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所述烘道装置包括烘箱室、加热器、风机以及用于为所述加热器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烘箱室通过进风道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烘箱室通过主通风道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加热器通过辅通风道连接,其中,所述烘道装置还包括:可控硅,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中;温度显示仪,用于感测烘箱室内温度;以及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可控硅与所述温度显示仪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显示仪通信以接收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整所述可控硅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闭合或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烘道装置通过保持管道温度一致,保证了能源使用的最大化,精确控温,节省能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所述烘道装置包括烘箱室、加热器、风机以及用于为所述加热器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烘箱室通过进风道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烘箱室通过主通风道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加热器通过辅通风道连接,其中,所述烘道装置还包括:可控硅,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中;温度显示仪,用于感测烘箱室内温度;以及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可控硅与所述温度显示仪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显示仪通信以接收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整所述可控硅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闭合或断开。本技术所述的烘道装置通过保持管道温度一致,保证了能源使用的最大化,精确控温,节省能源。【专利说明】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烘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温度进行控制的烘道装置。
技术介绍
烘道设备通常包括加热炉、主通风道、进风道、风机以及烘箱室,进风道连通于加热炉与烘箱室之间,主通风道连通于风机与烘箱室之间,通过加热炉对空气进行加热,之后通过风机将热风吹入烘箱室内部,实现烘箱室内工件的烘焙功能。然而,现有的烘道容易引起炉体断裂,发生故障率高,烘道内管道易跑烟,进而带来工件污染、管道损坏的隐患。鉴于此,有必要对烘道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以降低烘道内炉体的故障率,改善其工作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所述烘道装置包括烘箱室、加热器、风机以及用于为所述加热器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烘箱室通过进风道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烘箱室通过主通风道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加热器通过辅通风道连接,其中,所述烘道装置还包括:可控硅,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中;温度显示仪,用于感测烘箱室内温度;以及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可控硅与所述温度显示仪之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显示仪通信以接收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整所述可控硅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闭合或断开。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烘道装置,所述控制器为微电脑控制器。可选地,本技术所述的烘道装置,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烘道装置,所述电源电路的电源为三相四线电源。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烘道装置,所述加热器包括连通所述进风道与所述辅通风道的箱罩、以及排布于所述箱罩内的多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流通有加热介质。可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烘道装置,所述多个加热管错开布设于所述箱罩内部。本技术所述的烘道装置通过保持管道温度一致,保证了能源使用的最大化,精确控温,节省能源;保持烘箱内管道温度保持相同,保证工件不被污染,提升产品质量,该系统成本低,可操作方便,为企业降低了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烘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示出本技术所述烘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具有变频恒温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包括烘箱室1、加热器4、风机5、连通于所述加热器4与所述烘箱室I之间的进风道2、连通于所述风机5与所述烘箱室I之间的主通风道3,连通于所述风机5与所述加热器4之间的辅通风道6,以及用于为所述加热器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其中,烘箱室I内用于放置待处理的工件,烘箱室I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或取出待处理工件的门(未图示)。风机5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装置,该风机5的主体安置于流通有空气的风道内部,而为其配置的供电模块则可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外部,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烘道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风机转速的控制系统,具体地,其可通过感测烘道内温度,并根据当前温度值相应调整风机的转速,以达到烘道内温度的均匀可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工况的实际需求,所述风机的数目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烘道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中的可控硅42、用于感测烘箱室I内温度的温度显示仪72、以及连接于所述可控硅42与所述温度显示仪73之间的控制器71。其中,温度显示仪73与设置在烘箱室I内部的温度感测器8 (如热电偶等)相连,所述控制器71与所述温度显示仪72通信以接收温度信息,其中,控制器71与所述温度显示仪73之间可通过无线方式(如WIFI等)实现相互通信,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整所述可控硅42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闭合或断开,其中,在控制器中预输入一温度阈值区间,当获取到的烘箱内温度处于所述温度阈值区间内,则保持电源电路的正常供电,否贝U,断开电源电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保持固化烘道内温度数值一致,保持恒温目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电路的电源为三相四线电源41。所述控制器71包括微电脑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可编程门阵列(Field —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所述加热器包括连通于所述进风道与所述辅通风道之间的箱罩、以及排布于所述箱罩内的多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流通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包括热烟或者热蒸汽等。所述多个加热管错开布设于所述箱罩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保持管道温度一致,提升了能源利用率,精确控制温度,节约能源;于此同时,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烘道装置的故障率,另一方面,还可保持烘箱内管道连接处不会跑烟、跑火,保证工件不被污染,提升产品质量,该系统成本低,操作方便。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所述烘道装置包括烘箱室(I)、加热器(4)、风机(5 )以及用于为所述加热器(4 )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所述加热器(4 )与所述烘箱室(I)通过进风道(2 )连接,所述风机(5 )与所述烘箱室(I)通过主通风道(3 )连接,所述风机(5 )与所述加热器(4)通过辅通风道(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装置还包括: 可控硅(42),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中; 温度显示仪(72),用于感测烘箱室(I)内温度;以及 控制器(71),连接于所述可控硅与(42)所述温度显示仪(71)之间,所述控制器(71)与所述温度显示仪(72)通信以接收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整所述可控硅(42)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闭合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1)为微电脑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为电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的电源为三相四线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烘道装置,所述烘道装置包括烘箱室(1)、加热器(4)、风机(5)以及用于为所述加热器(4)提供电力的电源电路,所述加热器(4)与所述烘箱室(1)通过进风道(2)连接,所述风机(5)与所述烘箱室(1)通过主通风道(3)连接,所述风机(5)与所述加热器(4)通过辅通风道(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装置还包括:可控硅(42),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中;温度显示仪(72),用于感测烘箱室(1)内温度;以及控制器(71),连接于所述可控硅与(42)所述温度显示仪(71)之间,所述控制器(71)与所述温度显示仪(72)通信以接收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整所述可控硅(42)的电流,以控制所述电源电路的闭合或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旭阳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