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爱云专利>正文

一种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6647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02:40
一种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燃煤到达堆煤场后称重,将所述燃煤的数量、煤矿信息存入数据库;(B)对所述燃煤进行采样检验,获得所述燃煤的检测结果;(C)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将所述燃煤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类别将所述燃煤堆放到所述堆煤场的指定区域,同将每个指定区域的燃煤的数量、热值、含硫量存入数据库;(D)根据所述数据库中预存的掺烧方案,从指定区域调取不同类别的所需数量的燃煤磨细,然后输入所述火电厂的锅炉燃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实现了对燃煤质量的严格检验,从而实现了燃煤分类堆放,并可根据不同的掺烧方案调配不同数量和质量的燃煤,因而可以高效实现最佳的燃煤燃烧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火电厂燃煤燃烧效能的方法,尤其是一种专用于火电厂的燃煤掺烧方法。
技术介绍
以燃煤为主要燃料的大型火电厂中,对于燃煤质量和发电效能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火力发电厂锅炉需要选择对应的设计煤种,当煤质超出设定适应范围,将会给锅炉的安全、经济性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的体现在:(1)锅炉出力下降;(2)锅炉热损失增加,效率降低;(3)燃烧不稳定,甚至熄火,燃尽程度差;(4)锅炉炉膛结渣、受热面超温、腐蚀、磨损和增加大气污染;(5)燃料费用和发电成本增加。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煤质变化大而导致锅炉炉膛结焦、超温、爆管、灭火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了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燃煤掺烧是当前火电厂稳定煤质的最安全和最经济的方法,其通过在煤粉进入炉膛前将不同煤种依据一定的原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配,形成燃煤掺烧,来满足锅炉运行。现有的燃煤掺烧方法智能化程度不高,需要更多的人为参与,效率低下。例如,现有的一些燃煤掺烧方法往往立足于掺烧本身,对于煤质检验、煤场管理没有统一调配,往往导致掺烧方法理论上可行,实际运行起来由于没有严格检验的燃煤质量,没有燃煤数量和质量的严格管理,导致每次掺烧之前都需要进行掺烧试验,效率非常低,同时由于方案确定困难,也不可能根据情况随时调配不同的掺烧方案,不能到达最佳的燃煤燃烧效能。关于燃煤质量,火电厂燃料(煤炭)占发电成本约70%,对煤质检验进行质量控制是确保煤检工作的真实性、可靠性的核心工作。火电厂在燃煤质量控制中开展的煤检工作,可提高电厂的煤炭质量和经济效益,确保燃煤锅炉的安全运行。《火电厂燃煤检验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上海电力’,2007年第6期,朱向群等)对于燃煤质量的控制进行了简介,其中尤其提及燃煤质量控制的几个环节包括燃煤采制的质量控制、化验工作的质量控制以及检验人员和设备(仪器)的质量控制。其中,由于采样环节中,燃煤采制对最终结果带来的误差高达80%,因而该现有技术中在燃煤采制的质量控制方面采用了青岛三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机械采样装置,从而杜绝了人工采样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带来的误差。然而,现实中即便采用了机械采样装置,但是由于燃煤检验环节涉及的经济利益巨大,人为干扰的现象屡禁不绝。例如在机械采样装置的入口可以人为改变煤质,那么后续的化验环节都会受到人为的干预。也就是说,火电厂的燃煤检验工作中质量的控制,无论对于设备的精度还是人员素质的提高都是被动的,难以解决人为主动因素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所述掺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燃煤到达堆煤场后称重,将所述燃煤的数量、煤矿信息存入数据库,将所述燃煤堆放起来准备检测;(B)对所述燃煤进行采样检验,获得所述燃煤的检测结果;(C)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将所述燃煤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类别将所述燃煤堆放到所述堆煤场的指定区域,同将所述堆煤场的每个指定区域的燃煤的数量、热值、含硫量存入数据库;(D)根据所述数据库中预存的掺烧方案,从所述堆煤场的所述指定区域调取不同类别的所需数量的燃煤,将这些燃煤输入磨煤机中磨细,然后输入所述火电厂的锅炉燃烧。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的采用检验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至少一个输送履带,将堆煤场的燃煤直接送入后续采样环节;通过所述输送履带上方设置的一套共用的机械采样装置,对所述履带上送入的燃煤随机采样成两份;将所述两份采样缩分后,分别装入两个同样的塑料袋中密封;将所述两个塑料袋中封装的燃煤采样经过不同的运输通道送入后续检测环节;通过每个所述运输通道中设置的条码生成和打印装置分别在所述两个塑料袋上各打印一个随机生成的不同的条码;将标记有不同条码的所述两个塑料袋分别送入两个结构相同的独立的燃煤检测装置,每个所述燃煤检测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条码读取装置以及一个检测结果打印设备,所述燃煤检测装置分别对所述塑料袋中密封的燃煤进行检测,并通过所述打印设备打印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以所述条码读取装置读取的条码作为唯一识别标志;根据一个记录并显示不同的条码与所述燃煤采样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条码对照表,对同样的燃煤采样的所述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将检测结果的差值超过设定量值的部分突出显不O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数字化显示步骤,所述步骤将各个指定区域的燃煤根据数量的不同用不同大小的圆锥形表示,而且对于不同热值和含硫量的燃煤,将所述圆锥形显示为不同的颜色,以便于直观的显示堆煤场的各指定区域的燃煤堆放情况。