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式机房内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570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包括:冷气通道本体;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冷气通道本体上且与机柜内部相通,开口的方向与机柜内的设备相对应;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上述开口上,开闭该开口,导流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与开口上在冷气流向下游的一侧边相连接。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当所述冷气通道将冷气流沿管道方向引出时,气流可直接到达所述冷气通道出风口,此时将所述现场可调整导流板以其与冷气通道的连接边为轴向冷气通道内部旋转一定角度自定位后,便可将冷气通道内直线方向上的冷气流改变方向引出冷气通道,以去除导流板附近的局部热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包括:冷气通道本体;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冷气通道本体上且与机柜内部相通,开口的方向与机柜内的设备相对应;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上述开口上,开闭该开口,导流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与开口上在冷气流向下游的一侧边相连接。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当所述冷气通道将冷气流沿管道方向引出时,气流可直接到达所述冷气通道出风口,此时将所述现场可调整导流板以其与冷气通道的连接边为轴向冷气通道内部旋转一定角度自定位后,便可将冷气通道内直线方向上的冷气流改变方向引出冷气通道,以去除导流板附近的局部热点。【专利说明】机柜式机房内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房冷气流通道分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柜式机房内机柜式机房内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
技术介绍
机柜式机房是一种将传统房间级机房中的防尘、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智能报警系统、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由房间浓缩到标准机架式机柜中的机房,其作为机房行业新兴的一种产品,因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功能全而流行于中小型机房的建设中。但由于机柜式机房体积小、内部设备放置紧凑等原因,一般在冷热通道分配上采用了侧送风的方式来给柜内设备散热。例如一种将机架式空调内机放置于机柜内部的机柜式机房,因为空调内机出风口的大小及吹出气流方向的限制,使得柜内的冷气流不能均匀分布到机柜中的各个层级,即使使用冷气通道将冷气流引至机柜中下部,机柜内形成气流循环也不能完全解决机柜内局部热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柜式机房内部冷气流的通道分配结构,其主要是包括一种依附于冷气通道体结构的无榫导流板。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柜式机房内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包括:冷气通道本体;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冷气通道本体上且与机柜内部相通,开口的方向与机柜内的设备相对应;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上述开口上,开闭该开口,导流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与开口上在冷气流向下游的一侧边相连接。相对应的,导流板的自由端位于开口的冷气流向的上游一侧,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将其向通道内侧方向推入相宜角度后自动定位,冷气流随导流板导出至通道外。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导流板与开口之间通过对导流板自由端施加压力能够使导流板以连接端为轴偏转并自定位的方式连接,所述导流板上设有复位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导流板为在冷气通道本体上切割而形成的片状体,该片状体上在冷气流向下游侧的侧边形成连接端,片状体上与连接端相对的另一侧边形成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冷气通道本体连接在一体;所述复位装置为在导流板上远离连接端设置的小孔。所述小孔的作用是方便使用工具将发生偏转的所述导流板拉回原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冷气通道本体和导流板均为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刚性和韧性,通过对导流板角度调整定位,即可调整其导出流量的大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导流板为矩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端为直线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导流板连接端与冷气通道本体的连接处为点断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导流板的大小、数量与所属冷气通道本体的大小以及导流量要求相适应,并根据机柜内设备局部热点的情况所需规则或不规则地分布在所述冷气通道本体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所述冷气通道本体连接放置于机柜内部的冷气源如空调冷气流出口,冷气通道本体的出风口位于机柜中下部。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当所述冷气通道本体将冷气流沿管道方向输送时,气流可直接到达所述冷气通道本体出风口,此时将所述现场可调整导流板以其与冷气通道本体的连接边为轴向冷气通道本体内部旋转一定角度自定位后,便可将冷气通道本体内直线方向上的冷气流改变方向引出冷气通道本体,以去除导流板附近的局部热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导流板被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流板被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冷气通道本体I ;小孔2 ;导流板3 ;第一低温气流4 ;第二低温气流5 ;连接端6。【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导流板被关闭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流板被调整后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和图2,一种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包括:冷气通道本体I ;多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冷气通道本体I上且与机柜内部相通,开口的位置与机柜内的设备相对应;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设置在上述开口上,开闭该开口,导流板3包括连接端6和自由端,连接端6与开口上在冷气流向下游的一侧边相连接,自由端位于开口的冷气流向的上游一侧,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将其推入通道内。冷气通道本体I是指一端连接放置于机柜内部的空调冷气流出口的管道状结构,冷气通道本体I的出风口位于机柜中下部。该结构便于使用冷气通道本体将冷气流引至机柜下部,便于机柜内形成气流上下循环。导流板3具有在需要时通过对其施加压力让其向冷气通道本体内部偏转并自定位的功能,因此它应与开口的侧边之间应采用这样的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导流板3是在冷气通道本体I上切割而形成的片状体,该片状体上在冷气流向下游侧的侧边形成连接端6,片状体上与连接端6相对的另一侧边形成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冷气通道本体I连接在一体,与其它边切割分离。由此可知,导流板3通过偏转不同的角度既可以调整导风量的大小,双可以使冷气流角度发生变化,使冷气流导向设备的局部热点。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冷气通道本体的逆气流方向上切割出类似于"门〃形的口子,未切割分离的一边为无榫可转动连接,故导流板3优选为矩形,连接端6应为直线形。因冷气通道本体为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刚性和韧性,通过对导流板3角度调整定位,即可调整其导出气流量的大小。未分离的一边(连接端6)可根据材料物理特性做点断式部分切割(形成点断式连接)或不做切割(形成一体式连接)。导流板3的大小、数量与所属冷气通道本体I的大小以及导流量要求相适应,并根据机柜内设备局部热点的情况所需规则或不规则地分布在所述冷气通道本体I上。在导流板3之上远离连接端6的位置开凿有小孔2。小孔2的作用是方便使用工具将所述导流板3拉回原位或做反向调整以减小导风量。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见图1所示,在未做局部导流板3调整的情况下,空调吹出的第一低温气流4在所述冷气通道本体I中流动。未分离的一边为连接端6,可根据材料物理特性不做切割或部分切割部分连接。见图2所示,当机柜内部局部发热量较大时,可通过推压热点附近位置的所述导流板3,推压释放后,所述导流板3即自行定位或小幅回弹,此时便可将所述第一低温气流4的一部分改变方向为第二低温气流5,所述第二低温气流5的便可直接送达局部热点,以解决局部过热的问题。当需要减小某导流板3的气流导出量时,可使用工具插入该导流板3上的所述小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气流通道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气通道本体; 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冷气通道本体上且与机柜内部相通,开口的方向与机柜内的设备相对应;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上述开口上,开闭该开口,导流板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与开口上在冷气流向下游的一侧边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亚呋徐文华王瑞京吴新龙常平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