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专利>正文

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934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包括: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和正极;由第一和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构成的一对交流电流输入端;第一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二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三整流臂,包括N个并联的子整流臂,N是≥2的整数,每个子整流臂包括一个整流单元,至少一个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第四整流臂,包括与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相对应的N个并联的子整流臂,每个子整流臂包括一个整流单元,至少一个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第一整流臂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整流臂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整流臂的输出端和第四整流臂的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包括: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和正极;由第一和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构成的一对交流电流输入端;第一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二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三整流臂,包括N个并联的子整流臂,N是≥2的整数,每个子整流臂包括一个整流单元,至少一个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第四整流臂,包括与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相对应的N个并联的子整流臂,每个子整流臂包括一个整流单元,至少一个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第一整流臂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整流臂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整流臂的输出端和第四整流臂的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专利说明】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LED照明和OLED照明的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
技术介绍
快速降低LED照明灯具成本的方法之一是采用交流电流驱动,但是,会面临频闪的问题,而且,在驱动电压低于临界电压时,发光单元不发光,效率较低。为了解决频闪,很多方案被提出,包括,(一)移相方案(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80129904.1,美国专利:US8466627B2,PCT专利:W02005 / 120134A1),该方案采用至少二个发光二极管电路,通过移相,使得流经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流与流经另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路的交流电流的相位不同,每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在不同相位交流电流的驱动下发光,不同亮度的光混合,因此减轻了频闪效应。其不足之处在于,(I)当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驱动电压低于发光单元的临界电压时,该发光单元不发光,仍然有亮度等于零的瞬间,发光效率较低,存在频闪;(2) 二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必须离得很近;(3) 二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必须具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色温和亮度,这使得生产的难度加大;(4)交流电直接驱动的半导体发光单元效率较低。(二)移相-整流方案(日本专利申请:P2010-287340A),该方案采用至少二个分立的驱动电路,通过移相,使得流经其中一个驱动电路的交流电流与流经另一个驱动电路的交流电流的相位不同。然后,采用两个传统的桥式整流器,对不同相位的交流电流进行整流,输出的不同相位的脉动直流电流,互相叠加后,驱动同一个直流LED光源,减轻了频闪效应,提高效率。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至少两个传统的桥式整流电路,体积较大,成本提闻。需要一种能减轻频闪问题的、成本较低的、体积较小的、效率较高的采用交流电流驱动的半导体发光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频闪问题的、较低成本的、体积较小的、效率较高的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以及相应的灯具。减轻频闪问题的方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大频闪的频率;另一方面,减小亮度振荡的振幅;优化的方案是,没有亮度等于零的瞬间。较低成本的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代替分立的移相电路和多个传统的单对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形成不同相位的子脉动直流电流,互相叠加后,驱动同一个发光单元,使得灯具的频闪降低、较低成本、体积较小、没有亮度等于零的瞬间、效率较高。本专利技术的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的一个实施实例,包括: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第一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二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三整流臂,包括互相并联的N个子整流臂,N是≥2的整数;第三整流臂中的每个子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一个或多个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移相单元包括,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或对脉动直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第四整流臂,包括与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相对应的互相并联的N个子整流臂;第四整流臂中的每个子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一个或多个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移相单元包括,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或对脉动直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其中,第一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第一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第二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入端与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电连接;第四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入端与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四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使得一个输入的交流电流形成N个子交流电流并分别流经不同的子整流臂#个子交流电流分别经过移相-整流、形成N个子脉动直流电流、互相叠加后,输出一个脉动直流总电流,脉动直流总电流的最低电压大于负载的临界电压、变化幅度降低、频率增加、频闪降低。第一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第二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整流单元和第四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整流单元分别从一组整流单元中选出,该组整流单元包括,(I)半导体整流二极管,(2)可控硅整流器,(3) PWM整流器,(4)直流驱动LED芯片,(5)直流驱动LED封装,(6)直流驱动LED模组,(7)直流驱动OLED芯片,(8)直流驱动OLED 封装,(9)直流驱动 OLED 模组,(10)上述(I)、(2)、(3)、(4)、(5)、(6)、(7)、(8)、(9)的组合。一个实施实例:第三整流臂的一个或多个子整流臂包括的移相单元是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串联在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之间,使得输入子整流臂的子交流电流的相位产生一个预定角度的移动,移相后的子交流电流流经相对应的整流单元。第四整流臂的一个或多个子整流臂包括的移相单元是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串联在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之间,使得输入子整流臂的子交流电流的相位产生一个预定角度的移动,移相后的子交流电流流经相对应的整流单元使得子整流臂输入的子交流电流的相位产生一个预定角度的移动,移相后的子交流电流流经相对应的整流单元。一个实施实例:第三整流臂的一个或多个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形成的子交流电流的相位角度的移动值与相对应的第四整流臂的一个或多个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形成的子交流电流的相位角度的移动值相同。从任意两个子整流臂的对交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输出的子交流电流具有不同的相位;任意两个输出的子交流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角度是从一组角度中选出,包括:±90°,±80°,±72°,±60°,±48°,±45°,±40°,±36°,±30°,±24°,±22.5°,土20°,土18°,土16°,土15°,土12°,土10°,土9°,土8°,土6°,土5°,±4°,土3°,土2°,以及上述多个角度之间的和或差的组合。实施实例:20° +3° =23°,45。+30。=75。, -45° -40。=-85。,90° +30。+22.5° =142.5。,等。—个实施实例:第三整流臂的一个或多个子整流臂包括的移相单元是对脉动直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对脉动直流电流进行移相的移相单元串联在子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和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降低频闪的桥式移相-整流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式移相?整流电路,包括: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构成一对交流电流输入端;第一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二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第三整流臂,包括互相并联的N个子整流臂,N是≥2的整数;所述第三整流臂中的每个所述子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一个或多个所述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第四整流臂,包括与所述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相对应的互相并联的N个子整流臂;所述第四整流臂中的每个所述子整流臂包括整流单元,一个或多个所述子整流臂包括移相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整流臂的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整流臂的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臂的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臂的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整流臂的N个子整流臂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电流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使得一个输入的交流电流形成N个子交流电流,所述N个子交流电流分别流经不同的子整流臂;所述N个子交流电流分别经过移相?整 流、形成N个子脉动直流电流、互相叠加后,输出一个脉动直流总电流,所述脉动直流总电流的最低电压大于负载的临界电压、变化幅度降低、频率增加、频闪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晖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彭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