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及其折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502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包括平行的底部及平直段,二者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部,且底部及平直段位于中间连接部的同一侧,中间连接部与底部、中间连接部与平直段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段,底部设在平行流翅片片身上,中间连接部超出平行流翅片片身的厚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定片距折弯部的设置,能够控制翅片叠片高度,确保了叠装片距的一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通过撕口、圆弧折弯、120°倾斜折弯、直角折弯四个工位的冲压,完成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包括平行的底部及平直段,二者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部,且底部及平直段位于中间连接部的同一侧,中间连接部与底部、中间连接部与平直段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段,底部设在平行流翅片片身上,中间连接部超出平行流翅片片身的厚度,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定片距折弯部的设置,能够控制翅片叠片高度,确保了叠装片距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通过撕口、圆弧折弯、120°倾斜折弯、直角折弯四个工位的冲压,完成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成型。【专利说明】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及其折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行流空调翅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翅片叠装定位并控制翅片叠装高度的定片距折弯部及其在平行流空调翅片连续模中的折弯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空调的核心部件,热交换效果直接影响到空调整体性能的好坏,正逐步向紧凑型、轻量化、高性能发展,相较于传统的管式翅片,平行流翅片由于其外形紧凑、换热率高、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势,正逐步成为换热器的主流产品。空调翅片采用专用的翅片模具冲制而成,空调翅片冲制好后,需要按照具体的要求一片一片叠装到相应的厚度,再进入后续处理及实际使用。对于传统的管式翅片,其叠装时,可以其任意两个翻边孔作为定位进行叠装,但是,由于平行流翅片的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管式翅片的结构,不存在管式翅片的翻边孔结构,因此,需要针对平行流翅片设计专门的叠装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及其折弯机构,所述定片距折弯部能够实现翅片叠装定位并控制翅片叠装高度。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包括平行的底部及平直段,二者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部,且底部及平直段位于中间连接部的同一侧,中间连接部与底部、中间连接部与平直段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段,底部设在平行流翅片片身上,中间连接部超出平行流翅片片身的厚度。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上模座下方设有顶杆固定板及凹模固定板,顶杆固定板上弹性连接有顶杆,凹模固定板上沿着料带的送料方向依次装有撕口凹模、圆弧折弯凹模、倾斜折弯凹模、直角折弯凹模,下模座上方设有凸模固定板及卸料块,料带放置在卸料块上,凸模固定板上对应各个凹模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撕口凸模、圆弧折弯凸模、倾斜折弯凸模、直角折弯凸模。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所述凹模固定板上装有导正销,卸料块上正对导正销的位置设有对应凹槽。所述直角折弯凹模侧面设置有限位凸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平行流翅片片身上设置多个定片距折弯部,并且将定片距折弯部设计为具有直角支撑且支撑面为平直段的支撑结构,且中间垂直的连接部超出平行流翅片片身的厚度,便于平行流翅片以所述定片距折弯部定位进行叠装,叠装后,平直段的上端面距离底部的底面则为一个片距,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定片距折弯部的设置,能够控制翅片叠片高度,确保了叠装片距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通过撕口、圆弧折弯、120°倾斜折弯、直角折弯四个工位的冲压,完成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成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设置有定片距折弯部的平行流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结俯视图。图4为图2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其中:100、定片距折弯部;101、底部;102、中间连接部;103、平直段;104、圆弧过渡段;200、平行流翅片片身;1、上模座;2、下模座;3、顶杆固定板;4、凹模固定板;5、顶杆;6、料带;7、撕口凹模;8、圆弧折弯凹模;9、倾斜折弯凹模;10、直角折弯凹模;11、凸模固定板;12、卸料块;13、撕口凸模;14、圆弧折弯凸模;15、倾斜折弯凸模;16、直角折弯凸模;17、导正销;18、限位凸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图3、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100包括平行的底部101及平直段103,二者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部102,且底部101及平直段103位于中间连接部102的同一侧,中间连接部102与底部101、中间连接部102与平直段103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段104,底部101设在平行流翅片片身200上,中间连接部102超出平行流翅片片身200的厚度,在平行流翅片片身上设置多个定片距折弯部100,便于平行流翅片以所述定片距折弯部100定位进行叠装,且平直段103的上端面距离底部101的底面则为一个片距L,则能够控制翅片叠片高度均为一个片距L,确保了叠装片距的一致性。见图5,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机构包括上模座I及下模座2上模座I下方设有顶杆固定板3及凹模固定板4,顶杆固定板3上弹性连接有顶杆5,凹模固定板4上沿着料带6的送料方向依次装有撕口凹模7、圆弧折弯凹模8、倾斜折弯凹模9、直角折弯凹模10,下模座2上方设有凸模固定板11及卸料块12,料带6放置在卸料块12上,凸模固定板11上对应各个凹模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撕口凸模13、圆弧折弯凸模14、倾斜折弯凸模15、直角折弯凸模16 ;凹模固定板4上装有导正销17,卸料块12上正对导正销17的位置设有对应凹槽,用于导正料带;直角折弯凹模10侧面设置有限位凸模18,用于控制折弯尺寸。见图5、图6,本专利技术所述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机构的运行方式如下: 上模座I下行,导正销17先将料带6导正并定位,上模座I继续下行,卸料块12与凹模固定板4将料带6压紧,依次经过撕口工位、圆弧折弯工位、倾斜折弯工位、直角折弯工位,在撕口工位,通过撕口凹模7、撕口凸模13及顶杆固定板3的作用下,完成撕口作业;撕口作业后的料带6送至折弯工位,在圆弧打弯凹模8与圆弧打弯凸模8的冲压作用下形成一个圆弧,所述圆弧即定片距折弯部100的圆弧过渡段104 ;然后进入倾斜折弯工位,在倾斜打弯凹模9与倾斜打弯凸模15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与料带6成120°倾斜角的折弯结构;最后进入直角折弯工位,在直角打弯凹模10与直角打弯凸模16的作用下,将前一工位形成的倾斜边冲压成与料带6垂直的直角结构,与料带6垂直的直角边即为定片距折弯部100的中间连接部102,而上端圆弧在直角折凹、凸模的作用下,压制出与中间连接部102垂直的平直段103,由此完成定片距折弯部100的折弯成型。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的底部(101)及平直段(103),二者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部(102),且底部(101)及平直段(103)位于中间连接部(102)的同一侧,中间连接部(102)与底部(101 )、中间连接部(102)与平直段(103)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段(104),底部(101)设在平行流翅片片身(200)上,中间连接部(102)超出平行流翅片片身(200)的厚度。2.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的折弯机构,包括上模座(I)及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上模座(I)下方设有顶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的底部(101)及平直段(103),二者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部(102),且底部(101)及平直段(103)位于中间连接部(102)的同一侧,中间连接部(102)与底部(101)、中间连接部(102)与平直段(103)之间均设有圆弧过渡段(104),底部(101)设在平行流翅片片身(200)上,中间连接部(102)超出平行流翅片片身(200)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