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绳索装备及其救生绳索主绳在绳索包内的固定排列穿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1565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9 06:38
一种救生绳索装备,包括绳索包、封包拉链、救生绳索主绳、绳索固定套圈带组、胸绳保护布、胸绳,绳索固定套圈带组固定于绳索包上部的内侧;救生绳索主绳穿设在绳索固定套圈带组内,其头端固定在绳索包内部、尾端穿过操纵扣后与主绳保险弹扣相连;胸绳保护布固定于绳索包上部靠近下部边缘的内侧;胸绳穿设在胸绳保护布内,且胸绳的一端缝合在操纵扣上、另一端与胸绳保险弹扣相连;绳索包的上部、下部中心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长方形孔,长方形孔通过活口搭接式扣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救生绳索主绳在绳索包内的固定排列穿绕方法,救生绳索主绳与胸绳均呈带状,有序排列;救生绳索主绳在绳索包内横向有3个固定点,保证其不易滑动,不易发生紊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救生绳索装备,包括绳索包、封包拉链、救生绳索主绳、绳索固定套圈带组、胸绳保护布、胸绳,绳索固定套圈带组固定于绳索包上部的内侧;救生绳索主绳穿设在绳索固定套圈带组内,其头端固定在绳索包内部、尾端穿过操纵扣后与主绳保险弹扣相连;胸绳保护布固定于绳索包上部靠近下部边缘的内侧;胸绳穿设在胸绳保护布内,且胸绳的一端缝合在操纵扣上、另一端与胸绳保险弹扣相连;绳索包的上部、下部中心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长方形孔,长方形孔通过活口搭接式扣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救生绳索主绳在绳索包内的固定排列穿绕方法,救生绳索主绳与胸绳均呈带状,有序排列;救生绳索主绳在绳索包内横向有3个固定点,保证其不易滑动,不易发生紊乱。【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降空投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救生绳索分为座式和背式两种,其中,座式救生绳索是配套于弹射救生伞装备中,战机正常飞行时,本救生绳索作为飞行员座垫使用;当飞机发生故障,飞行员被迫弹射跳伞,降落于地面附近挂在树上、建筑物或其它高处后,可以使用该救生绳索安全降落到地面的装备。座式救生绳索主要配装于救生-10系列和救生-7甲型弹射救生伞装备上,先前原有救生绳索的主绳材料为4.7-300防灼锦丝绳,采用横向两点固定方式。在后期外访和技术服务中了解到,飞行员在操纵飞机过程中前后移动,导致主绳易紊乱,使飞行员感到不舒适,尤其在长时间飞行后,增加了其疲劳感;原有救生绳索中心方孔处为非活口搭接结构,平时不易进行包装维护;绳类材料与手的接触面积小,不易实际操控;另外,分析发现,使用绳类材料和采用两点固定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甚至存在主绳紊乱后,主绳可能相互缠绕,影响到后期实际使用时,不能顺利拉出,导致功能失效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救生绳索存在飞行员乘座时易发生紊乱,乘坐不舒适,不易进行地面包装维护,使用时不易操控,主绳紊乱,存在功能失效的潜在风险的问题,提供。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救生绳索装备,包括绳索包、封包拉链,所述绳索包包括上部、下部两部分,封包拉链缝合在绳索包的外边缘(绳索包的上部、下部通过封包拉链拉开和闭合);还包括救生绳索主绳、绳索固定套圈带组、胸绳保护布、胸绳,所述绳索固定套圈带组固定于绳索包上部的内侧、用于穿设救生绳索主绳;所述救生绳索主绳穿设在绳索固定套圈带组内,救生绳索主绳的头端固定在绳索包内部、救生绳索主绳的尾端穿过操纵扣后与主绳保险弹扣相连;所述胸绳保护布固定于绳索包上部靠近下部边缘的内侧、用于穿设胸绳;胸绳穿设在胸绳保护布内,且胸绳的一端缝合在操纵扣上、胸绳的另一端与胸绳保险弹扣相连;所述绳索包的上部、下部中心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长方形孔,绳索包上部长方形孔的外侧四周缝有尼龙搭扣勾带,绳索包下部长方形孔的四周设有封口布,封口布的横向边缘和竖向边缘均缝有搭扣绒带,封包装配时搭扣绒带与长方形孔边缘四周的尼龙搭扣勾带搭接扣合。