分钟; C、加入所述重量分数的聚α烯烃和氯化钾后,向反应物中通入二氧化碳,微波加热到55~58°C,保持85~90分钟。【文档编号】C10N40/25GK103695097SQ201310601111【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专利技术者】张秀丽 申请人:张秀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聚α烯烃?60~66份?????????????纳米二氧化硼1~2份纳米氧化钕?1~2份?????????????纳米铝2~3份季戊四醇酯?2~3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4~5份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8~12份???蓖麻油酸6~10份氯化钾?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张秀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