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836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包括车头、载物厢、底座和车轮,所述车头内安装有车载传感器以及与之相连的发动机,所述车载传感器与一可远程控制该放线车的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车头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载物厢呈倒置的谷堆状,所述载物厢运载白灰,所述载物厢的下端设有漏灰口,所述底座上设有放置所述载物厢的卡口柱,所述载物厢下端的漏灰口贯穿所述底座并延伸至底座外,所述车轮与所述底座相连。该白灰放线车,利用计算机远程控制,放线车沿着所画细线自动匀速前行,将白灰均匀撒在所画细线上,既节省了劳动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对工人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包括车头、载物厢、底座和车轮,所述车头内安装有车载传感器以及与之相连的发动机,所述车载传感器与一可远程控制该放线车的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车头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载物厢呈倒置的谷堆状,所述载物厢运载白灰,所述载物厢的下端设有漏灰口,所述底座上设有放置所述载物厢的卡口柱,所述载物厢下端的漏灰口贯穿所述底座并延伸至底座外,所述车轮与所述底座相连。该白灰放线车,利用计算机远程控制,放线车沿着所画细线自动匀速前行,将白灰均匀撒在所画细线上,既节省了劳动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对工人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专利说明】自动化白灰放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白灰放线车。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放线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就是施工定位放线,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放线工作开始根据图纸,研究基础和自然地面的标高,确定放坡系数,计算得出基坑挖土的下边线和上边线各偏离轴线多长的距离,然后根据测绘站留下的建筑角点,定出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并引出桩点,做好轴线桩点的维护工作,用细线拉通轴线,卷尺量出上边线和下边线的位置,最后用白灰撒出细线。在细线上撒白灰的工作都是人工操作,人们一般一手提着一桶白灰,一手抓取桶内的白灰撒在细线上,这样的方法,不仅白灰挥撒的不均匀,而且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有危害。目前,虽然出现了白灰放线车,但还是需要工人推着,才能完成撒白灰的工作,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是很大,且仍然会接触到白灰,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灰自动放线车,该白灰放线车可以沿着放线路线自动前进,且匀速行驶,将运载的白灰均匀准确的撒在细线上,既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包括车头、载物厢、底座和车轮,所述车头内安装有车载传感器以及与之相连的发动机,所述车载传感器与一可远程控制该放线车的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车头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载物厢呈倒置的谷堆状,所述载物厢运载白灰,所述载物厢的下端设有漏灰口,所述底座上设有放置所述载物厢的卡口柱,所述载物厢下端的漏灰口贯穿所述底座并延伸至底座外,所述车轮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车感传感器接收来自远程控制的计算机发出的信号,驱动放线车自动匀速前行,所述白灰在放线车前进过程中,通过所述漏灰口均匀的洒落在所画细线上。作为优选,所述漏灰口处设有一直径比漏灰口直径略大的小钢球,可以使得白灰均匀适量的撒出。作为优选,所述漏灰口与所述载物厢连接处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可控制白灰流通量,使得白灰挥撒均匀,不浪费。作为优选,所述载物厢横截面为圆形,容量约为10立方分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的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在使用时,利用计算机远程控制,将行走路线和速度转为车载传感器可接收信号,放线车在车载传感器以及发动机的驱使下,沿着所画细线自动匀速前行,将白灰均匀撒在所画细线上,避免了工人直接接触白灰,减小了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既节省了劳动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该自动化白灰放线成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包括车头1、载物厢2、底座3和车轮4,所述车头I内安装有车载传感器11以及与之相连的发动机12,所述车载传感器11与一可远程控制该放线车的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车头I与所述底座3相连,所述载物厢2呈倒置的谷堆状,所述载物厢2运载白灰5,所述载物厢2的下端设有漏灰口 21,所述底座3上设有放置所述载物厢2的卡口柱32,所述卡口住32既能够支撑住所述载物厢2,也能够将其位置固定,不会因放线车前进时受到颠簸而翻下车;所述载物厢2下端的漏灰口 21贯穿所述底座3并延伸至底座3外,所述车轮4与所述底座3相连;所述车感传感器11接收来自远程控制的计算机发出的信号,驱动放线车自动匀速前行,所述白灰5在放线车前进过程中,通过所述漏灰口 21均匀的洒落在所画细线上。上述的自动化白灰放线车,所述漏灰口 21处设有一直径比漏灰口 21直径略大的小钢球23,小钢球23在放线车前进途中,圆滑的滚动,白灰5经过小钢球23与漏灰口内壁之间的缝隙,均匀适量的漏出。上述的自动化白灰放线车,所述漏灰口 21与所述载物厢2连接处设置有阀门22,所述阀门22可控制白灰5的流通量,初始时,载物厢2内白灰5较多,流通速度较快,将阀门22部分拉开,待白灰5减少一部分后,再将阀门22全部打开,这样使得白灰挥撒均匀,不浪费。上述的自动化白灰放线车,所述载物厢2横截面为圆形,容量约为10立方分米,载物厢2的容积能够容纳所需白灰5即可,这样放线车体积不大,便于安放。上述的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在使用时,远程控制放线车的计算机将行走的路线及车速转化为车载传感器11能够接收的信号传输出去,车载传感器11接收信号,驱动发动机12带动放线车沿着地面所画细线自动前行,打开阀门22,白灰5从载物厢2流出,经过漏灰口21均匀地撒在所画白线上,工作结束后,将阀门22关闭,剩下的白灰5就不再漏出,车载传感器11完成指示任务,切断发动机12电路,放线车随即停止工作,该白灰放线车采用智能远程控制放线车工作,避免了工人直接接触白灰,减小了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既节省了劳动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包括车头(I)、载物厢(2)、底座(3)和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I)内安装有车载传感器(11)以及与之相连的发动机(12),所述车载传感器(11)与一可远程控制该放线车的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车头(I)与所述底座(3)相连,所述载物厢(2 )呈倒置的谷堆状,所述载物厢(2 )运载白灰(5 ),所述载物厢(2 )的下端设有漏灰口( 21),所述底座(3 )上设有放置所述载物厢(2 )的卡口柱(32 ),所述载物厢(2 )下端的漏灰口( 21)贯穿所述底座(3 )并延伸至所述底座(3 )外,所述车轮(4 )与所述底座(3 )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灰口(21)处设有一直径比漏灰口直径略大的小钢球(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灰口(21)与所述载物厢(2 )连接处设置有阀门(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厢横截面为圆形,容量为10立方分米。【文档编号】E04G21/00GK103669864SQ201310686300【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专利技术者】薛瑜峰, 方得志 申请人: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白灰放线车,包括车头(1)、载物厢(2)、底座(3)和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内安装有车载传感器(11)以及与之相连的发动机(12),所述车载传感器(11)与一可远程控制该放线车的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车头(1)与所述底座(3)相连,所述载物厢(2)呈倒置的谷堆状,所述载物厢(2)运载白灰(5),所述载物厢(2)的下端设有漏灰口(21),所述底座(3)上设有放置所述载物厢(2)的卡口柱(32),所述载物厢(2)下端的漏灰口(21)贯穿所述底座(3)并延伸至所述底座(3)外,所述车轮(4)与所述底座(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瑜峰方得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