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强专利>正文

凝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621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水塔,包括:塔体外壳,所述塔体外壳的下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塔体外壳的外侧上部开设有富水空气入口,所述塔体外壳上还开设有贫水空气排放口;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塔体外壳内,所述内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塔体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使富水空气流入到换热器的下部并进入换热器的流通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凝水塔能把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而分离出来,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凝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水塔,包括:塔体外壳,所述塔体外壳的下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塔体外壳的外侧上部开设有富水空气入口,所述塔体外壳上还开设有贫水空气排放口;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塔体外壳内,所述内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塔体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使富水空气流入到换热器的下部并进入换热器的流通通道。本专利技术的凝水塔能把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而分离出来,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凝水效果好的优点。【专利说明】凝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凝水塔,用于将空气中富含的水分凝结回收。
技术介绍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一切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但现在水资源日益匮乏,远离大陆的海岛、交通不便的山村以及远洋作业的渔船更是深受缺水的困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启动了海水淡化工程,在海边建起了大量的海水淡化工厂,但是其技术成本较高,投资巨大而无法普及。水在自然界的存在,首先是江河、湖泊和海洋,另外,地球大气中的淡水储量,比地表的淡水储量还要丰富,但由于一直没有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和设备,将大气中的水资源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把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凝水效果好的凝水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凝水塔,包括:塔体外壳,所述塔体外壳的下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塔体外壳的外侧上部开设有富水空气入口,所述塔体外壳上还开设有贫水空气排放口 ;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塔体外壳内,所述内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塔体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使富水空气流入到换热器的下部并进入换热器的流通通道。作为优选,所述塔体外壳包括筒状的侧壁、封盖在所述侧壁上部的上封头和封盖在所述侧壁下部的下封头,所述贫水空气排放口开设在所述上封头上,所述出水口开设在所述下封头上,所述富水空气入口开设在所述侧壁上;所述侧壁的上端与上封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侧壁和上封头的连接法兰,所述上封头与所述连接法兰的上端外缘连接,所述内壳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法兰的中心孔的孔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内壳包括上内壳和下内壳,所述上内壳与所述下内壳通过法兰盘连接,所述上内壳的壁厚大于所述下内壳的壁厚。作为优选,所述上内壳内设置有除雾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下内壳内。作为优选,所述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作为优选,所述塔体外壳为上端敞口的筒体状,所述上端敞口处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外缘与所述塔体外壳的顶端连接,所述内壳的上端连接至所述法兰的下表面上,所述法兰的中心孔内嵌设有制冷器,所述内壳的上部设置与所述制冷器连接的盛放有防冻液的防冻池,所述防冻池下方的所述内壳内设置凝水管,所述防冻池的下部中心连接有从所述塔体外壳的外侧下部引出的用于将贫水空气导出的排出管。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道,从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起所述出水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水过滤器、储水罐和第二阀门。作为优选,所述富水空气入口与空压机的出口连接,所述空压机的入口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入口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贫水空气排放口通过空气管路连通至外部工作间。作为优选,所述下封头上连接有用于支撑整个所述凝水塔的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凝水塔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专利技术的凝水塔的凝水效率高,可以将大气中富含的水资源,规模化地凝结分离出来,以解决目前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的凝水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的凝水塔日淡水量产量可以根据需要,从几十公斤到几吨,而且随着产量的增加,相应单位量的淡水的成本越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凝水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凝水塔的上内壳、连接法兰和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凝水塔的下内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凝水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凝水塔的内壳、法兰和凝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空压机2-空气过滤器3-塔体外壳4-内壳41-上内壳42-下内壳5-换热器6-下封头7-支座8-储水罐9-贫水空气排放口 10-上封头11-制冷压缩机 12-除雾器13-第一阀门14-水过滤器15-第二阀门18-连接法兰19-流通通道20-法兰盘21-出水管道22-凝水管23-制冷器24-防冻池25-法兰26-排出管27-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的一种凝水塔,包括:塔体外壳3、内壳4和换热器5。塔体外壳3的下部开设有出水口(图中未标示出),塔体外壳3的上部开设有贫水空气排放口 9 (贫水空气指含有水分较少的空气),塔体外壳3的外侧开设有富水空气入口(图中未标示出)。本实施例中塔体外壳3包括筒状的侧壁、封盖在所述侧壁上部的上封头10和封盖在所述侧壁下部的下封头6,贫水空气排放口 9开设在上封头10上,所述出水口开设在下封头6上,所述富水空气入口开设在所述侧壁上;为了实现上封头10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在所述侧壁的上端与上封头10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18 (如图2所示),所述侧壁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凸出的外缘(图中未示出),所述外缘上开设有一圈与连接法兰18上的连接孔相对应的孔,上封头10的外缘上也开设有相对的一圈孔,然后通过在对应的孔的穿设螺钉或螺栓便实现了上封头10、连接法兰18和所述侧壁之间的连接。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内壳4设置于塔体外壳3内,内壳4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内壳4的上端与连接法兰18的中心孔的孔壁连接。当内壳4和塔体外壳3均为圆筒状时,内壳4的中心轴线和塔体外壳3的中心轴线共线。换热器5固定设置于内壳4内。内壳4的设置方式相当于利用内壳4堵住了塔体外壳3上端的通路,从塔体外壳3的外壁的所述富水空气入口进入到凝水塔内的富水空气便不能直接向上运行,而只能在内壳4与塔体外壳3之间向下运行从内壳4的下端进入换热器5,然后从连接法兰18的中心孔通过进入上封头10内,然后由贫水空气排放口 9排出。因此塔体外壳3与内壳4之间形成使富水空气流入到换热器5的下部并进入换热器5的流通通道19。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不,将内壳4分成两部分,即内壳4包括图2中不出的上内壳41和图3中不出的下内壳42,上内壳41的壁厚大于下内壳42的壁厚。以避免当内壳4整体都做成一样的厚度时,如果做得太薄,将影响内壳4的承载力,导致其在挂上换热器5后会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的可能,而影响使用。为了提高承载力,如果将内壳4整体都做得较厚,那样将提高设备的制造成本。考虑的上述因素,将内壳4分成两部分,将上部壳体41做得厚些,而将下部壳体42做得相对薄些,既起到良好的承载作用,而又不至于使成本太高。上内壳41与下内壳42通过法兰盘20 (如图3所示)连接。由于采用法兰盘的连接方式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为了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凝水塔的凝水效果,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上内壳41内设置有除雾器12,换热器5设置于下内壳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凝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外壳,所述塔体外壳的下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塔体外壳的外侧上部开设有富水空气入口,所述塔体外壳上还开设有贫水空气排放口;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塔体外壳内,所述内壳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塔体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形成使富水空气流入到换热器的下部并进入换热器的流通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