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宏勋专利>正文

节水喷雾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985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4:07
一种节水喷雾水龙头,包括有上壳体(1),下壳体(3)、旋转套(2)及阀芯,阀芯由上阀芯(4)和下阀芯(5)组成,在上阀芯(4)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孔(41),在下阀芯(5)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通孔(51),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能相对转动地上下紧贴在一起,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在相对转动时能将导流孔(41)与导流通孔(51)相互连通和相互封密的结构设置在一起,所述旋转套(2)能带动上阀芯(4)与下阀芯(5)作相对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结构更合理,因上下阀芯之间通过紧贴接触而相互密封,所以水流不会进入旋转套的间隙,不仅节水,而且密封效果更好,从而使使用寿命更长,操作也更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节水喷雾水龙头,包括有上壳体(1),下壳体(3)、旋转套(2)及阀芯,阀芯由上阀芯(4)和下阀芯(5)组成,在上阀芯(4)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孔(41),在下阀芯(5)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通孔(51),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能相对转动地上下紧贴在一起,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在相对转动时能将导流孔(41)与导流通孔(51)相互连通和相互封密的结构设置在一起,所述旋转套(2)能带动上阀芯(4)与下阀芯(5)作相对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结构更合理,因上下阀芯之间通过紧贴接触而相互密封,所以水流不会进入旋转套的间隙,不仅节水,而且密封效果更好,从而使使用寿命更长,操作也更方便。【专利说明】节水喷雾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指一种密封效果好的节水喷雾水龙头。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120302645.2名称为《节水喷雾水嘴》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设置在水龙头出水处的可调节出水大小的节水喷雾水嘴和不可调节节水喷雾水嘴,可调节出水大小的节水喷雾水嘴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壳体外设置有转套柄、壳体内有陶瓷体装置,当自来水龙头打开水阀自来水进入进水口,十字形陶瓷片和十字孔陶瓷片的十字孔上下不对叠时,水流从两者之间的空隙经过,水从出水孔流出。当转套柄受到外力转动转柄,十字形陶瓷片和十字孔陶瓷片的十字孔上下对叠时,两者之间的空隙关闭,水压增强,水流从十字形陶瓷片的中心孔经过,接着经过导流器的导水沟在水流导流槽内形成涡流从出水喷雾孔流出。不可调节节水喷雾水嘴壳体内没有陶瓷体装置,水龙头打开水流直接经过导流器的导水沟在水流导流槽内形成涡流从出水喷雾孔流出,形成喷雾实现节水目的。然而,当该节水喷雾水嘴空隙关闭时,水压增强,水流容易从十字形陶瓷片和十字孔陶瓷片之间流向转套柄,继而溢出,既影响使用效果,也减少该水嘴的使用寿命,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密封效果好、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的节水喷雾水龙头。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节水喷雾水龙头,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能调节水流大小的旋转套及阀芯,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为上下对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管道相连接的进水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上分布有喷雾孔,所述阀芯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内,所述旋转套能转动地套置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由上 阀芯和下阀芯组成,在上阀芯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孔,在下阀芯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通孔,所述上阀芯与下阀芯能相对转动地上下紧贴在一起,所述上阀芯与下阀芯在相对转动时能将导流孔与导流通孔相互连通和相互封密的结构设置在一起,所述旋转套能带动上阀芯与下阀芯作相对转动。作为改进,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为上下对接在一起的具体结构为:所述上壳体向下延伸两个插耳,在两个插耳上分别设置有卡扣,所述下壳体向上延伸出两个凸耳,在两个凸耳上分别设置有能与两具插耳上的卡扣对应相卡合的卡孔。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套能转动地套置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外周面上的具体结构为: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环形凸圈,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环形凸沿,所述旋转套能转动地套卡于环形凸圈与环形凸沿之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套能带动上阀芯与下阀芯作相对转动的具体结构为:所述上阀芯的周边上径向延伸有两个凸销,所述两个凸销分别卡置于上壳体两个插耳内壁的对应凹槽中,所述下阀芯的周边上径向延伸有两个插销,在所述旋转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拔头,所述两个拔头分别伸入上壳体插耳两边位置的对应通腔中,所述两个插销分别与两个拔头对应地卡扣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上阀芯的中心设置有能上下相通的通水小孔,所述下阀芯的中心设置有上下相通的出水小孔,所述通水小孔与出水小孔为相互连通在一起。