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演洙专利>正文

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204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20:57
为了提供一种提供成型模具销子的高效率保养及维修结构的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其装配到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所述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包含沿着中空型本体壳的内周向前后移动、并在前端部形成的收容槽执行装配动作的装配单位,并且所述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包含:向模具装置的腔体内侧插入配置的本体;以及头部,其从所述本体的端部延长形成,插入于所述收容槽内侧,并形成根据所述装配操作有选择地被拘束的台阶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为了提供一种提供成型模具销子的高效率保养及维修结构的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其装配到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所述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包含沿着中空型本体壳的内周向前后移动、并在前端部形成的收容槽执行装配动作的装配单位,并且所述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包含:向模具装置的腔体内侧插入配置的本体;以及头部,其从所述本体的端部延长形成,插入于所述收容槽内侧,并形成根据所述装配操作有选择地被拘束的台阶槽。【专利说明】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尤其涉及一种提供高效率保养及维修结构的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
技术介绍
通常压铸或射出模具装置包含对应压铸或射出成型制造物形状的芯模,在所述芯模内侧的模具销子,以及用于驱动芯模的多个周边装置。图1是现有模具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所述模具装置I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在内侧分别具有成型部芯模5,在所述成型部芯模5内部形成对应压铸或射出成型制造物形状的腔体。在此,所述上模3和下模4中任一侧具备成可动侧模具,则可动侧模具前进模具封闭时,喷嘴7及套筒前进向腔体内注入熔融高温的材料。此时,在所述制造物上形成用于紧固件等的孔或槽的形状时,向所述腔体内侧插入配置成型用模具销子8后注入熔融高温的材料。由此通过压铸或射出形成的制造物上可以形成对应所述成型用模具销子8的孔或槽,在这种成型用模具销子8的下端部所具备的头部由螺栓结合分别固定于成型部芯模5的下侧及模具装置的框架上。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成型用模具销子8露出于熔融注入的高温熔融的材料,在所述材料的固化过程中积累疲劳或在高温环境下被射出压破损的情况经常发生。例如,铝压铸的情况下露出在600°C以上高温的熔融材料中。然而,在现有的模具装置中,为了更换所述破损的成型用模具销子8,将构成模具装置的成型部芯模及周边模具零件一一分解,解开螺栓结合等进行更换作业,因此保养维修的时间自然被延迟。另外,由此具有产品的生产性及经济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提供高效率保养及维修结构的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其特征在于,被包含沿着中空型本体壳的内周向前后移动,并在前端部形成的收容槽执行装配动作的装配单位的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装配的所述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其包含:本体,其向模具装置的腔体插入配置,并具有与在构成所述腔体边缘的成型部芯模形成的贯通孔对应的外周;以及头部,其从所述本体的端部延长形成,插入于所述收容槽内侧,并形成根据所述成型模具销子装配装置的装配操作由所述装配单位的固定件有选择地拘束的台阶槽;其中,根据所述装配操作使所述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通过所述贯通孔向所述模具装置的腔体有选择地分离,所述头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本体的厚度。作为优选,在所述成型模具销子的内侧形成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与所述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内部具备的冷却流体的流路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被破损而更换时,不需一一地分解成型部芯模及模具零件,就以装配单位的简单操作可以方便地解开所述成型模具销子执行更换作业,由此可以缩短维修保养时间、明显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性及经济性。2、该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的头部的厚度或直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厚度或直径,因此工作者抓住向所述模具装置的内侧突出的更换对象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的端部就可以更换。3、提供使露出于高温熔融材料的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可有效地被冷却的结构,由此可以明显地提高所述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模具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一实施例的适用于模具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斜视图。图4a及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投影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适用于模具装置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一实施例的外面斜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520以螺栓结合等固定于模具装置10的成型部芯模15或周边框架上。在此,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520可分离地装配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因此当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被破损时,可以方便地更换。在此,在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520的本体壳外周一侧上具备以螺栓等结合用于固定在模具装置的成型部芯模或周边装置外侧部的模具装置结合部528。详细地,图4a及图4b是将根据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动作状态从图3的C-C’方向上看的截面图。如图4a及图4b所示,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520包含本体壳525、装配单位530、固定件590以及前后移动手段540。在此,本体壳525是以中空型形成,在一端部侧内周形成圆滑地越向末端越扩张的滑动面526。S卩,本体壳525的一端部内侧周面是以一定的梯度倾斜形成滑动面526,亦可以形成圆滑的端部。而且,装配单位530沿着本体壳525的内周可以向前后方移动地设置,并在前端部形成收容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头部521a的收容槽531,收容槽531的边缘部532形成固定件拘束孔533。此时,收容槽531的内周面紧贴于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的外周面以直线型延长形成较好,以便保持直立状态。另外,在固定件拘束孔533插入固定件,且固定件拘束孔533的前方侧端面是使固定件590不脱离并以部分契合的结构形成围绕的形状,后方侧端面是使固定件590能后退形成开口较好。为此,所述固定件的端面以球型形成较好,但并不受限于此,亦能以四角或五角形态形成。由此,固定件590的后端在本体壳525的内壁面拘束的状态下,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的头部台阶槽521b通过固定件拘束孔533被固定件590的露出部分拘束。与此相反,装配单位530前进,固定件拘束孔533移动到对应滑动面526的位置时,固定件590向滑动面526的扩张内壁面侧后退,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的头部台阶槽521b的拘束状态被解开,由此形成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能被容易分离的状态。详细地,如图4a所示,固定件590插入固定件拘束孔533内侧而露出一侧,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的头部台阶槽521b由所述露出的一侧拘束而有选择的能分离地固定。与此相反,如图4b所示,装配单位530向前方侧移动,固定件拘束孔533的后面相接滑动面526时,固定件590向滑动面526侧后退,解开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的头部台阶槽521b的拘束状态。由此,当成型模具销子521被破损时,可以容易分离更换。另一方面,包含沿着中空型本体壳525的内周向如后移动、并在如端部形成的收容槽531执行装配操作的装配单位的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520装配的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如下。在此,装配操作是指,如前说明一样,将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521的头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其特征在于,被包含沿着中空型本体壳的内周向前后移动,并在前端部形成的收容槽执行装配动作的装配单位的成型模具销子分离型装配装置装配的所述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其包含:本体,其向模具装置的腔体插入配置,并具有与在构成所述腔体边缘的成型部芯模形成的贯通孔对应的外周;以及头部,其从所述本体的端部延长形成,插入于所述收容槽内侧,并形成根据所述成型模具销子装配装置的装配操作由所述装配单位的固定件有选择地拘束的台阶槽;其中,根据所述装配操作使所述分离型成型模具销子通过所述贯通孔向所述模具装置的腔体有选择地分离,所述头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本体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演洙
申请(专利权)人:韩演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