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俊如专利>正文

化肥深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化肥深施器。其连动杆的上端铰连在脚蹬扣上。压肥塞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压肥塞的底部有两个小凸块,可以补偿因磨损造成的间隙。施肥嘴上部与肥料紧靠,使肥料不会撒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产品耐久性,简化了工艺,便于拆装,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化肥深施器的改进结构,属于农机具领域。专利号为85201882.7的打穴式旱田粉肥成球深施器由排肥、施肥及连动件三部分组成。排肥部分包括肥料斗、排肥轮、拐轴。施肥部分有手柄杆、施肥嘴、与施肥嘴可开闭的活舌、压肥塞等。连动件以一连动杆为主,其一端与拐轴铰联,另一端铰联在手柄杆上,拉动手柄杆,便可使拐轴及排肥轮摆动。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发现这种深施器还存在下列缺点:1、压肥塞与施肥嘴的内壁磨损造成间隙过大后,化肥不能全部被压肥塞挤出施肥嘴,残留在施肥嘴内的部分化肥就会妨碍活舌与施肥嘴的紧密闭合,形成缝隙,在下一次打穴过程会使泥土从此缝隙进入施肥嘴进而造成堵塞,影响正常作业。同时现有的实心体压肥塞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2、连动杆的一端铰联在手柄杆上,必须要在手柄杆上钻铆钉孔,降低了手柄杆的强度,而铆接的方式也不便于拆卸和装配。3、肥料斗底部与施肥嘴上端留有缝隙,以插入肥量调节板,但这个缝隙往往漏出化肥。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化肥深施器,它的压肥塞与施肥嘴内壁的间隙可以在磨损过大后得到补偿,连动杆结构简单又不影响手柄杆强度并便于拆装,肥料斗底部与施嘴上端间隙尽量减小以防止漏出化肥。本技术的任务是由以下具体改进结构实现的:(1)将压肥塞用钢板冲压制造,下端有凸块。(2)连动杆的一端直接铰联在脚蹬扣上。-->(3).施肥嘴与肥料斗底紧靠,肥量调节板插入施肥嘴中间。下面通过附图及一个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图1为深施器的总体结构图。图中手柄杆位于下止点。图2为压肥塞图。图3为连动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杆7下端的压肥塞1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底部有两个小凸块,当压肥塞1与施肥嘴2之间的间隙磨损过大时,可用小锤等工具将这两个凸块向外打出一点,以补偿间隙,从而解决了化肥推不干净的问题。同时钢板冲压成型的工艺可大大提高产品精度和降低成本。如图1和图3所示,与手柄杆7焊接的脚蹬扣8适当加长,将与拐轴3铰联的连动杆4直接铰联在脚蹬扣8上,连动杆4用小圆钢制造,适当车削小些插入脚蹬扣8和拐轴3的孔中,并用开口销插入销孔5固定。还可以用附图4所示的薄钢板冲压成U型的构件及其他类型构件,但关键是不再在手柄杆上钻孔,而直接从脚蹬扣8上钻孔与连动杆4铰接。如图1所示,施肥嘴2的上部紧贴于肥料斗6底部,肥量调节板9插入施肥嘴2两侧板之中。本技术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化肥的撒失,便于拆装,又降低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肥深施器,包括手柄及与其连接的脚蹬扣,排肥轮拐轴,肥料斗,施肥嘴和活舌,其特征是:(1)手柄杆下端的压肥塞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底部有两个小凸块。(2)与拐轴铰联的连动杆的上端铰联在脚蹬扣端部。(3)施肥嘴上部紧靠肥料斗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化肥深施器,包括手柄及与其连接的脚蹬扣,排肥轮拐轴,肥料斗,施肥嘴和活舌,其特征是:(1)手柄杆下端的压肥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如冷金路
申请(专利权)人:赵俊如冷金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