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本松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188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该中药由下述原料制成:苏子、紫菀、白前、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芦根、诃子、胆星、百部、蝉衣、辛夷、陈皮、莪术、丹参、白芍、瓦楞子、沉香曲、川朴、延胡索、附子、白头翁、苍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决明子、威灵仙、厚朴、泽兰、佛手、田基黄、大腹皮、茅根、乌梅、猪苓、菊花。本中药治疗支气管炎效果明显,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目前对于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大量的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祛痰药如痰咳净,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等,但这些药物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不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停药后且易反复发作,并有一定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本中药治疗支气管炎效果明显,无任何毒副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苏子6-18、紫菀7-15、白前4_13、杏仁6_17、连翘7_15、桔梗6_13、甘草4_17、芦根5-12、诃子5-16、胆星6-17、百部7_14、蝉衣8_13、辛夷9_17、陈皮6_12、莪术4_13、丹参6-14、白芍7-15、瓦楞子6-13、沉香曲7_15、川朴6_17、延胡索5_13、附子4_17、白头翁7-15、苍术4-16、茯苓6-18、薏苡仁7_14、砂仁4_13、决明子3_15、威灵仙5_18、厚朴6_13、泽兰7-13、佛手4-17、田基黄7-16、大腹皮6_15、茅根5_17、乌梅3_16、猪苓9_18、菊花`优选地,所述苏子12、紫菀13、白前10、杏仁10、连翘12、桔梗11、甘草15、芦根9、诃子8、胆星9、百部12、蝉衣10、辛夷12、陈皮9、莪术11、丹参10、白芍12、瓦楞子9、沉香曲11、川朴12、延胡索10、附子9、白头翁11、苍术12、茯苓13、薏苡仁10、砂仁9、决明子11、威灵仙13、厚朴10、泽兰9、佛手12、田基黄11、大腹皮10、茅根12、乌梅13、猪苓14、菊花15。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苏子、紫菀、白前、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芦根、诃子、胆星、百部、蝉衣、辛夷、陈皮、莪术、丹参、白芍、瓦楞子、沉香曲、川朴、延胡索、附子、白头翁、苍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决明子、威灵仙、厚朴、泽兰、佛手、田基黄、大腹皮、茅根、乌梅、猪苓、菊花,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50分钟。(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12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8的比例混合,再煎煮10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本专利技术的药理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选取苏子、紫菀、白前、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芦根、诃子、胆星、百部、蝉衣、辛夷、陈皮、莪术、丹参、白苟、瓦榜子、沉香曲、川朴、延胡索、附子、白头翁、苍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决明子、威灵仙、厚朴、泽兰、佛手、田基黄、大腹皮、茅根、乌梅、猪苓、菊花等多味中药制成中药汤剂。其中,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白前,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杏仁,滋润肺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连翘,清热解毒。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0021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诃子,清凉解毒。 胆星,清火化痰,镇惊定痼。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蝉衣,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辛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沉香曲,疏表化滞,舒肝和胃。川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0041 ]决明子,祛风清热,解毒利湿。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泽兰,活血祛瘀,利尿退肿。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田基黄,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猪苓,利水渗湿。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将上述多味中药原料经过煎煮制备成汤剂,化痰肃肺,止咳平喘,对于治疗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临床资料:为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经过120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120例病例均来源青岛市开发区医院。治疗组:按随机方法选取6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停用所有治疗药物,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I个月。对照组:按随机方法选取60例,利用传统西药头孢菌素、痰咳净治疗I个月。两组在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服用方法:治疗组: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汤剂200毫升,疗程为I个月。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0.5g (2粒)、痰咳净Ig (2粒),每日3次,餐后含服,疗程为I个月。观察指标和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0061 ] 治疗组,治愈52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苏子6、紫菀7、白前4、杏仁6、连翘7、桔梗6、甘草4、芦根5、诃子5、胆星6、百部7、蝉衣8、辛夷9、陈皮6、莪术4、丹参6、白芍7、瓦楞子6、沉香曲7、川朴6、延胡索5、附子4、白头翁7、苍术4、茯苓6、薏苡仁7、砂仁4、决明子3、威灵仙5、厚朴6、泽兰7、佛手4、田基黄7、大腹皮6、茅根5、乌梅3、猪苓9、菊花8。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苏子、紫菀、白前、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芦根、诃子、胆星、百部、蝉衣、辛夷、陈皮、莪术、丹参、白芍、瓦楞子、沉香曲、川朴、延胡索、附子、白头翁、苍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决明子、威灵仙、厚朴、泽兰、佛手、田基黄、大腹皮、茅根、乌梅、猪苓、菊花,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50分钟。(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12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8的比例混合,再煎煮10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实施例2—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苏子18、紫菀15、白前13、杏仁17、连翘15、桔梗13、甘草17、芦根12、诃子16、胆星17、百部14、蝉衣13、辛夷17、陈皮12、莪术13、丹参14、白芍15、瓦楞子13、沉香曲15、川朴17、延胡索13、附子17、白头翁15、苍术16、茯苓18、薏苡仁14、砂仁13、决明子15、威灵仙18、厚朴13、泽兰13、佛手17、田基黄16、大腹皮15、茅根17、乌梅16、猪苓18、菊花17。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苏子6‑18、紫菀7‑15、白前4‑13、杏仁6‑17、连翘7‑15、桔梗6‑13、甘草4‑17、芦根5‑12、诃子5‑16、胆星6‑17、百部7‑14、蝉衣8‑13、辛夷9‑17、陈皮6‑12、莪术4‑13、丹参6‑14、白芍7‑15、瓦楞子6‑13、沉香曲7‑15、川朴6‑17、延胡索5‑13、附子4‑17、白头翁7‑15、苍术4‑16、茯苓6‑18、薏苡仁7‑14、砂仁4‑13、决明子3‑15、威灵仙5‑18、厚朴6‑13、泽兰7‑13、佛手4‑17、田基黄7‑16、大腹皮6‑15、茅根5‑17、乌梅3‑16、猪苓9‑18、菊花8‑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苏子6-18、紫菀7-15、白前4-13、杏仁6_17、连翘7_15、桔梗6_13、甘草4_17、芦根.5-12、诃子5-16、胆星6-17、百部7-14、蝉衣8_13、辛夷9_17、陈皮6_12、莪术4_13、丹参.6-14、白芍7-15、瓦楞子6-13、沉香曲7-15、川朴6_17、延胡索5_13、附子4_17、白头翁.7-15、苍术4-16、茯苓6-18、薏苡仁7_14、砂仁4_13、决明子3_15、威灵仙5_18、厚朴6_13、泽兰7-13、佛手4-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本松王法红张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魏本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