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激光混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5200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7:13
一种LD激光混相装置,用于对LD光源发出的经第一准直透镜准直的光进行混相,其中LD激光混相装置包括:固定圆筒座;微型马达,安装于固定圆筒座上;正交光栅,安装于微型马达上,并且在微型马达的驱动下高速旋转;第二准直透镜,安装于固定圆筒座上,并且正交光栅位于第二准直透镜的物焦平面上,从而使得LD光源的发光面上各点所发出的光波经过正交光栅的衍射和第二准直透镜的变换后在第二准直透镜的像焦平面上得到充分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靠,尤其适用于高精度激光测距领域,任一束射向反射目标的光波都含有发光面各点的光波信息,经光电接收器取平均效应,能基本消除由相位不均引起的照准误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D激光混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LD (激光二极管)激光混相装置,尤其适用于采用半导体激光器阵列(LDA)作为光源进行高精度激光脉冲测距的场合。
技术介绍
照准误差是指采用测距仪发射光束的光斑中不同的位置测量时,测距结果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测距误差,这是由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在接通调制电流时,对于光斑中每一个光点而言不是同时发光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延迟。特别是在高精度远距离脉冲激光测距时,由于需要采用集成了多个LD发射单元的半导体激光器阵列(LDA)来产生高峰值功率的激光脉冲,更容易造成各个LD发射单元之间的时间延迟。现有的光纤混相技术是利用光纤的模式色散特性或利用光纤的模式耦合特性。前者利用多模光纤的模问色散特性对发光管进行相位补偿,也就是使相位滞后的光波沿光程较短的模式传播,而使相位超前的光波沿光程较长的模式传播。这样,在光纤的出射端面上,可以使相位趋向均匀。后者利用光纤的模式耦合特性对发光管进行相位混合,也就是使发光面上各点所发出的光波经过光纤传输后,在光纤的模式耦合作用下,得到充分混合,即在光纤出射面上,含有发光面上各发光点所发出的光波。在测距时,任意一束射向反射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D激光混相装置,用于对LD光源发出的经第一准直透镜(L1)准直的光进行混相,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圆筒座(1); 微型马达(2),安装于所述固定圆筒座(1)上; 正交光栅(3),安装于所述微型马达(2)上,并且在所述微型马达(2)的驱动下高速旋转; 第二准直透镜(L2),安装于所述固定圆筒座(1)上,并且所述正交光栅(3)位于所述第二准直透镜(L2)的物焦平面上,从而使得所述LD光源的发光面上各点所发出的光波经过所述正交光栅(3)的衍射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L2)的变换后在所述第二准直透镜(L2)的像焦平面上得到充分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D激光混相装置,用于对LD光源发出的经第一准直透镜(LI)准直的光进行混相,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圆筒座(I);微型马达(2),安装于所述固定圆筒座(I)上;正交光栅(3),安装于所述微型马达(2)上,并且在所述微型马达(2)的驱动下高速旋转;第二准直透镜(L2),安装于所述固定圆筒座(I)上,并且所述正交光栅(3)位于所述第二准直透镜(L2)的物焦平面上,从而使得所述LD光源的发光面上各点所发出的光波经过所述正交光栅(3)的衍射和所述第二准直透镜(L2)的变换后在所述第二准直透镜(L2)的像焦平面上得到充分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激光混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民双龙腾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