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328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容器,属于电容器;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内阻小、使用寿命长电容器。它包括固定在外壳中由正极箔、负极箔、以及将所述正极箔和负极箔隔离的电解纸卷绕成筒状结构的电容器芯子,将所述外壳端口封闭的绝缘盖板,固定在该绝缘盖板上并通过正极引出线与所述正极箔连接的焊片,连接在所述负极箔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负极引出线;电解纸(4)的上、下两端长于正极箔(3)的上、下两端,负极箔(6)的下端长于电解纸(4)的下端并与外壳(5)的底面接触;位于绝缘盖板(1)上的焊接片(9)通过铆钉(10)与正极引出线(2)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散热性能好、温度低、抗纹波电流能力强,而且电解液消耗少、寿命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挖储能电容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统的储能铝电容器主要由外壳,密封在该外壳中由正极箔、负极箔、将正极箔和负极箔隔离的电解纸卷绕成筒状结构的电容器芯子构成。由于负极箔没有与外壳的内壁接触,因此电容内部的热量不能通过负极箔经外壳向外传递,电容内部的温度较高、阻抗较大;容易造成电解液沸腾,加快了电解液消耗甚至干涸,从而导致纹波电流的承受能力降低、电容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内阻小、使用寿命长的储能电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固定在外壳中由正极箔、负极箔、以及将所述正极箔和负极箔隔离的电解纸卷绕成筒状结构的电容器芯子,将所述外壳端口封闭的绝缘盖板,固定在该绝缘盖板上并通过正极引出线与所述正极箔连接的焊片,连接在所述负极箔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负极引出线;电解纸的上、下两端长于正极箔的上、下两端,负极箔的下端长于电解纸的下端并与外壳的底面接触;位于绝缘盖板上的焊接片通过铆钉与正极引出线固接。绝缘盖板与电容器芯子之间有绝缘的固定环。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延长了负极箔下端的长度,使其下端能够从卷绕成筒状结构的电容器芯子的下端伸出并与外壳的底面接触;因此热量可通过外壳向外快速散发、降低了电容器内部的温度。本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储能铝电容器散热性能差、温度高、内阻大、抗纹波电流能力低等缺陷,而且电解液消耗少、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绝缘盖板1、正极引出线2、正极箔3、电解纸4、外壳5、负极箔6、负极引出线7、固定环8、焊接片9、铆钉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电容器芯子由固定在外壳5端口处的绝缘盖板I密封并压紧在该外壳中,所述电容器芯子由正极箔3、电解纸4、负极箔6卷绕而成,正极箔3和负极箔6之间由电解纸4隔离。其中,电解纸4的上端长于正极箔3的上端和负极箔6的上端,该电解纸的下端长于正极箔3的下端,负极箔6的下端长于电解纸4的下端;从电容器芯子下端伸出的负极箔6与外壳5的底面接触。固定在负极箔6上的负极引出线7与外壳5的内壁焊接固连,固定在正极箔3上的正极引出线2通过铆钉10与位于绝缘盖板1表面的焊接片9铆合固连。为了确保负极箔6能够与外壳5的底面紧密接触,在绝缘盖板1与电容器芯子之间有绝缘的固定环8 ;绝缘盖板1通过该固定环可将电容器芯子压紧在外壳5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电容器,包括固定在外壳中由正极箔、负极箔、以及将所述正极箔和负极箔隔离的电解纸卷绕成筒状结构的电容器芯子,将所述外壳端口封闭的绝缘盖板,固定在该绝缘盖板上并通过正极引出线与所述正极箔连接的焊片,连接在所述负极箔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负极引出线;其特征在于:电解纸(4)的上、下两端长于正极箔(3)的上、下两端,负极箔(6)的下端长于电解纸(4)的下端并与外壳(5)的底面接触;位于绝缘盖板(1)上的焊接片(9)通过铆钉(10)与正极引出线(2)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容器,包括固定在外壳中由正极箔、负极箔、以及将所述正极箔和负极箔隔离的电解纸卷绕成筒状结构的电容器芯子,将所述外壳端口封闭的绝缘盖板,固定在该绝缘盖板上并通过正极引出线与所述正极箔连接的焊片,连接在所述负极箔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负极引出线;其特征在于:电解纸(4)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钟华易敏林曾蓉李如升龙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