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382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包括外盖和中套,所述外盖套在所述中套上,所述外盖与所述中套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外盖的下边缘设置有一圈塑胶环,所述中套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阻挡定位部,所述中套上的阻挡部通过与所述外盖外上的阻挡定位部配合后用于调节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中套的旋转进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可解决中套、外盖组装时对齿,使外盖上一圈塑胶环向外变形产生鼓包及断裂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
本技术涉及瓶盖
,具体涉及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
技术介绍
瓶盖的防伪结构的装配
中,其中一种装配方式是外盖与中套扭装,其缺点是因外盖与中套上均有齿,在扭装到位时,两零件的齿很容易处在重叠的位置,使外盖上一圈塑料环向外变形产生鼓包及断裂,影响外观,盖子生产报废率高。另一种装配方式是外盖与中套压装,其缺点(I)是盖子结构限制,为了组装时不对齿,组装时只能以人工先对位后再压装,这样生产效率极低;(2)因压装结构的盖子出酒口螺纹较浅,组装后,不用太大的力就可以将外盖从中套上拔掉,这样就失去了防伪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用于解决外盖上的塑胶环容易鼓包、断裂的技术问题。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包括外盖和中套,所述外盖套在所述中套上,所述外盖与所述中套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外盖的下边缘设置有一圈塑胶环,所述中套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阻挡定位部,所述中套上的阻挡部通过与所述外盖外上的阻挡定位部配合后用于调节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中套的旋转进给。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中套上的螺纹的起点处,所述阻挡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外盖上的螺纹尾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挡部为中套上的螺纹起点处的平面,所述阻挡定位部为外盖上的螺纹尾部的阻挡定位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中套上的螺纹尾部,所述阻挡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外盖上的螺纹起点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挡部为设置在中套上的螺纹尾部阻挡块,所述阻挡定位部为外盖上的螺纹起点处的平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塑胶环上设置有热切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塑胶环的内侧设置有外盖下口部齿,所述中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盖下口部齿配合的中套上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盖下口部齿间隔卡在两个中套上齿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盖下口部齿的齿数为3?48齿。本技术还可以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套上的螺纹下部的外边沿为直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技术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具有(I)因为此产品零件少(包含内塞、外盖和中套三件),从而使生产工艺简单,用料减少,材料及生产成本降低;(2)盖子有防伪功能:开启后外盖上一圈塑料环断裂,脱落;(3)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整体结构组装后,既可解决外盖与中套组装对齿的难题又可避免外盖容易从中套上轻松拔出的问题;(4)避免了外盖上的一圈塑胶环向外变形产生鼓包及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中套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外盖结构示意图。图2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中套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外盖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包括内塞103、外盖101和中套102,其中外盖101套在中套102上(其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在以下实施例说明),内塞103可位于中套102内;通过该三个部件组装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材料用量少,使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图2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中套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外盖结构示意图。图2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a、2b、2c所示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包括中套202、外盖201,其中外盖201套在所述中套202上,所述外盖201与所述中套202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螺纹头数适用于:单头螺纹、双头螺纹、三头螺纹、四头螺纹等;所述外盖201的下边缘(本实施例的下边缘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即瓶盖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下方)设置有一圈塑胶环204,所述中套202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外盖201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阻挡定位部,所述中套202上的阻挡部通过与所述外盖201外上的阻挡定位部配合后用于调节所述外盖201相对于所述中套202的旋转进给。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外盖201相对中套202旋转到位后,为了避免过度旋紧而导致塑胶环204向外鼓包、甚至断裂的技术问题(又或者说是两零件的齿很容易处在重叠的位置,使外盖上一圈塑料环向外变形产生鼓包及断裂,影响外观),也可防止外盖201因过度旋紧而破裂的问题。继续如图2a、2b所示,进一步地说,塑胶环204的内侧设置有外盖下口部齿205,所述中套202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盖下口部齿205配合的中套上齿206。其中,外盖下口部齿205的齿数可以为3?48齿,如20、30齿等,外盖下口部齿205可以是均匀分布在塑胶环204的内侧。通过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中套202上的阻挡部通过与所述外盖201外上的阻挡定位部配合后用于阻止所述外盖201相对于所述中套202的旋转进给的技术方案(又或者说是进行定位,以旋转到设定的位置),可以使得塑胶环204的外盖下口部齿205与中套上齿206更好的配合,即两零件旋转到位时外盖下口部齿205与中套上齿206刚好处在未重叠的位置。具体的配合位置如下:所述外盖下口部齿205间隔卡在两个中套上齿206之间,又或者说是两个中套上齿206之间的空间卡入了一个外盖下口部齿205,则相邻的一个空间未卡入外盖下口部齿205。具体而言,常规的扭装是随机的,而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相互要扭装在一起的零件上设置了阻挡(即其它实施例中描述的阻挡部和阻挡定位部),且该阻挡可与各自零件上的齿有位置的对应关系,这样当这两个零件扭装到两个阻挡碰到一起时,这两个零件刚好扭装到位,且它们两者上的齿也刚好是错开的,不会撞在一起。对于中套202上的阻挡部通过与所述外盖201外上的阻挡定位部配合后用于阻止所述外盖201相对于所述中套202的过度旋转进给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设置形式可以是,如图2a、2b所示,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中套202上的螺纹的起点处,所述阻挡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外盖201上的螺纹尾部。具体而言,所述阻挡部为中套20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包括外盖和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套在所述中套上,所述外盖与所述中套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外盖的下边缘设置有一圈塑胶环,所述中套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阻挡定位部,所述中套上的阻挡部通过与所述外盖外上的阻挡定位部配合后用于调节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中套的旋转进给。

【技术特征摘要】
1.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包括外盖和中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套在所述中套上,所述外盖与所述中套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外盖的下边缘设置有一圈塑胶环,所述中套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阻挡定位部,所述中套上的阻挡部通过与所述外盖外上的阻挡定位部配合后用于调节所述外盖相对于所述中套的旋转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中套上的螺纹的起点处,所述阻挡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外盖上的螺纹尾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为中套上的螺纹起点处的平面,所述阻挡定位部为外盖上的螺纹尾部的阻挡定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的一种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中套上的螺纹尾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税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