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预先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不同的掺烧方案,然后根据季节因素、外界环境以及各种边际参数,选择具备最优燃烧效能的掺烧方案。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所述预存的掺烧方案是经过对不同的燃煤进行穷举排列组合掺烧试验获得的掺烧配比、燃煤经济性和热值数据的集合。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堆煤场的各指定区域的燃煤数量、质量进行任意组合,然后选择符合当前需要的掺烧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本专利技术的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实现了对燃煤质量的严格检验,从而实现了燃煤分类堆放,并可根据不同的掺烧方案调配不同数量和质量的燃煤,因而可以高效实现最佳的燃煤燃烧效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火电厂燃煤检验步骤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的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燃煤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从而可以对燃煤分类堆放,可以根据不同的掺烧方案调配不同数量和质量的燃煤,因而可以高效实现最佳的燃煤燃烧效能。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首先燃煤到达堆煤场后称重,将所述燃煤的数量、煤矿信息存入数据库,将所述燃煤堆放起来准备检测。由于不同产地、不同煤矿的来煤质量存在差异,例如燃煤的热值、含硫量等质量指标都需要进行检验之后进行分类堆放,从而便于后续的掺烧步骤中精确调配不同的燃煤,获得最优的掺烧效果。现有技术中涉及的掺烧方法往往忽略了燃煤质量的严格检验,没有对燃煤进行精确检验后分类堆放,导致后续的掺烧形同虚设,需要反复掺烧试验,效率很低。而本专利技术的掺烧方法提供了下述的严格检验步骤,为分类堆放和智能掺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步骤(B),然后对所述燃煤进行采样检验,获得所述燃煤的检测结果。由于燃煤的采样检验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之一,涉及篇幅较大,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其放到最后进行重点描述。应当强度的是,本步骤提供了对燃煤质量的严格检验,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提供了严格的检测结果,后面将对此详细描述。步骤(C),之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将所述燃煤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类别将所述燃煤堆放到所述堆煤场的指定区域,同将所述堆煤场的每个指定区域的燃煤的数量、热值、含硫量存入数据库。本步骤中,由于步骤B中提供了严格的检测结果,因而可以在数据库中预先存储各个指定区域的燃煤热值、含硫量的数据,只是根据输入的燃煤数量对数据库进行更新,从而可以直观获得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燃煤到达堆煤场后称重,将所述燃煤的数量、煤矿等信息存入数据库,将所述燃煤堆放起来准备检测;(B)对所述燃煤进行采样检验,获得所述燃煤的检测结果;(C)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将所述燃煤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类别将所述燃煤堆放到所述堆煤场的指定区域,同将所述堆煤场的每个指定区域的燃煤的数量、热值、含硫量等存入数据库;(D)根据所述数据库中预存的掺烧方案,从所述堆煤场的所述指定区域调取不同类别的所需数量的燃煤,将这些燃煤输入磨煤机中磨细,然后输入所述火电厂的锅炉燃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燃煤到达堆煤场后称重,将所述燃煤的数量、煤矿等信息存入数据库,将所述燃煤堆放起来准备检测; (B)对所述燃煤进行采样检验,获得所述燃煤的检测结果; (C)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将所述燃煤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类别将所述燃煤堆放到所述堆煤场的指定区域,同将所述堆煤场的每个指定区域的燃煤的数量、热值、含硫量等存入数据库; (D)根据所述数据库中预存的掺烧方案,从所述堆煤场的所述指定区域调取不同类别的所需数量的燃煤,将这些燃煤输入磨煤机中磨细,然后输入所述火电厂的锅炉燃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燃煤掺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采用检验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至少一个输送履带,将堆煤场的燃煤直接送入后续采样环节; 通过所述输送履带上方设置的一套共用的机械采样装置,对所述履带上送入的燃煤随机采样成两份; 将所述两份采样缩分后,分别装入两个同样的塑料袋中密封; 将所述两个塑料袋中封装的燃煤采样经过不同的运输通道送入后续检测环节; 通过每个所述运输通道中设置的条码生成和打印装置分别在所述两个塑料袋上各打印一个随机生成的不同的条码; 将标记有不同条码的所述两个塑料袋分别送入两个结构相同的独立的燃煤检测装置,每个所述燃煤检测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条码读取装置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云
申请(专利权)人:李爱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