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综合识别方法,有效避免漏振、欠振或过振。采用的方法可概括为:A.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获得仓面区域点阵,并赋予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获得坯层振捣区域点阵,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B.实时获得振捣棒该次振捣信息,包括振捣位置信息及振捣时间信息;C.将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与仓面区域点阵的仓面点阵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D.根据当前坯层编号、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及坯层振捣区域点阵的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返回步骤B;适用于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工艺,且在工艺过程中振捣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施工现场振捣质量的控制,是通过振捣棒的交错插入来保证混凝土浇筑区域的全覆盖,同时通过粗放的经验控制方式来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插入角度、振捣时长及振捣间距等过程控制参数,从而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一般的经验控制方式为:当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且开始泛浆则认为混凝土已振捣密实,此时拔出振捣棒防止过分振捣而引起骨料下沉离析。但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难以精确把握振捣棒插入深度、插入角度、振捣时长及振捣间距等过程控制参数,根据个人经验操作的随意性强,控制过程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和工作条件的影响,易于出现欠振、过振或漏振等问题,易于产生质量缺陷且难以及时获知和处理上述问题及缺陷。而上述现象已经成为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的通病,因此亟需采用精细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以实现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有效监测和控制,而混凝土振捣质量智能监控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通过混凝土振捣质量智能监控方法进行混凝土振捣质量监控时,将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作为判断是否漏振的基本单元,进一步的,如何自动识别混凝土浇筑坯层是判断是否漏振的基础。浇筑坯层即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结合、充分振捣形成完整一体的浇筑构件,而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确定其厚度的浇筑分层。在传统的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中,通过人工抽查的记录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识别,单个坯层的振捣质量控制较粗犷,难以获得坯层覆盖时间,难以避免漏振现象。具体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平铺法施工时坯层的覆盖时间难以准确获得;阶梯法施工时更是难以准确获取坯层的覆盖时间,且难以衡量整个坯层是否漏振,是否满足初凝覆盖时间。而在混凝土振捣质量智能监控过程中,目前采用的浇筑振捣坯层自动识别方法是通过振捣监控数据自动识别浇筑振捣坯层,受振捣监控数据未包含高程数据的影响,层识别精度不够,可能出现层判断错误、漏层缺层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方法能够实现坯层每一处的覆盖时间、振捣厚度的精确控制以及每个坯层振捣范围的自动识别与控制,有效避免漏振、欠振或过振等现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A.在开始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至少获得仓面区域点阵A (mXn),并赋予仓面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仓面点阵坐标信息包括点阵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点阵高程坐标初始化为仓面设计最低高程,振捣结束时刻初始化为开仓时间,坯层编号初始化为O,代表处于O坯层,还未施工,同时获得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Na (mXn),Na为坯层编号,Na初始时为1,BNa (mXn)初始时生成第一坯层的点阵BI (mXn),增加坯层η时增加生成Bn (mXn),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振捣覆盖时间初始化为O,还层振捣厚度初始化为O ;仓面区域点阵A (mXn)是根据仓面设立并存储在仓面信息中,不因坯层变化而重新生成的,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Na (mXn)是根据坯层设立并存储在坯层信息中,初始时生成第一还层的点阵BI (mXn),增加还层η时增加生成Bn (mXn)。B.实时获得振捣棒该次振捣的振捣信息,振捣信息至少包括振捣位置信息及振捣时间信息,振捣位置信息为三维信息,三维信息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振捣时间信息包括该次振捣的振捣开始时刻和振捣结束时刻;C.将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与仓面区域点阵A (mXn)的仓面点阵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将振捣位置信息的高程坐标及振捣时间信息与筛选出的仓面区域点阵A (mXn)的高程坐标及振捣结束时刻结合确定该次振捣的坯层划分和覆盖时间,并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点阵区域信息至少包括振捣结束时刻、坯层编号及高程坐标;D.根据当前坯层编号1、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及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i(mXn)的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至少包括坯层振捣厚度及覆盖时间;返回步骤B。具体的,步骤A中所述间距为监控的振捣棒的影响范围0.75mX0.75m。具体的,步骤B中所述振捣位置信息为通过混凝土振捣质量智能监控仪的卫星定位模块获得。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振捣时间信息为通过混凝土振捣质量智能监控仪的超声波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采集数据并经中央处理器的综合计算获得。进一步的,所述覆盖时间=振捣开始时间-上次振捣结束时间,所述高程差=振捣位置信息的高程坐标-筛选出点阵区域的高程坐标,若覆盖时间大于设定的覆盖时间判定标准,且高程差大于设定的高程差判定标准,且振捣位置信息的高程坐标位于设定的高程范围内,则坯层编号加I。