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综合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4900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综合识别方法,有效避免漏振、欠振或过振。采用的方法可概括为:A.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获得仓面区域点阵,并赋予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获得坯层振捣区域点阵,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B.实时获得振捣棒该次振捣信息,包括振捣位置信息及振捣时间信息;C.将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与仓面区域点阵的仓面点阵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D.根据当前坯层编号、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及坯层振捣区域点阵的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返回步骤B;适用于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工艺,且在工艺过程中振捣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施工现场振捣质量的控制,是通过振捣棒的交错插入来保证混凝土浇筑区域的全覆盖,同时通过粗放的经验控制方式来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插入角度、振捣时长及振捣间距等过程控制参数,从而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一般的经验控制方式为:当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且开始泛浆则认为混凝土已振捣密实,此时拔出振捣棒防止过分振捣而引起骨料下沉离析。但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难以精确把握振捣棒插入深度、插入角度、振捣时长及振捣间距等过程控制参数,根据个人经验操作的随意性强,控制过程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和工作条件的影响,易于出现欠振、过振或漏振等问题,易于产生质量缺陷且难以及时获知和处理上述问题及缺陷。而上述现象已经成为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的通病,因此亟需采用精细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以实现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有效监测和控制,而混凝土振捣质量智能监控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通过混凝土振捣质量智能监控方法进行混凝土振捣质量监控时,将混凝土浇筑振捣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综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开始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至少获得仓面区域点阵A(m×n),并赋予仓面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仓面点阵坐标信息包括点阵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点阵高程坐标初始化为仓面设计最低高程,振捣结束时刻初始化为开仓时间,坯层编号初始化为0,代表处于0坯层,还未施工,同时获得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Na(m×n),Na为坯层编号,Na初始时为1,BNa(m×n)初始时生成第一坯层的点阵B1(m×n),增加坯层n时增加生成Bn(m×n),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振捣覆盖时间初始化为0,坯层振捣厚度初始化为...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综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开始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至少获得仓面区域点阵A(mXn),并赋予仓面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仓面点阵坐标信息包括点阵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点阵高程坐标初始化为仓面设计最低高程,振捣结束时刻初始化为开仓时间,坯层编号初始化为O,代表处于O还层,还未施工,同时获得还层振捣区域点阵BNa (mXn), Na为坯层编号,Na初始时为1,BNa (mXn)初始时生成第一坯层的点阵BI (mXn),增加坯层η时增加生成Bn(mXn),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振捣覆盖时间初始化为O,还层振捣厚度初始化为O ; B.实时获得振捣棒该次振捣的振捣信息,振捣信息至少包括振捣位置信息及振捣时间信息,振捣位置信息为三维信息,三维信息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振捣时间信息包括该次振捣的振捣开始时刻和振捣结束时刻; C.将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与仓面区域点阵A(mXn)的仓面点阵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将振捣位置信息的高程坐标及振捣时间信息与筛选出的仓面区域点阵A (m*n)的高程坐标及振捣结束时刻结合确定该次振捣的坯层划分和覆盖时间,并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点阵区域信息至少包括振捣结束时刻、坯层编号及高程坐标; D.根据当前坯层编号1、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及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i(mX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桂良陈万涛邱向东尹习双刘金飞赖刚刘永亮宋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