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山栀子15克、白茅根30克、鸡蛋壳10克、冬葵子10克、柴胡10克、广郁金15克、五灵脂10克、壁虎5克、血余炭10克、鸡内金10克、山药60克、炙甘草10克;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1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治愈,注意在服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期中禁忌酒类和海鲜等食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药物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用药少,见效快,副作用小,可达到内外并施,标本兼顾的目的,能抑制病情的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
,具体的说是。
技术介绍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传统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是用手术方法进行,对人体伤害大,创伤面积大,而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副作用大,对人体损害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对病人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的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山桅子15克、白茅根30克、鸡蛋壳10克、冬葵子10克、柴胡10克、广郁金15克、五灵脂10克、壁虎5克、血余炭10克、鸡内金10克、山药60克、炙甘草10克。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的茵陈、金钱草、海金沙、山桅子、白茅根、冬葵子、柴胡、广郁金、五灵月旨、血余炭、鸡内金、山药、炙甘草加入总原料药重量10倍的水进行煎煮,煮沸后再文火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A ; 2)、将上述重量的壁虎(炙干)研磨成细粉末B; 3)、将上述重量的鸡蛋壳灼烧至碳状,然后磨成细粉末C; 4)、将上述重量的玉米须加玉米须重量10倍的米醋煎煮10-15分钟,得药液D; 5)、将药汁A和药液D合并,在合并得药液中加入粉末B、粉末C,煎煮10-15分钟,即得药物。所述步骤4)中的米醋为8度米醋。所述步骤4 )煎煮的温度在60-70度。所述步骤5)中煎煮的温度在60-70度。服用方法:将上述中药液均分成两份,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15天为I疗程,一般I~2个疗程即可治愈,注意在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期中禁忌酒类和海鲜等食品。玉米须:性味与归经: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用于水肿,黄疸。茵陈:性味与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金钱草:性味与归经:性微寒,味甘、咸,归肝、胆、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海金沙:性味与归经:性寒,味甘、咸,归膀胱、小肠经。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山桅子:性味与归经: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白茅根:性味与归经:性寒,味甘,归肺、胃、膀胱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鸡蛋壳:性味与归经:性平,味淡。功能主治:收敛制酸,补钙。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佝偻病。冬葵子:性味与归经:性凉,味甘、涩,归大肠、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尿通淋,下乳,润肠。用于淋证,乳汁不通,乳房胀痛,便秘。柴胡:性味与归经:性微寒,味辛、苦,归肝、胆、肺经。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广郁金:性味与归经:性寒,味辛、苦,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五灵脂:性味与归经:性温,味苦、咸、甘,归肝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瘀血阻滞痛证,瘀血阻滞出血证。壁虎:性味与归经:性寒,有小毒,味咸。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散结,解毒。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血余炭:性味与归经:性平,味苦,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鸡内金:性味与归经:性平,味甘,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L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山药:性味与归经: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炙甘草:性味与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乏力,心动悸,脉结代。本方剂中玉米须、茵陈清胆利湿排石为君药,金钱草、海金沙、山桅子、白茅根、鸡蛋壳、冬葵子清热溶胆排石为臣药,柴胡、郁金、五灵脂、壁虎疏肝利胆活血为佐药,鸡内金、山药补气健脾亦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药物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用药少,见效快,副作用小,可达到内外并施,标本兼顾的目的,能抑制病情的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好,用本专利技术200例,其中有效的180例,效果显著的170例,无治疗效果的20例,治疗效果明显,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治疗,没有不良反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山桅子15克、白茅根30克、鸡蛋壳10克、冬葵子10克、柴胡10克、广郁金15克、五灵脂10克、壁虎5克、血余炭10克、鸡内金10克、山药60克、炙甘草10克。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的茵陈、金钱草、海金沙、山桅子、白茅根、冬葵子、柴胡、广郁金、五灵月旨、血余炭、鸡内金、山药、炙甘草加入总原料药重量10倍的水进行煎煮,煮沸后再文火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A ; 2)、将上述重量的壁虎(炙干)研磨成细粉末B; 3)、将上述重量的鸡蛋壳灼烧至碳状,然后磨成细粉末C; 4)、将上述重量的玉米须加玉米须重量10倍的米醋煎煮10-15分钟,得药液D; 5)、将药汁A和药液D合并,在合并得药液中加入粉末B、粉末C,煎煮10-15分钟,即得药物。`本方剂中玉米须、茵陈清胆利湿排石为君药,金钱草、海金沙、山桅子、白茅根、鸡蛋壳、冬葵子清热溶胆排石为臣药,柴胡、郁金、五灵脂、壁虎疏肝利胆活血为佐药,鸡内金、山药补气健脾亦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药物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用药少,见效快,副作用小,可达到内外并施,标本兼顾的目的,能抑制病情的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好。经过大量实验, 申请人:发现采用上述药物组合和重量配伍,制得的中药其治疗效果与其他重量配伍相比,疗效显著,远远好于其他的重量配伍。经过实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壁虎(炙干)研磨成细粉末,制得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山栀子15克、白茅根30克、鸡蛋壳10克、冬葵子10克、柴胡10克、广郁金15克、五灵脂10克、壁虎5克、血余炭10克、鸡内金10克、山药60克、炙甘草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山桅子15克、白茅根30克、鸡蛋壳10克、冬葵子10克、柴胡10克、广郁金15克、五灵脂10克、壁虎5克、血余炭10克、鸡内金10克、山药60克、炙甘草10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的茵陈、金钱草、海金沙、山桅子、白茅根、冬葵子、柴胡、广郁金、五灵月旨、血余炭、鸡内金、山药、炙甘草加入总原料药重量10倍的水进行煎煮,煮沸后再文火煎煮20分钟,滤出药液A ; 2)、将上述重量的壁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乐栋,于群,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杜乐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