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庆港专利>正文

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6346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通过双铁心双线圈的独特共绕工艺,实现两个独立磁路中磁通的合成与控制,通过调控取能线圈中的磁通从而实现稳定的取能感应电压输出,使用强化导磁铁心实现低电流启动,根据取能线圈的感应电压自动改变调节线圈的外部负载阻抗以实现取能线圈内部的磁通调控,自动适应宽范围变化的一次电流。实现电流宽范围变化时取能线圈电压的稳定输出,避免了取能过剩导致的复杂后级电路设计,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既可以应用于较大功率的取电产品,也可以应用于低微功率的电子互感器等产品中,为不便于直接供电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高压侧宽范围自适应在线取能的CT取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电网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应用,大量监测设备直接安装在高压侧,无法从接地侧直接对其供电,目前供能方式主要有分压电容取电、激光供能和CT取电等各种方式,其中CT取电经过近年不断的改进完善,已具有多种实现方案并逐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由于电力线电流变化范围大,不仅需要能够在小电流下可靠的启动,同时还需考虑大电流下的的长期工作的稳定性,检索现有文献资料相关信息如下。1、《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取能装置的设计》(电网技术[J],任晓东等,2008,18期)将取能线圈同时缠绕在两个不同导磁率并行的铁心上,以实现低电流启动,但随着电流的增大,取能线圈的输出电压也将随之增大,需要考虑铁心发热问题以及后级电路能量泄放,导致后级电路设计复杂。2、《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电路及电源的研究》(燕山大学[D],高迎霞,2006 )提出了在同一个铁心上设置补偿线圈以抵消一次电流,降低铁心的磁通量,进而降低在大电流情况下二次侧的感应电压,通过控制继电器的接点实现补偿线圈的投入与退出,不能连续调节,只有投入和退出两种状态;。3、《应用于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悬浮式电源的设计》(继电器[J],李芙英等,1999年第I期)、《一种应用于高电压侧测量系统中电源》(高电压技术[J],李芙英等,2002年第3期)使用MOS管以及双向可控硅控制分流支路的切入,当一次电流过大时,限制稳压块工作电压的进一步升高,不能连续调节,只有投入和退出两种状态。4、《基于功率控制法的高压输电线路CT取电装置》(专利[P],CN101697430A,刘亚东等)、《基于功率控制法的电流互感器取电电源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J],刘亚东等,2010年第3期)采用继电器控制取电线圈副边,使之间歇性的工作在副边短路状态和功率输出状态,以达到在原边电流较大的动态范围内,取电线圈输出功率稳定,但由于需要频繁切换,并且继电器为机械动作元件,存在寿命问题,使其正常工作的使用时间受限。5、《基于相角控制法的电流互感器取电电源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J],刘亚东等,2011年第19期)采用双向可控硅作为取电线圈的功率控制器件,通过控制单个周波内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功率稳定输出,需配置独立的测量线圈和取能线圈,控制过程复杂,并且半导体元件需考虑寿命以及可靠性。6、《架空线路CT取能电源的装置》(专利[P],CN103094976A,刘刚等)采用两块C型基纳米晶材料的铁心,在铁心连接处设间隙填充非导磁材料,非导磁材料厚度为气隙的宽度,气隙增加磁阻,减小线圈饱和时的剧烈振动,能使线圈在架空线路电流在700A内都不会出现饱和现象,在范围(0A — 700A)内感应出电能,并能可靠地输出Iw的功率,输出5V直流电压。7、《高压感应取能电源和从高压线获取电源以进行供电的方法》(专利[P],CN101442222梁冬)提出在传统的取能线圈的基础加入补偿线圈,两线圈反接,利用两者铁心材料初始磁导率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电动势进行反向抵消,从而实现电流宽范围补偿,虽然取能功率稳定,但由于线圈反接,互为负载,导致二次回路阻抗较大,随着电流增大,铁芯中磁通由于不能得到二次回路电流磁通的抵消,工作在饱和状态导致铁心发热明显。8、《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高压侧在线取能装置》(专利[P],CN103107012A王程远)采用在铁心上设置一组磁阀,通过磁阀改变磁路的磁导率自适应于一次电流的变化,实现对铁心磁通变化的自动控制,避免了因铁心饱和而难以稳定获取稳定功率的问题,但由于磁阀需要在铁心外圆周上开多个径向延伸的窄槽实现,加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对CT工作原理的深入分析,结合多个独立铁心CT以及多绕组CT的实际应用测试分析,本专利技术主要内容如下。