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体输送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164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1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薄片体输送装置包括:堆放薄片体的薄片体堆放部、薄片体输送通道、供纸构件、驱动部、限制件以及联动部。所述薄片体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经由薄片体输送通道被向指定的输送方向输送。供纸构件配置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的入口侧,被旋转驱动来输送所述薄片体。驱动部旋转驱动所述供纸构件。限制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供纸构件更靠上游侧,能够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在突出状态下防止堆放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的所述薄片体抵接到所述供纸构件。联动部与所述供纸构件的旋转驱动联动地使所述限制件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片体输送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薄片体的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薄片体输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输送薄片体的薄片体输送装置,自动原稿输送装置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自动原稿读取部。在这种自动原稿输送装置中,与堆放多张原稿(原稿摞)的原稿盘相对地配置供纸单元。供纸单元具备搓辊和供纸辊。当搓辊送出原稿时,供纸辊将位于最上方的一张原稿输送给薄片体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如果将原稿摞强力插入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中与供纸单元相对的位置,则会导致所述多张原稿被卡在供纸辊的周围。由此妨碍供纸辊一张一张地送出原稿。以往,已知有一种限制件,在载置原稿时,该限制件在搓辊与供纸辊之间突出,防止原稿进入到供纸辊的周围。限制件可旋转地支承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盖构件。另外,限制件与配置在所述盖构件的固定构件相抵接,从而被固定在限制原稿的限制位置。在上述技术中,如果使用者为了使原稿摞的一端缘对齐而使原稿摞撞到盖构件的上部,则其振动作用于供纸单元上,从而造成供纸单元位移。在该情况下,限制件离开固定构件而从限制位置位移,由此产生无法限制原稿进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薄片体的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薄片体输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稳定地实现用于限制薄片体进入供纸位置的限制件的位置变更和姿势的保持。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薄片体输送装置包括堆放薄片体的薄片体堆放部、薄片体输送通道、供纸构件、驱动部、限制件以及联动部。所述薄片体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经由薄片体输送通道被向指定的输送方向输送。供纸构件配置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的入口侦牝被旋转驱动来输送所述薄片体。驱动部旋转驱动所述供纸构件。限制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供纸构件更靠上游侧,能够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在突出状态下防止堆放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的所述薄片体抵接到所述供纸构件。联动部与所述供纸构件的旋转驱动联动地使所述限制件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所述薄片体输送装置和读取部。所述薄片体输送装置输送作为原稿的薄片体。读取部与配置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的图像读取位置相对配置,读取所述薄片体的原稿图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根据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到的所述原稿图像,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述薄片体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由所述薄片体输送装置输送的薄片体上形成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能够稳定地实现用于限制薄片体进入供纸位置的限制件的位置变更和姿势的保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供给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供给装置的重要部分即原稿输送部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供给单元的俯视图。图6中(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剖面图,(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供给单元的仰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供给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供给单元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动作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内部情况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图9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内部情况的立体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动作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图12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内部情况的侧视图。图14是表示图12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内部情况的剖面图。图15是表示图12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内部情况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图12的原稿供给单元的内部情况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图像读取装置3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自动原稿供给装置3A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I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另外,图4是自动原稿供给装置3A的重要部分即原稿输送部32的剖面图。