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丘里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4274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丘里管,包括文丘里管本体,所述文丘里管本体包括依次排列的入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管段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入口圆筒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正取压管,在所述圆筒喉管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负取压管,文丘里本体的前端部连接有前测量管,其后端部连接有后测量管,前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整流器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测量管,整流器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工艺法兰,通过在传统的文丘里管的前后设置经过精确加工的前测量管以及后测量管,此外在前测量管上设置整流器,提高测量精度,达到使用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丘里管,包括文丘里管本体,所述文丘里管本体包括依次排列的入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管段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入口圆筒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正取压管,在所述圆筒喉管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负取压管,文丘里本体的前端部连接有前测量管,其后端部连接有后测量管,前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整流器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测量管,整流器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工艺法兰,通过在传统的文丘里管的前后设置经过精确加工的前测量管以及后测量管,此外在前测量管上设置整流器,提高测量精度,达到使用标准。【专利说明】—种文丘里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文丘里管。
技术介绍
CAP1000核电技术,是中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是唯一得到美国核管会最后设计批准的新三代+核电技术,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第三代核电CAP1000的五大核心关键技术,为推进中国核电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跨越,为实现中国第三代核电AP1000的自主化、批量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技术是目前全球核电市场中最安全、最先进的商业核电技术,该技术的核电厂运行更简便是其关键技术特点之一,这就必须配备行业中最先进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对于主给水的流量测量就更为重要,主给水流量测量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所以这就必须开发适合主给水高安全性、大流量、高精度的流量测量装置。目前主给文丘里管较短,前后均为设置测量管,如果测量管仅是用户自配的话,由于管道尺寸精度原因使测量精度下降,且由于前部阻流件的扰流原因,使流束不能充分紊流,从而使测量精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的文丘里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文丘里管,包括文丘里管本体,所述文丘里管本体包括依次排列的入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管段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入口圆筒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正取压管,在所述圆筒喉管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负取压管,所述的文丘里本体的前端部连接有前测量管,其后端部连接有后测量管,所述的前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所述的整流器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测量管,所述的整流器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工艺法兰。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前测量管的长度为其管径的18倍。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前测量管、所述的后测量管分别与所述的文丘里本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的整流器测量管、所述的前测量管分别与所述的整流器通过法兰相连接,安装、拆卸均较方便。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工艺法兰与所述的整流器测量管之间,所述的整流器与所述的整流器测量管以及所述的前测量管之间,所述的前测量管与所述的文丘里本体之间,所述的文丘里本体与所述的后测量管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垫,用于提高密封效果。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圆锥收缩段上设置有窥视孔装置。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窥视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圆锥收缩段外圆周且与其相连通的窥视孔法兰,所述的窥视孔法兰内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窥视孔堵头,所述的窥视孔堵头与所述的窥视孔法兰通过定位销相定位。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窥视孔堵头的下表面与所述的圆锥收缩段的外表面相适配。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定位销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的窥视孔堵头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的定位销倾斜设置,以保证下次安装的位置与原位置完全一致。作为优选地,两侧的所述的定位销之间的夹角为13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传统的文丘里管的前后设置经过精确加工的前测量管以及后测量管,此外在前测量管上设置整流器,提高测量精度,达到使用标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其中:1、文丘里管本体;2、正取压管;3、负取压管;4、前测量管;5、后测量管;6、整流器;7、整流器测量管;8、工艺法兰;9、窥视孔法兰;10、窥视孔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文丘里管,包括文丘里管本体1,所述文丘里管本体1包括依次排列的入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管段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入口圆筒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正取压管2,在所述圆筒喉管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负取压管3,文丘里本体的前端部连接有前测量管4,其后端部连接有后测量管5,前测量管4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6,整流器6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测量管7,整流器测量管7的前端部连接有工艺法兰8,前测量管4的长度为其管径的18倍。如图1所示,前测量管4、后测量管5分别与文丘里本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整流器测量管7、前测量管4分别与整流器6通过法兰相连接。如图1所示,工艺法兰8与整流器测量管7之间,整流器6与整流器测量管7以及前测量管4之间,前测量管4与文丘里本体之间,文丘里本体与后测量管5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垫。如图1所示,圆锥收缩段上设置有窥视孔装置,窥视孔装置包括设置于圆锥收缩段外圆周且与其相连通的窥视孔法兰9,窥视孔法兰9内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窥视孔堵头10,窥视孔堵头10与窥视孔法兰9通过定位销相定位,窥视孔堵头10的下表面与圆锥收缩段的外表面相适配,定位销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窥视孔堵头10的两侧,两侧的定位销倾斜设置,两侧的定位销之间的夹角为135°。使此装置具有以下技术特点:高安全性:高精度文丘里管本体1采用整体模压锻造工艺,确保锻造毛坯基本接近成品形状,从而保证了材料本身的机械性能及组织结构满足高压的特性的需要;大流量:由于CAP1000技术核电站主给水的设计的最大流速达到lOm/s,所以流量计必须能适用于大流量,本设计选用了过流形状最好、压力损失很少的文丘里管本体1作为关键测量装置,从而使流量范围完全满足满足使用要求;高精度:由于CAP1000技术核电站主给水要求测量精度为±0.25%,所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案来保证流量测量精度。首先确保文丘里管本体1的加工精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尺寸公差控制在±0.05%范围内;4对正负取压孔采用特殊工装加工,保证取压孔位置不超过0.1mm ;取压孔的边缘加工精度严重影响测量精度,所以取压孔的边缘采用手工+硬枫木的方式进行手工修磨,确保取压精度;文丘里管本体1前后装备足够长的精确加工的测量管段,管道加工精度控制在±0.1%范围内,从而保证流束在管道内平稳光滑的流动状态;在文丘里管本体1的前18倍处设置有整流器6,从而使流体到达测量段之前保持充分紊流,以确保流量测量精度。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文丘里管,包括文丘里管本体,所述文丘里管本体包括依次排列的入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管段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入口圆筒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正取压管,在所述圆筒喉管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负取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丘里本体的前端部连接有前测量管,其后端部连接有后测量管,所述的前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所述的整流器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测量管,所述的整流器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工艺法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测量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丘里管,包括文丘里管本体,所述文丘里管本体包括依次排列的入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管段和圆锥扩散段,在所述入口圆筒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正取压管,在所述圆筒喉管段上沿文丘里管的径向设有负取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丘里本体的前端部连接有前测量管,其后端部连接有后测量管,所述的前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所述的整流器的前端部连接有整流器测量管,所述的整流器测量管的前端部连接有工艺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永丰庞程吴佩君王费朱志峰刘丽敏庞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节流装置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