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3555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其能够稳定地对发光元件进行调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具备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输入的调光信号,切换成将向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流控制成目标电流的电流控制模式与将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压控制成目标电压的电压控制模式,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调光。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输出电流及所述输出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将在所述电流模式与所述电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的所述目标电压设定作为第一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其能够稳定地对发光元件进行调光。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具备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输入的调光信号,切换成将向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流控制成目标电流的电流控制模式与将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压控制成目标电压的电压控制模式,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调光。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输出电流及所述输出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将在所述电流模式与所述电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的所述目标电压设定作为第一电压。【专利说明】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照明装置中,照明光源从白炽灯泡或荧光灯向节能.长寿命的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的置换不断发展。而且,也开发出了例如EL(Electro-Luminescence)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0LED)等新的照明光源。这些照明光源的光输出依赖于流过的电流值,因此为了对照明光源进行点灯、调光而需要能够控制被供给的电流值的点灯装置。例如,使发光二极管点亮的电源装置需要在从使发光二极管完全点亮的最大电流到熄灭时的最小值即电流值零的大范围内进行控制。【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232623号公报然而,在接近于熄灭的深调光时,电流值变得微小,检测误差增大。而且,发光二极管由于制造变动或温度依赖性等而特性发生变动,因此从完全点亮经由深调光到熄灭,有时无法顺利地进行调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对发光元件进行调光的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其具备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输入的调光信号,切换成将向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流控制成目标电流的电流控制模式与将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压控制成目标电压的电压控制模式,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调光。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输出电流及所述输出电压,并将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电流模式与所述电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的所述目标电压设定作为第一电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发光元件及上述的电源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对发光元件进行调光的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包含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照明装置的电路图。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准信号的特性图。图3是输出电流IF相对于向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压VF的特性图。图4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信号生成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信号的特性图。【符号说明】I...电源装置,11...交流电源,12...整流电路,13、17...电容器,14...变压器,15…开关兀件,16…整流兀件,18…整流平滑电路,19…直流电源电路,20…发光兀件,21…第一电路,22...电流检测电路,23...电压检测电路,24...照明装置,30...驱动电路,31...调光操作部,33…控制电路,34,35-比较电路,36、36a…基准信号生成电路,37、38、39、40…二极管,141----次绕组,142…二次绕组,221…电阻,231、232…分割电阻,361…第一信号生成电路,362…第二信号生成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在已出现的图中与前述的要件同样的要件标注同一符号,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而且,在本申请说明书中,“调光度”是指调光时的光输出相对于完全点亮时的光输出的比,调光度100%对应于完全点亮时的光输出,调光度0%对应于熄灭时的光输出。(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例示包含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照明装置的电路图。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4具备发光元件20和电源装置I。电源装置I具备直流电源电路19、第一电路21、电流检测电路22、电压检测电路23、控制电路33。电源装置I是按照控制信号CTL,对向发光元件20供给的输出电流IF、输出电压VF进行控制并调光的电源装置。直流电源电路19具有整流电路12、电容器13、变压器14、开关元件15、整流平滑电路18、驱动电路30。直流电源电路19将从交流电源11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需要说明的是,交流电源11是例如商用电源。整流电路12是例如二极管电桥,输入端子与交流电源11连接。电容器13与整流电路12的输出端子连接,将交流电压平滑化后的直流电压向电容器13的两端输出。变压器14具有一次绕组141和二次绕组142。一次绕组141经由开关元件15而与电容器13的两端连接。开关元件15例如是FET。开关元件15的控制端子经由驱动电路30而由控制电路33控制。二次绕组142与由整流元件16和电容器17构成的整流平滑电路18连接。整流平滑电路18将由二次绕组142感应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发光元件2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ED),经由电流检测电路22而与整流平滑电路18的输出即电容器17的两端连接。发光元件20被供给输出电流IF、输出电压VF而发光。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源装置I中,例示了使用发光元件20的结构作为照明负载,但发光元件的个数及结构等随意,可以根据光输出等来构成。电流检测电路22例如由电阻221构成,并与发光元件20串联连接。电流检测电路22对流过发光元件20的输出电流IF进行检测,并输出作为与输出电流IF成比例的电压的检测值IDET。电压检测电路23例如由分割电阻231、232构成,连接在发光元件20与地面之间。电压检测电路23检测向发光元件20供给的输出电压VF,并输出作为与输出电压VF成比例的电压的检测值VDET。控制电路33具有比较电路34、35、二极管37、38、基准信号生成电路36。控制电路33输入检测值IDET、VDET、调光信号ICTL、SCTL、第一电压VI,输出控制信号CTL,经由驱动电路30对开关元件15进行控制。在此,第一电压Vl是控制电路33在电流模式与电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向发光兀件20供给的输出电压VF的目标电压,由第一电路21生成。比较电路34将检测值IDET与第一基准信号REFl进行比较。比较电路34在检测值IDET大于第一基准信号REFl时输出高电平,在检测值IDET小于第一基准信号REFl时输出低电平。比较电路35将检测值VDET与第二基准信号REF2进行比较。比较电路35在检测值VDET大于第二基准信号REF2时输出高电平,在检测值VDET小于第二基准信号REF2时输出低电平。二极管37的正极与比较电路34的输出连接。二极管38的正极与比较电路35的输出连接。二极管37的负极与二极管38的负极相互连接,并与驱动电路30连接。基准信号生成电路36从调光操作部31输入调光信号ICTL,从第一电路21输入调光信号SCTL及第一电压VI,输出第一基准信号REF1、第二基准信号REF2。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准信号的特性图。第一基准信号REFl及第二基准信号REF2是根据表示调光度K的调光信号ICTL而分别变化的信号。第一基准信号REFl例如作为与调光度K成比例的信号而生成。而且,在调光度K为0%时(熄灭时),对应于输出电压VF成为有限值的情况,第二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电路,其根据输入的调光信号在电流控制模式和电压控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对所述发光元件进行调光,其中所述电流控制模式将向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流控制成目标电流,所述电压控制模式将向所述发光元件供给的输出电压控制成目标电压;第1电路,检测所述输出电流及所述输出电压,将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电流控制模式和所述电压控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时的所述目标电压设定为第1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浩司中岛启道坂井健治工藤启之大武宽和寺坂博志甲佐清辉斋藤阳介熊谷昌俊松本晋一郎小塚日出夫佐藤和彦小西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