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2916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淡碱池和并排设置的沉淀池;淡碱池的出口与第一沉淀池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淡碱池的出口与第二沉淀池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淡碱池的出口与第三沉淀池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第一沉淀池的出口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第二沉淀池(3)的出口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第三沉淀池的出口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下游开关,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煮练机和染色机相连。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将收集的废碱水输送至煮练机和染色机中再次使用,提高了废碱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淡碱池和并排设置的沉淀池;淡碱池的出口与第一沉淀池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淡碱池的出口与第二沉淀池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淡碱池的出口与第三沉淀池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第一沉淀池的出口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第二沉淀池(3)的出口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第三沉淀池的出口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下游开关,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煮练机和染色机相连。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水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将收集的废碱水输送至煮练机和染色机中再次使用,提高了废碱水利用率。【专利说明】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织物功能性整理方式的增多,人们对织物的健康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日益受到水、电、蒸汽等能源紧张的制约和环保的压力。现有的丝光机由于未安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导致丝光机废碱水排入水处理,因其水量大,污水处理及排污费用较高,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急于寻求一种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提高废碱水利用效率的丝光机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能够提高废碱水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淡碱池(I)、第一沉淀池(2 )、第二沉淀池(3 )、第三沉淀池(4)、管道(5 )、煮练机(6 )和染色机(7),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并排设置; 所述淡碱池(I)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进口相连,其中,淡碱池(I)的出口与第一沉淀池(2)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淡碱池(I)的出口与第二沉淀池(3 )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1),淡碱池(I)的出口与第三沉淀池(4)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41); 所述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分别与管道(5)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沉淀池(2)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22),第二沉淀池(3)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32),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与管道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下游开关(42),管道(5)的另一端分别与煮练机(6)和染色机(7)相连。优选地,在每个沉淀池的内部顶端设有水位感应装置,当沉淀池中淡碱液达到预定水位时,会发出警告。优选地,所述沉淀池至少为3个。优选地,在所述管道(5)与煮练机(6)之间设有开关。优选地,在所述管道(5)与染色机(7)之间设有开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不使用时,各个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淡碱池(I)中的淡碱液流入第一沉淀池(2)中,达到一定水位后,关闭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同时打开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1),淡碱池(I)中的淡碱液流入第二沉淀池(3 )中,此时,第一沉淀池(2 )中的淡碱液开始沉淀,将杂质沉淀到沉淀池底部; (3)第二沉淀池(3)达到一定水位后,关闭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1),此时,第二沉淀池(3)中的淡碱液开始沉淀,同时打开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41),淡碱池(I)中的淡碱液流入第三沉淀池(4)中;同时,打开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22),第一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碱液流出,通过管道(5)通向煮练机(6)和/或染色机(7)中; (4)第三沉淀池(4)达到一定水位后,关闭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41),此时,第三沉淀池(4)中的淡碱液开始沉淀;关闭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22),同时打开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淡碱池(I)中的淡碱液再次流入第一沉淀池(2)中,打开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32 ),第二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碱液流出,通过管道(5 )通向煮练机(6 )和/或染色机(7 )中; (5 )第一沉淀池(2 )达到一定水位后,关闭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 ),此时,第一沉淀池(2)中的淡碱液再次开始沉淀;关闭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32),同时打开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1 ),淡碱池(I)中的淡碱液再次流入第二沉淀池(3)中,打开第三沉淀池下游开关(42),第三沉淀池中已沉淀的淡碱液流出,通过管道(5)通向煮练机(6)和/或染色机(7)中; (6)不断重复步骤(3)、(4)、(5),依照上述顺序依次打开、闭合相应开关。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将收集的废碱水输送至煮练机和染色机中再次使用,提高了废碱水利用率。同时,由于选用了多个沉淀池来沉淀废碱水,废碱水在沉淀池中沉淀一段时间才进行回收,使得废碱水中的杂质能够充分沉淀至沉淀池底部,仅清澈的碱液得以回收,不会因为废碱水中的杂质而影响后续的工艺操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淡碱池,2为第一沉淀池,21为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2为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3为第二沉淀池,31为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2为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4为第三沉淀池,41为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42为第三沉淀池下游开关,5为管道,6为煮练机,7为染色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淡碱池1、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管道5、煮练机6和染色机7,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并排设置; 淡碱池I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进口相连,其中,淡碱池I的出口与第一沉淀池2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淡碱池I的出口与第二沉淀池3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1,淡碱池I的出口与第三沉淀池4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41 ; 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分别与管道5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沉淀池2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22,第二沉淀池3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32,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下游开关42,管道5的另一端分别与煮练机6和染色机7相连。在每个沉淀池的内部顶端设有水位感应装置,当沉淀池中淡碱液达到预定水位时,会发出警告。沉淀池至少为3个,这样才能够循环沉淀。在管道5与煮练机6之间还可以设有开关(未标示),可以选择性的向煮练机6中通入废碱水。在管道5与染色机7之间同样可以设有开关(未标示),可以选择性的向染色机7中通入废碱水。本专利技术的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O不使用时,各个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淡碱池I中的淡碱液流入第一沉淀池2中,达到一定水位后,关闭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同时打开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1,淡碱池I中的淡碱液流入第二沉淀池3中,此时,第一沉淀池2中的淡碱液开始沉淀,将杂质沉淀到沉淀池底部; (3)第二沉淀池3达到一定水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淡碱池内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碱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淡碱池(1)、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管道(5)、煮练机(6)和染色机(7),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并排设置;所述淡碱池(1)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进口相连,其中,淡碱池(1)的出口与第一沉淀池(2)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上游开关(21),淡碱池(1)的出口与第二沉淀池(3)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上游开关(31),淡碱池(1)的出口与第三沉淀池(4)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上游开关(41);所述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3)、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分别与管道(5)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沉淀池(2)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一沉淀池下游开关(22),第二沉淀池(3)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二沉淀池下游开关(32),第三沉淀池(4)的出口与管道(5)之间设有第三沉淀池下游开关(42),管道(5)的另一端分别与煮练机(6)和染色机(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索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大阿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