1、本专利技术由两个不同导磁率的铁心、一个取能线圈、一个调节线圈、可变阻抗Zc以及整流输出控制电路组成,通过双铁心双线圈的独特共绕工艺,实现两个独立磁路中磁通的合成与控制,通过调控取能线圈中的磁通从而实现稳定的取能感应电压输出,使用强化导磁铁心实现低电流启动,根据取能线圈的感应电压自动改变调节线圈的外部负载阻抗以实现取能线圈内部的磁通调控,自动适应宽范围变化的一次电流。2、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解决小电流时取不到足够能量、大电流时无法限制多余能量以及铁心饱和时震动发热问题,采用两个不同导磁率的铁心,高导磁铁心实现低电流下的可靠启动,低导磁铁心工作在不饱和状态。3、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铁心A (102)以及调节线圈(103)组成的调节CT可以参考电力系统所用的TPY、TPZ等满足暂态特性要求的CT制造工艺,采取铁心开气隙以免大电流下的磁饱和,然后在调节CT线圈外侧放置一个用于强化导磁的无气隙高导磁铁心(106),再将取能线圈(105)绕在调节CT的调节线圈(103)和高导磁铁心(106)外侧,使得取能线圈中包括两个铁心,调节CT上调节线圈的两端与可变阻抗Zc (101)连接,取能线圈输出接到后级的整流滤波输出控制电路(107)。4、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变阻抗Zc可由电阻、电感以及可调电抗等方式实现,开关元件可以使用继电器或IGBT、双向晶闸管等电力电子器件实现。5、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根据取能线圈的电压大小发出调控命令,控制可变阻抗Z。的大小,自动适应一次电流的变化,当取能线圈感应电压过高则降低可变阻抗,取能线圈感应电压过低则增大可变阻抗。6、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铁心上的线圈二次侧额定电流可为1A、5A或其他数值。7、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变阻抗Zc实际应用中具体级数可视调控精度而定。8、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变阻抗Zc中低电流下的高阻抗可采用电阻实现,以缩小体积,大电流下的阻抗则可用纯电感或电感电阻串联方式实现,以降低功耗导致的温升。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取电方法,通过对磁通的调控及强化导磁,实现电流宽范围变化时取能线圈电压的稳定输出,避免了取能过剩导致的复杂后级电路设计,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既可以应用于较大功率的取电产品,也可以应用于低微功率的电子互感器等产品中,为不便于直接供电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制造方法相对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感应取电原理图。图2为感应取电等效电路图。图3为两个铁心的磁化曲线。图4为可变阻抗Zc与一次电流的变化关系图。图5为可变阻抗Zc的实现方法。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实现。【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由图1所示的两个不同导磁率的铁心A (102)和铁心B (106)、一次回路导体(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由两个不同导磁率的铁心、一个取能线圈、一个调节线圈、可变阻抗Zc以及整流输出控制电路组成,通过双铁心双线圈的独特共绕工艺,实现两个独立磁路中磁通的合成与控制,通过调控取能线圈中的磁通从而实现稳定的取能感应电压输出,使用强化导磁铁心实现低电流启动,根据取能线圈的感应电压自动改变调节线圈的外部负载阻抗以实现取能线圈内部的磁通调控,自动适应宽范围变化的一次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由两个不同导磁率的铁心、一个取能线圈、一个调节线圈、可变阻抗Zc以及整流输出控制电路组成,通过双铁心双线圈的独特共绕工艺,实现两个独立磁路中磁通的合成与控制,通过调控取能线圈中的磁通从而实现稳定的取能感应电压输出,使用强化导磁铁心实现低电流启动,根据取能线圈的感应电压自动改变调节线圈的外部负载阻抗以实现取能线圈内部的磁通调控,自动适应宽范围变化的一次电流。2.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解决小电流时取不到足够能量、大电流时无法限制多余能量以及铁心饱和时震动发热问题,采用两个不同导磁率的铁心,高导磁铁心实现低电流下的可靠启动,低导磁铁心工作在不饱和状态。3.根据权利I所述的铁心磁通调控和强化导磁的宽范围自适应CT取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铁心A (102)以及调节线圈(103)组成的调节CT可以参考电力系统所用的TPY、TPZ等满足暂态特性要求的CT制造工艺,采取铁心开气隙以免大电流下的磁饱和,然后在调节CT线圈外侧放置一个用于强化导磁的无气隙高导磁铁心(106),再将取能线圈(105)绕在调节CT的调节线圈(103)和高导磁铁心(106)外侧,使得取能线圈中包括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庆港
申请(专利权)人:卢庆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