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阀芯的通水小孔中插置有孔塞,在所述孔塞的中心设置上下相通且能减小水压的出水细孔。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内腔的底面中部向上凸设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的上端与下阀芯的出水小孔相连通,所述环形套的底面中心设置有比喷雾孔的孔径要大的出水孔。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套中插置有塞头,所述塞头的侧面设置有能使水流通过的凹槽。作为改进,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筋,在所述凸筋的顶面搁置有内侧有等间隔突起的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顶面周边上设置有密封圈,在位于密封圈的上表面放置有环形的垫圈,所述环形套的顶面套插有中部开孔的密封套,在所述密封套上放置有中部开孔的支撑套,所述垫圈的顶面与支撑套的顶面相平齐且与下阀芯的底面紧贴在一起,所述下阀芯的出水小孔与环形套底面的出水孔相连通,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中部开孔的环形凸环,在所述环形凸环与上阀芯之间设置有密封环。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壳体的环形凸环中部开孔中插置有过滤网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阀芯由上阀芯和下阀芯组成,在上阀芯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孔,在下阀芯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通孔,所述上阀芯与下阀芯能相对转动地上下紧贴在一起,所述上阀芯与下阀芯在相对转动时能将导流孔与导流通孔相互连通和相互封密的结构相互设置在一起,所述旋转套能带动上阀芯与下阀芯作相对转动。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设计结构更合理,因上下阀芯之间通过紧贴接触而相互密封,所以水流不会进入旋转套的间隙,不仅节水,而且密封效果更好,从而使使用寿命更长,操作也更方便;还有,在上阀芯的中心设置有能上下相通的通水小孔,在下阀芯的中心设置有上下相通的出水小孔,所述通水小孔与出水小孔为相互连通在一起。这种设计的结构可以使水流持续流过上下阀芯,起到进一步减小水压的作用,消除了水流从上下阀芯之间溢出而进入旋转套间隙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延长本水龙头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4为图1的侧面投影图;图5为图4中沿B-B线的剖面图;图6为图4中沿C-C线的剖面图;图7为图1中沿轴线的剖体图;图8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9为图8中沿轴线的剖体图;图10为图9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图11为图9的部分结构的进一步分解图;图1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图13为图12的进一步分解图;图14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图1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16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节水喷雾水龙头,包括有上壳体1,下壳体3、能调节水流大小的旋转套2及阀芯,所述上壳体I与下壳体3为上下对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体I上设置有与管道相连接的进水口 11,在所述下壳体3的底面上分布有喷雾孔31,所述阀芯设置于上壳体I与下壳体3内,所述旋转套2能转动地套置上壳体I与下壳体3之间的外周面上,所述阀芯由上阀芯4和下阀芯5组成,在上阀芯4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孔41,在下阀芯5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通孔51,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能相对转动地上下紧贴在一起,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在相对转动时能将导流孔41与导流通孔51相互连通和相互封密的结构设置在一起,所述旋转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水喷雾水龙头,包括有上壳体(1),下壳体(3)、能调节水流大小的旋转套(2)及阀芯,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3)为上下对接在一起,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与管道相连接的进水口(11),在所述下壳体(3)的底面上分布有喷雾孔(31),所述阀芯设置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3)内,所述旋转套(2)能转动地套置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由上阀芯(4)和下阀芯(5)组成,在上阀芯(4)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孔(41),在下阀芯(5)上分布有上下相通的导流通孔(51),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能相对转动地上下紧贴在一起,所述上阀芯(4)与下阀芯(5)在相对转动时能将导流孔(41)与导流通孔(51)相互连通和相互封密的结构设置在一起,所述旋转套(2)能带动上阀芯(4)与下阀芯(5)作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勋
申请(专利权)人:王宏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