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健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268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所述吸沙成孔器包括成孔管和吸沙管,所述成孔管和所述吸沙管均呈圆筒状;所述吸沙管套设于所述成孔管内,且所述吸沙管与所述成孔管之间设有环腔;所述吸沙管的底部与所述成孔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根据沙漠中挖坑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成孔管主要是保护吸沙形成的孔不被沙土掩埋,得到一定深度的植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钻孔和开沟机的工作原理,其结构简单,且可快速成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所述吸沙成孔器包括成孔管和吸沙管,所述成孔管和所述吸沙管均呈圆筒状;所述吸沙管套设于所述成孔管内,且所述吸沙管与所述成孔管之间设有环腔;所述吸沙管的底部与所述成孔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调。本技术主要根据沙漠中挖坑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本技术中,成孔管主要是保护吸沙形成的孔不被沙土掩埋,得到一定深度的植树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钻孔和开沟机的工作原理,其结构简单,且可快速成孔。【专利说明】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
技术介绍
世界上第一台植树机问世于20世纪初,是在农用插秧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由一个切开土壤的直切刀、一个将土壤分开形成植树沟的开沟器和压实苗木周围土壤的压实轮所组成。植树机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第一台农用型植树机的结构形式,没有改进。直到上世纪70年代,瑞典、芬兰、前西德和美国等国家才设计制造了脱离农用型植树机的林业用植树机:一种是在开沟器前方装上了旋铣刀,使开沟器能够切开、破碎和推移土壤,形成连续的栽植沟。苗木按规定的栽植深度和株距被栽入沟内,覆土压实轮随即推拥苗木周围的土壤并压实。这种机械只适用于平原地区,而且严重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另一种是与人工植苗互相配合的选择式挖穴机,可以定点植树,对生态破坏小,适用于山地和丘陵地带。但这两种机械都不适合半沙漠和沙漠地区种树。国外在沙地上造林是利用深层松土机进行松土,然后利用现有的植树机栽植大杨树树苗,种植深度为60?70cm。植树机上没有镇压轮,苗木栽植后,利用推木板在苗木两侧开出深20?30cm的沟,经I?2天后风沙边可将沟填平(斐克.国外营林作业机械化的概况.东北林学院学报,1977,(11):192-197.)。为了适应沙区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研制成功了沙丘植树机和开沟大树苗植树机,90年代中期研制出了深松插干植树机,2001年前后研制成功牵引式深栽造林钻孔机、新型液压植树机和射流深栽成套设备。牵引式深栽造林钻孔机导轨结构“H形”,其最大钻孔深度为1.7m,钻孔最大直径为90cm,在科尔沁沙地深栽造林过程中获得好评;新型液压植树机采用液压系统调节耕深,开沟深度随意调节,最大开沟深度为80cm,在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得到较好应用。这两种植树机由履带式拖拉机牵弓I,主要适用于沙区、荒漠地区栽植带根苗、扦插苗及沙柳等(宋代平,王正祥,张云秀,等.生态植树机发展综述.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 (4):4-6.)。在沙漠里植树,影响树木成活率主要因素是植树深度。有资料表明,栽植深度达到80cm时成活率为80%-90%,当栽植深度达到1.4 m以上时,成活率和保存率几乎达到100%(俞国胜,顾正平,陈勋,等.半干旱沙地深栽造林钻孔机的性能试验与研究.林业科学,2001,(3):112-117.)。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深栽的沙漠植树机及其成孔器和气沙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本技术利用气力输送的原理,即利用高速气流在管道内运送物料,沙粒在低于大气压力的气流作用下被吸起随气流流动,即在成孔管内形成一个“深坑”。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包括成孔管和吸沙管,所述成孔管和所述吸沙管均呈圆筒状;所述吸沙管套设于所述成孔管内,且所述吸沙管与所述成孔管之间设有环腔;所述吸沙管的底部与所述成孔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调。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所述环腔的截面积不小于所述吸沙管的截面积,以保证所述吸沙管的吸气量,所述成孔管的内径具体可根据所述吸沙管的外径、吸气量以及树苗的大小决定。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所述吸沙管通过至少3个定位调节块与所述成孔管相连接,且所述吸沙管与所述定位调节块之间为活动连接,这样所述吸沙管可沿所述定位调节块移动,以实现调节所述成孔管的底部与所述吸沙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所述定位调节块设于所述成孔管的顶部。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所述吸沙管与所述成孔管之间设有至少2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作用是保证所述吸沙管与所述成孔管同轴设置。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所述成孔管的下端面呈锯齿状,以便于松土,在吸沙过程中如果遇到夯实的沙层时,可通过给所述成孔管一个向下的压力,保证锯齿疏松沙层,使所述成孔管不断地深入到一定的深度。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所述成孔管的外壁上设有2个提手柄;所述提手柄设于所述成孔管的中上部,可便于人工操作。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所述吸沙管的底部与所述成孔管之间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2Ctam。本技术主要根据沙漠中挖坑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本技术中,成孔管主要是保护吸沙形成的孔不被沙土掩埋,得到一定深度的植树孔;使用时,将吸沙管与吸气源相连接,在吸气源负压作用下,外界空气从成孔管上端的吸沙管与成孔管之间的环形空间进入,形成向下流动的气流,气流经过吸沙管下端口的沙面进入吸沙管管道,将沙子吸起,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沙混合气流,实现沙子气力输送,只要成孔管内的沙粒不断地被吸走,则成孔管在人手轻压和沙子下陷的共同作用下,就会不断地深入沙土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钻孔和开沟机的工作原理,其结构简单,且可快速成孔。【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体式吸沙成孔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分体式吸沙成孔器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定位调节块与成孔管和吸沙管配合时的俯视图。图中各标记如下:I成孔管、2吸沙管、3定位调节块、4定位块、5提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包括成孔管I和吸沙管2,且成孔管I和吸沙管2均呈圆筒状。该吸沙管2套设于成孔管I内,且吸沙管2与成孔管I之间设有环腔,该环腔的截面积不小于吸沙管2的截面积,以保证吸沙管2的吸气量。吸沙管2的底部与成孔管I之间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调,具体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吸沙管2通过设于成孔管I顶部的3个定位调节块3与成孔管I相连接,且吸沙管2与定位调节块3之间为活动连接,这样吸沙管2可沿定位调节块3移动,以实现调节成孔管I的底部与吸沙管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吸沙管2与成孔管I同轴设置,在吸沙管2与成孔管I之间设有2个定位块4。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为了便于松土,将成孔管I的下端面设置成锯齿状,这样,在吸沙过程中如果遇到夯实的沙层时,可通过给成孔管I 一个向下的压力,保证锯齿疏松沙层,使成孔管I不断地深入到一定的深度。 为了便于人工操作,在成孔管I的外壁上设有2个提手柄5,该提手柄5设于成孔管I的中上部。经试验验证,当吸沙管2的底部与成孔管I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20mm时,成孔效果最好。上述的分体式吸沙成孔器中,成孔管的内径具体可根据吸沙管的外径、吸气量以及树苗的大小决定。吸沙管的内径由吸气源的吸气量和输送沙粒的气流速度决定。在吸气量一定时,气流速度与管道截面积成反比,截面积越小,流速越快。而管道截面积S与管内径d的关系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吸沙成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沙成孔器包括成孔管和吸沙管,所述成孔管和所述吸沙管均呈圆筒状;所述吸沙管套设于所述成孔管内,且所述吸沙管与所述成孔管之间设有环腔;所述吸沙管的底部与所述成孔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健祖浩东庞昌乐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健 祖浩东 庞昌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