优选的,C和D之间包括步骤Dl.判断是否存在当前坯层编号i对应的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i (mXn),若存在,则进入步骤D,否则,初始生成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i (mXn)。优选的,步骤D中的坯层振捣厚度为高程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能够综合识别浇筑振捣坯层,自动将振捣监控数据精确划分到每个坯层,以准确获得坯层每一处的振捣质量、覆盖时间与振捣厚度,精确识别和控制每个坯层振捣范围,从而避免漏振、欠振、过振等现象。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混凝土振捣质量控制。【具体实施方式】[0021 ]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开始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至少获得仓面区域点阵A(mXn),并赋予仓面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仓面点阵坐标信息包括点阵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点阵高程坐标初始化为仓面设计最低高程,振捣结束时刻初始化为开仓时间,坯层编号初始化为0,代表处于O坯层,还未施工,同时获得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Na(mXn),其中,Na为坯层编号,Na初始时为1,BNa (mXn)初始时生成第一坯层的点阵BI(mXn),增加坯层η时增加生成Bn(mXη),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振捣覆盖时间初始化为0,坯层振捣厚度初始化为O ;步骤2.实时获得振捣棒该次振捣的振捣信息,振捣信息至少包括振捣位置信息及振捣时间信息,振捣位置信息为三维信息,三维信息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振捣时间信息包括该次振捣的振捣开始时刻和振捣结束时刻;步骤3.将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与仓面区域点阵A (mXn)的仓面点阵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将振捣位置信息的高程坐标及振捣时间信息与筛选出的仓面区域点阵A (mXn)的高程坐标及振捣结束时刻结合确定该次振捣数据的坯层划分和覆盖时间,并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点阵区域信息至少包括振捣结束时刻、坯层编号及高程坐标;步骤4.根据当前坯层编号1、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及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i (mXn)点阵坐标信息的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至少包括坯层振捣厚度及覆盖时间;返回步骤2。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浇筑振捣坯层自动识别、振捣监控数据自动划分至坯层、计算任意位置混凝土覆盖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综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开始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至少获得仓面区域点阵A(m×n),并赋予仓面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仓面点阵坐标信息包括点阵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点阵高程坐标初始化为仓面设计最低高程,振捣结束时刻初始化为开仓时间,坯层编号初始化为0,代表处于0坯层,还未施工,同时获得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Na(m×n),Na为坯层编号,Na初始时为1,BNa(m×n)初始时生成第一坯层的点阵B1(m×n),增加坯层n时增加生成Bn(m×n),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振捣覆盖时间初始化为0,坯层振捣厚度初始化为0;B.实时获得振捣棒该次振捣的振捣信息,振捣信息至少包括振捣位置信息及振捣时间信息,振捣位置信息为三维信息,三维信息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振捣时间信息包括该次振捣的振捣开始时刻和振捣结束时刻;C.将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与仓面区域点阵A(m×n)的仓面点阵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将振捣位置信息的高程坐标及振捣时间信息与筛选出的仓面区域点阵A(m*n)的高程坐标及振捣结束时刻结合确定该次振捣的坯层划分和覆盖时间,并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点阵区域信息至少包括振捣结束时刻、坯层编号及高程坐标;D.根据当前坯层编号i、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及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i(m×n)的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区域信息至少包括坯层振捣厚度及覆盖时间;返回步骤B。...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浇筑振捣坯层综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开始振捣前,划分浇筑振捣施工区域,至少获得仓面区域点阵A(mXn),并赋予仓面点阵坐标信息、振捣结束时刻和坯层编号,仓面点阵坐标信息包括点阵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点阵高程坐标初始化为仓面设计最低高程,振捣结束时刻初始化为开仓时间,坯层编号初始化为O,代表处于O还层,还未施工,同时获得还层振捣区域点阵BNa (mXn), Na为坯层编号,Na初始时为1,BNa (mXn)初始时生成第一坯层的点阵BI (mXn),增加坯层η时增加生成Bn(mXn),并赋予坯层点阵坐标信息、振捣覆盖时间及坯层振捣厚度,振捣覆盖时间初始化为O,还层振捣厚度初始化为O ; B.实时获得振捣棒该次振捣的振捣信息,振捣信息至少包括振捣位置信息及振捣时间信息,振捣位置信息为三维信息,三维信息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振捣时间信息包括该次振捣的振捣开始时刻和振捣结束时刻; C.将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与仓面区域点阵A(mXn)的仓面点阵平面坐标进行匹配筛选出对应的点阵区域,将振捣位置信息的高程坐标及振捣时间信息与筛选出的仓面区域点阵A (m*n)的高程坐标及振捣结束时刻结合确定该次振捣的坯层划分和覆盖时间,并更新筛选出点阵区域信息,所述点阵区域信息至少包括振捣结束时刻、坯层编号及高程坐标; D.根据当前坯层编号1、振捣位置信息的平面坐标及坯层振捣区域点阵Bi(mX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桂良,陈万涛,邱向东,尹习双,刘金飞,赖刚,刘永亮,宋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