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机构的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可反复使用的垂直起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着陆缓冲机构的设计对结构安全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常用于飞行器垂直起降的着陆缓冲机构由展开锁定装置和着陆缓冲装置两个单独部分构成。展开锁定装置和着陆缓冲装置分别单独设计会造成整体机构可靠性降低,重量增加等缺陷。着陆缓冲机构是飞行器软着陆器的关键和核心部件,缓冲吸能部件方案的选取与设计是能否实现稳定、可靠、安全的软着陆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吸收飞行器在着陆冲击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能量,避免过大的冲击载荷作用于探测器及其所携带的实验设备而使其受到损伤。目前国外已采用过的飞行器缓冲装置有气囊缓冲装置、可压缩吸能器、气压缓冲器、液压缓冲装置、磁流变缓冲装置、电磁阻尼缓冲装置和机械式弹簧缓冲装置。气囊缓冲装置着陆后反弹次数多及翻滚,姿态不宜控制,无法对姿态进行调整;液压缓冲装置在真空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密封和热防护措施,结构复杂,重量大,可靠性低;可压缩吸能缓冲装置主要采用铝(或纸)蜂窝结构和填充有泡沫塑形的蜂窝结构为缓冲材料,铝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级活塞筒,下端开口且其顶部密封,所述第一级活塞筒内设置有一气腔,所述气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级活塞筒的顶部相连;所述气腔的下端设置有一油腔,所述油腔的底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气腔与所述油腔之间设置有溢流阀;第二级活塞筒,上端开口且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级活塞筒内,所述第二级活塞筒可沿所述第一级活塞筒的内侧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级活塞筒的底部连接有缓冲部件;所述第二级活塞筒内设置有一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缓冲部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级活塞筒,下端开口且其顶部密封,所述第一级活塞筒内设置有一气腔,所述气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级活塞筒的顶部相连;所述气腔的下端设置有一油腔,所述油腔的底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气腔与所述油腔之间设置有溢流阀;第二级活塞筒,上端开口且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级活塞筒内,所述第二级活塞筒可沿所述第一级活塞筒的内侧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级活塞筒的底部连接有缓冲部件;所述第二级活塞筒内设置有一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缓冲部件之间;所述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还包括第三级活塞筒和第四级活塞筒,其中,所述第三级活塞筒下端开口且其上端密封,所述第一级活塞筒和所述第二级活塞筒均位于所述第三级活塞筒内;所述第三级活塞筒的底部四周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分,所述第一级活塞筒的顶部四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轻,康志宇,徐大富,盛英华,赵启龙,江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