其中示出体内排纸型的复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I的例子,但是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打印机、传真装置或者具备这些功能的数码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I包括: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结构并具备体内空间的装置主体2、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上面的自动原稿供给装置3A (薄片体输送装置);以及安装于装置主体2下侧的增设供纸单元4。装置主体2对薄片体进行图像形成处理。装置主体2包括: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下部框体21、配置于下部框体21的上方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上部框体22以及将下部框体21与上部框体22相连结的连结框体23。在下部框体21中收容了用于图像形成的各种设备,在上部框体22中收容了用于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3B(读取部)。由所述自动原稿供给装置3A和图像读取单元3B构成图像读取装置3。由下部框体21、上部框体22以及连结框体23包围的体内空间为能够收容图像形成之后的薄片体的体内出纸部24。连结框体23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右侧面一侧,设置有用于向体内出纸部24排出薄片体的排出口 961 (图3)。用作体内出纸部24的所述体内空间在装置主体2的前面和左侧面向外部敞开。用户从这些敞开部分将手伸进,能够从体内出纸部24取出图像形成之后的薄片体。所述体内空间的底面241由下部框体21的上面界定,在其上堆放从排出口 961排出的薄片体。在上部框体22的前面突出设置有操作面板单元25。操作面板单元25具备包括数字键、开始键等的操作键251以及LCD触摸面板252等,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指示的输入。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面板单元25输入要打印的薄片体的张数等,或者输入打印浓度等。在下部框体21安装有用于收容要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记录薄片体的供纸盒211。增设供纸单元4也包括用于收容要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记录薄片体的供纸盒41、42。这些供纸盒211、41、42是为自动供纸而设置的盒,可以分别收容各尺寸的大量记录薄片体。另夕卜,供纸盒211、41、42从下部框体21或者增设供纸单元4的前面能够向前侧抽出。另外,在图3中,仅描绘了下部框体21的供纸盒211。在装置主体2的右侧面安装有使用户进行手动供纸的多用途盘单元M。多用途盘单元M包括用于手动载置记录薄片体的供纸盘43以及将该记录薄片体送入到下部框体21内的图像形成部的供纸单元44(图3)。供纸盘43通过其下端部开闭自如地安装于下部框体21,在不使用时处于关闭状态。用户在要手动供纸的情况下,打开供纸盘43,在其上载置记录薄片体。自动原稿供给装置3A通过其后侧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框体22的上面。在图3中,省略描绘了该自动原稿供给装置3A。自动原稿供给装置3A在与上部框体22的上面相抵接的状态(关闭状态)下,向装置主体2的指定的原稿读取位置自动供给要复印的原稿薄片体。另一方面,用户在要以手动方式将原稿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片体堆放部,用于堆放薄片体;薄片体输送通道,将所述薄片体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向指定的输送方向输送;供纸构件,配置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的入口侧,被旋转驱动来输送所述薄片体;驱动部,旋转驱动所述供纸构件;限制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供纸构件更靠上游侧,能够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在突出状态下防止堆放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的所述薄片体抵接到所述供纸构件;以及联动部,与所述供纸构件的旋转驱动联动地使所述限制件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19 JP 2012-2052491.一种薄片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薄片体堆放部,用于堆放薄片体; 薄片体输送通道,将所述薄片体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向指定的输送方向输送; 供纸构件,配置在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的入口侧,被旋转驱动来输送所述薄片体; 驱动部,旋转驱动所述供纸构件; 限制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比所述供纸构件更靠上游侧,能够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在突出状态下防止堆放于所述薄片体堆放部的所述薄片体抵接到所述供纸构件;以及 联动部,与所述供纸构件的旋转驱动联动地使所述限制件相对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或退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向第I方向以及与该第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旋转驱动所述供纸构件,所述供纸构件,通过被向所述第I方向旋转驱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薄片体,所述联动部,与所述供纸构件向所述第2方向的旋转相对应地使所述限制件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与所述供纸构件向所述第I方向的旋转相对应地使所述限制件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退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轴,轴支承所述供纸构件,与所述驱动部连结而向所述第I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旋转,作为所述供纸构件在所述旋转时的旋转轴; 支承架,将所述旋转轴支承成能够旋转;以及 支承轴,向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支承架,支承所述限制件,其中, 所述联动部包括: 转矩限制器,被所述旋转轴轴支承,在第I旋转转矩下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向所述第I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旋转,在大于所述第I旋转转矩的第2旋转转矩下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空转; 抵接片,从所述转矩限制器向所述旋转轴的径向突出;以及 连结构件,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第I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的旋转相对应地与所述抵接片抵接,使所述支承轴向第3方向和与该第3方向相反的第4方向旋转, 随着所述支承轴向所述第3方向的旋转,所述限制件从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退开,随着所述支承轴向所述第4方向的旋转,所述限制件向所述薄片体输送通道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搓辊,相对于所述支承轴在与所述供纸构件相反一侧被所述支承架可旋转地支承,将所述薄片体堆放部的所述薄片体向所述供纸构件送出;以及 第I突部,从所述支承架向所述抵接片的旋转轨道内突出设置,其中, 所述抵接片,随着所述旋转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冈敏则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