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6231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提供扭矩拉伸机所需液压压力的压力产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力产生装置输出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扭矩拉伸机输出扭矩的扭矩检测装置和油箱,压力检测装置与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扭矩拉伸机的扭矩输出轴与扭矩检测装置连接,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入端通过入油管与油箱连通,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排油管与扭矩拉伸机的进油口连接,扭矩拉伸机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扭矩拉伸机自身的液压推动杆的单向运动,在液压作用下推动扭矩输出轴,而且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和扭矩检测装置显示压力值和扭矩值,从而得到扭矩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实现扭矩拉伸机的校准,进而保证扭矩拉伸机量值的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矩拉伸机,特别涉及一种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大力值扭矩拉伸机的扭矩值一般在5000Nm以上,用目前扭矩板子检定装置已无法实现其校准。由于扭矩拉伸机的扭矩值超出了目前扭矩校准装置的测量上限,且无法采用机构加力,没有交变高压产生装置,得不到扭矩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无法实现扭矩拉伸机的校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范围较大的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提供扭矩拉伸机所需液压压力的压力产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力产生装置输出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扭矩拉伸机输出扭矩的扭矩检测装置和油箱,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扭矩拉伸机的扭矩输出轴与所述扭矩检测装置连接,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入端通过入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排油管与所述扭矩拉伸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扭矩拉伸机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进一步,所述压力产生装置包括低压油泵、高压油泵和高低压转换阀,所述油箱通过所述入油管与所述低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所述低压油泵的排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高低压转换阀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高低压转换阀出口端的管路上分成三条支路,第一条支路与所述高压油泵连接,第二条支路上连接一个输出接头,所述输出接头与所述排油管连接,第三条支路上连接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进一步,在所述第三条支路上还串接有一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出口通过泄压管与所述油箱连通。进一步,在所述高低压转换阀的出口端管路上还串接有一用于与所述排油管连接的备用接头。进一步,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油压传感器或压力表,所述油压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压力显示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扭矩检测装置包括连接头、扭矩传感器和扭矩显示装置,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扭矩拉伸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还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扭矩显示装置连接。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用于将所述扭矩拉伸机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与所述排油管和回油管切换连接以改变连接方向的转向阀。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用于固定所述扭矩拉伸机的反作用挡块。综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适用于液压扭矩拉伸机的扭矩校准,该装置借助扭矩拉伸机自身的液压推动杆的单向运动,在液压作用下推动扭矩输出轴,该输出轴与标准扭矩检测装置连接,通过标准扭矩检测装置的显示装置显示其扭矩值,从而得到扭矩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实现扭矩拉伸机的校准,进而保证扭矩拉伸机量值的准确可靠。而且利用静压产生扭矩,克服了交变高压不稳定的因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校准装置液压装置原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扭矩拉伸机I,底座2,压力产生装置3,压力检测装置4,扭矩检测装置5,油箱6,入油管7,排油管8,进油口 9,低压油泵10,高压油泵11,高低压转换阀12,入油口 13,排油口 14,管路15,四通接头16,输出接头17,泄压阀18,泄压管19,传感器接头20,备用接头21,出油口 22,回油管23,扭矩传感器24,反作用挡块25,转向阀26,液压缸27,传动组件28,推动杆29,连接头30,缺口 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用于校准液压扭矩拉伸机1,包括一个底座2,在底座2上安装有压力产生装置3、压力检测装置4、扭矩检测装置5和油箱6。