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回转窑及其风道槽体与筒体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3822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孔回转窑,包括窑身筒体和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通风空间由环状风道槽体和罩体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槽体套装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并同步转动;所述风道槽体与所述筒体径向分离形成环形空间,所述风道槽体通过多个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筒体连接,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优化的多孔回转窑,能够改进风道槽体与窑身筒体的连接方式,可吸收筒体的热涨形变,避免了窑身筒体的热涨现象作用于风道槽体,从而有效连接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孔回转窑风道槽体与筒体的连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孔回转窑,包括窑身筒体和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通风空间由环状风道槽体和罩体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槽体套装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并同步转动;所述风道槽体与所述筒体径向分离形成环形空间,所述风道槽体通过多个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筒体连接,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优化的多孔回转窑,能够改进风道槽体与窑身筒体的连接方式,可吸收筒体的热涨形变,避免了窑身筒体的热涨现象作用于风道槽体,从而有效连接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孔回转窑风道槽体与筒体的连接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回转窑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矿山及环保等众多生产行业,通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为各个行业提供所需的物料。其中,多孔回转窑具有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上述行业之中。工作过程中,物料从给料端进入多孔窑的筒体,在窑内进行焙烧并发生相应化学反应,然后从卸料端排出。窑身筒体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进风口,通过控制这些进风口的通风量来调节多孔窑内的气氛,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焙烧温度和化学反应的目的。其中,窑身筒体的进风口是压力风的终端用户,随窑身同步运动,而作为动力源的鼓风机是固定不动的,鼓风机至窑身进风口之间的压力风输送系统需要设置一个压力风转送分配装置。多孔窑大多选择在窑身进风口之前设置多孔窑风道装置,以进行压力风的转送分配。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现有多孔窑风道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设置该风道装置与多孔窑筒体的配合关系示意图。该风道装置90主要包括内罩体10、外罩体20及密封件30。固定在地面的风机(图中未示出)通过接口将压力风送入内罩体10和外罩体20围合形成的通风空间40,压力风经过下罩体上的压力风出口 50,将风送到窑体60进风口 70的分配风管80。其中,夕卜罩体20是静止的,内罩体10随多孔窑筒体60同步转动,外罩体20和内罩体10存在相对运动,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0将外罩体20与内罩体10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密封,从而可靠的阻断风道内部的压力风,以免漏风造成能耗加大及环境污染。为了确保内罩体10与筒体60的可靠连接,两者之间采用刚性固定连接方式,以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然而,多孔窑属于热工设备,其运转时设备内部的温度非常高,筒体由此将产生较大的热变形,长期使用状态下两者刚性固定连接处将出现破损,一方面影响整机的可靠运行,同时其检修维护成本无法得以有效控制。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回转窑风道装置与窑身筒体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在适应热胀量和窜窑运动量的基础上,提高连接位置处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多孔回转窑,以通过改进风道槽体与窑身筒体的连接方式,进一步优化其连接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孔回转窑的风道槽体与筒体连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回转窑,包括窑身筒体和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通风空间由环状风道槽体和罩体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槽体套装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并同步转动;所述风道槽体与所述筒体径向分离形成环形空间,所述风道槽体通过多个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筒体连接,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风道槽体和所述筒体的两个连接处中,一处为固定连接,另一处为铰接,所述铰接的轴心线与所述筒体的轴心线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风道槽体与所述筒体之间的所述环形空间内。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板状,且其固定连接端具有与所述风道槽体的内周表面或者所述筒体的外周表面贴合固定的弧面段。优选地,所述风道槽体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轴向相对设置的连接座,每个所述弹性连接件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两侧的所述连接座的内沿铰接。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端部套装于所述铰接轴上,所述铰接轴的两轴端均伸出于两侧的所述连接座,并通过固定件与相应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由弹簧钢制成。优选地,每个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刚度系数相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回转窑风道槽体与筒体的连接方法,所述多孔回转窑包括窑身筒体和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通风空间由环状风道槽体和罩体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槽体套装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并同步转动;径向分离所述风道槽体与所述筒体形成环形空间,以适应所述筒体的热涨量;采用弹性连接方式建立所述风道槽体与所述筒体的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方式由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形成;每个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与所述风道槽体和所述筒体的两个连接处中,一处为固定连接、另一处为铰接,所述铰接的轴心线与所述筒体的轴心线平行设置。本专利技术针对多孔回转窑的风道槽体与筒体提出了一种全新连接方式,具体地,该风道槽体与筒体之间径向分离形成有环形空间,且风道槽体通过多个弹性连接件与筒体连接,从而建立两者之间的弹性连接方式。当多孔窑筒体发生热涨时,弹性连接件可形成弹性形变,从而可吸收筒体的热涨形变,避免了窑身筒体的热涨现象作用于风道槽体;如此设置,能够完全规避窑身筒体热涨对于其与风道槽体可靠连接的影响,进而确保多孔回转窑的整机工作稳定性,大大降低其检修维护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该弹性连接件与风道槽体和筒体的两个连接处中:一处为固定连接、另一处为铰接,且铰接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平行设置。当弹性连接件在热涨筒体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弹性连接件的铰接连接处的位置发生相对转动,这样,多孔窑筒体的热涨现象对风道槽体的影响被进一步消除,从而完全规避产生结构性应力,能够更好的提高两者连接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板状弹性连接件的固定连接端具有与风道槽体的内周表面或者筒体的外周表面贴合固定的弧面段,其弧长与风道槽体或者筒体配合表面相适应,提高贴合紧密度,保证了弹性连接件固定连接端的焊接或者铆接质量,进一步提高风道槽体与窑身筒体的连接强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优选方案中,风道槽体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轴向相对设置的连接座,每个弹性连接件分别通过铰接轴与两侧的连接座的内沿铰接。现场安装时,连接座自两侧安装,吊装就位、安装焊接时容易保证设计尺寸;同时,当连接结构发生破损或疲劳损坏时,仅拆除连接座即可,不必拆除风道槽体后进行操作。如此设置,可便于整个风道系统现场安装及维修更换。【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多孔窑风道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设置该风道装置与多孔窑筒体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3示出了【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回转窑风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D-D剖视图;图5为图3的E部放大示意图。图3-图 5 中:风道槽体1、罩体2、密封件3、固定支架4、筒体5、弹性连接件6、弧面段61、铰接套62、连接座7、铰接轴8。【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针对多孔回转窑的风道槽体与筒体提出了一种全新连接方式,以克服现有固定连接方式所存在的弊端。该连接方法基于风道槽体套装于筒体的外侧并同步转动的功能特点,首先径向分离风道槽体与筒体形成环形空间,以适应筒体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涨量,同时采用弹性连接方式建立风道槽体与筒体的连接,弹性连接件可形成弹性形变,从而可吸收筒体的热涨形变,避免了窑身筒体的热涨现象作用于风道槽体。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孔回转窑,包括窑身筒体和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的通风空间由环状风道槽体和罩体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槽体套装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并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槽体与所述筒体径向分离形成环形空间,所述风道槽体通过多个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筒体连接,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万一周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