其中,压力产生装置3用于为扭矩拉伸机I提供所需要的液压压力,压力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压力产生装置3的输出压力,扭矩检测装置5为标准扭矩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扭矩拉伸机I输出的扭矩值,通过输出油压的压力值与扭矩值的对应关系判断扭矩拉伸机I输出的扭矩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压力产生装置3的输入端通过入油管7与油箱6连通,油箱6安装在底座2的下方,压力产生装置3的输出端通过排油管8与扭矩拉伸机I的进油口 9连接,扭矩拉伸机I的出油口 22通过回油管23与油箱6连通,压力检测装置4与压力产生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扭矩拉伸机I的扭矩输出轴与扭矩检测装置5连接。具体地,为了适用不同压力值的需要,提高该校准装置的通用性,本实施例中,压力产生装置3由低压油泵10和高压油泵11组成,在低压油泵10和高压油泵11之间再连接一个高低压转换阀12,当只需要提供较低压力的油压时(如40Mpa以下),高低压转换阀12开通,由低压油泵10供油,当需要提供较高压力的油压时,高低压转换阀12关闭,此时,低压油泵10被断开,由高压油泵11供油。入油管7的入口端伸入至油箱6的底部,入油管7的出口端与低压油泵10的入油口 13连通,低压油泵10将油箱6内的油吸入再泵出,低压油泵10的排油口 14通过管路15与高低压转换阀12的入口端连接,在高低压转换阀12出口端的管路上分成三条支路,各支路之间通过一个四通接头16相互连通。四通接头16的接口 A与高低压转换阀12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四通接头16的接口 B作为第一条支路与高压油泵11连接,四通接头16的接口 C作为第二条支路与一个输出接头17连接,输出接头17再与排油管8连接,四通接头16的接口 D作为第三条支路与压力检测装置4连接。在第三条支路上还串接有一泄压阀18,泄压阀18通过管路连接在压力检测装置4的出口端,泄压阀18的出口通过泄压管19与油箱6连通,当该装置内的压力过高时,可以打开泄压阀18将一部分油通过泄压管19返回至油箱6,从而降低油压,也可以在该装置不使用时,通过该泄压阀18和泄压管19将装置内的油排放至油箱6内。压力检测装置4采用油压传感器,也可以采用压力表等,为了测量更为精确,读数更为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油压传感器,油压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接头20与管路连接,油压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压力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操作人员可以从压力显示装置上直接读取输入给扭矩拉伸机I的压力值(即压力产生装置3的输出压力),方便操作人员记录,同时也方便操作人员控制输入给扭矩拉伸机I的油压。本实施例中,低压油泵10、高压油泵11均采用手动加压油泵,高低压转换阀12和泄压阀18也均采用手动调节阀。上下扳动低压油泵10的手柄,即可产生静压力,低压油泵10将油箱6内的油吸入再泵出,油再经过高低压转换阀12进入四通接头16,一部分油经过四通接头16的接口 B进入高压油泵11,在校准开始压力还较低时,将高压油泵11的手轮逆时针旋转到底,利用低压油泵10泵出的油充满高压油泵11,一部分油经四通接头16的接口 C及输出接头17进入排油管8,向扭矩拉伸机I供油,与此同时,油压传感器现将检测到的油压力值传输给压力显示装置,压力显示装置实时显示输出压力。扭矩检测装置5包括连接头30、扭矩传感器24和扭矩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头30为连接齿轮,与扭矩拉伸机I的输出轴连接,扭矩传感器24与连接头30连接,扭矩传感器24还通过信号线与扭矩显示装置连接。扭矩拉伸机I输出的扭矩值可以直观地在扭矩显示装置上示出。由压力产生装置3产生扭矩拉伸机I所需要的液压压力,经过排油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提供扭矩拉伸机所需液压压力的压力产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力产生装置输出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扭矩拉伸机输出扭矩的扭矩检测装置和油箱,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扭矩拉伸机的扭矩输出轴与所述扭矩检测装置连接,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入端通过入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排油管与所述扭矩拉伸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扭矩拉伸机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提供扭矩拉伸机所需液压压力的压力产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力产生装置输出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扭矩拉伸机输出扭矩的扭矩检测装置和油箱,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扭矩拉伸机的扭矩输出轴与所述扭矩检测装置连接,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入端通过入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压力产生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排油管与所述扭矩拉伸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扭矩拉伸机的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拉伸机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产生装置包括低压油泵、高压油泵和高低压转换阀,所述油箱通过所述入油管与所述低压油泵的入油口连通,所述低压油泵的排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高低压转换阀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高低压转换阀出口端的管路上分成三条支路,第一条支路与所述高压油泵连接,第二条支路上连接一个输出接头,所述输出接头与所述排油管连接,第三条支路上连接所述压力检测装置。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泉赵进强王文斌刘世竹林永强李和宾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