按上述方案,所述绳索固定套圈带组由松紧锦丝带缝制而成、包括对称固定于绳索包主部上部内侧两边的左套圈带组、右套圈带组,以及固定于绳索包主部上部内侧相对所述长方形孔对称的上下两侧的上套圈带组、下套圈带组;左套圈带组由多个左套圈带并列组成,右套圈带组由多个右套圈带并列组成,上套圈带组由多个上套圈带并列组成,下套圈带组由多个下套圈带并列组成;所述救生绳索主绳的头端通过手针固定在左套圈带组最上端的一个左套圈带环边,然后救生绳索主绳依次穿过一排平行的左套圈带、上套圈带、右套圈带,再返回依次穿过右套圈带、上套圈带、左套圈带,重复至上套圈带组最下端的上套圈带时,救生绳索主绳穿过该上套圈带、并从该上套圈带与右套圈带组之间的位置绕回至下一排左套圈带内;救生绳索主绳往返重复在左侧的左套圈带内穿绕直至到达与长方形孔下端平齐处的左套圈带穿绕完成后,救生绳索主绳从长方形孔的上侧边缘回转到长方形孔右侧的右套圈带,救生绳索主绳在长方形孔右侧的右套圈带内穿绕结构与长方形孔左侧的左套圈带穿绕结构对称、直至到达与长方形孔下端平齐处后,救生绳索主绳依次穿过一排平行的右套圈带、下套圈带、左套圈带,再返回依次穿过一排平行的左套圈带、下套圈带、右套圈带,重复至下套圈带组最下端的下套圈带时,救生绳索主绳穿过操纵扣并与主绳保险弹扣相连,主绳保险弹扣固定在左套圈带组最下端倒数第二个或第一个左套圈带内;所述操纵扣固定在右套圈带组最下端的一个右套圈带环内;胸绳穿设在胸绳保护布内,且胸绳的一端缝合在操纵扣上、胸绳的另一端与胸绳保险弹扣相连,胸绳保险弹扣固定在左套圈带组最下端倒数第一个或第二个左套圈带内(主绳保险弹扣固定在倒数第二个左套圈带内,则胸绳保险弹扣固定在第一个左套圈带内;主绳保险弹扣固定在倒数第一个左套圈带内,则胸绳保险弹扣固定在第二个左套圈带内)。按上述方案,所述左套圈带组的左套圈带、右套圈带组的右套圈带的宽度均设计为每环可以穿过8道救生绳索主绳,所述上套圈带组除了最上面一排上套圈带的宽度设计为与左右两侧的左套圈带、右套圈带宽度一致,其他上套圈带的宽度均设计为左套圈带、右套圈带宽度的2倍(即其他上套圈带每环可以穿过16道救生绳索主绳);所述下套圈带组的每排下套圈带的宽度均设计为左套圈带、右套圈带宽度的2倍。按上述方案,所述封包拉链的拉开处设置在所述操纵扣处(方便使用时拉出救生绳索主绳)。按上述方案,所述救生绳索主绳穿过操纵扣之前的一段救生绳索主绳上穿设有护手套,护手套放在靠近操纵扣处的胸绳保护布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救生绳索主绳与胸绳均呈带状,保证绳索在包内能有序排列,使用时增大与手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时手控操作性能,同时可以装配使用新型控速装置。按上述方案,所述绳索包闭合时呈扁平状(类似座垫外形,可作为座垫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救生绳索装备中救生绳索主绳在绳索包内的固定排列穿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在绳索包主部上部内侧固定绳索固定套圈带组,固定套圈带组由松紧锦丝带缝制而成、包括对称固定于绳索包主部上部内侧两边的左套圈带组、右套圈带组,以及固定于绳索包主部上部内侧相对所述长方形孔对称的上下两侧的上套圈带组、下套圈带组;左套圈带组由多个左套圈带并列组成,右套圈带组由多个右套圈带并列组成,上套圈带组由多个上套圈带并列组成,下套圈带组由多个下套圈带并列组成;2)将救生绳索主绳的头端通过手针固定在左套圈带组最上端的一个左套圈带环边,然后救生绳索主绳依次穿过一排平行的左套圈带、上套圈带、右套圈带,再返回依次穿过右套圈带、上套圈带、左套圈带,重复至上套圈带组最下端的上套圈带时,救生绳索主绳穿过该上套圈带、并从该上套圈带与右套圈带组之间的位置绕回至下一排左套圈带内;3)救生绳索主绳往返重复在左侧的左套圈带内穿绕直至到达与长方形孔下端平齐处的左套圈带穿绕完成;4)救生绳索主绳从长方形孔的上侧边缘回转到长方形孔右侧的右套圈带,救生绳索主绳在长方形孔右侧的右套圈带内穿绕结构与长方形孔左侧的左套圈带穿绕结构对称、直至到达与长方形孔下端平齐处;5)最后救生绳索主绳依次穿过一排平行的右套圈带、下套圈带、左套圈带,再返回依次穿过一排平行的左套圈带、下套圈带、右套圈带;6)重复上述步骤5)至下套圈带组最下端的下套圈带时,救生绳索主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绳索装备,包括绳索包(1)、封包拉链(4),所述绳索包(1)包括上部、下部两部分,封包拉链(4)缝合在绳索包(1)的外边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救生绳索主绳(7)、绳索固定套圈带组(2)、胸绳保护布(3)、胸绳(10),所述绳索固定套圈带组(2)固定于绳索包(1)上部的内侧、用于穿设救生绳索主绳(7);所述救生绳索主绳(7)穿设在绳索固定套圈带组(2)内,救生绳索主绳(7)的头端固定在绳索包(1)内部、救生绳索主绳(7)的尾端穿过操纵扣(9)后与主绳保险弹扣(8)相连;所述胸绳保护布(3)固定于绳索包(1)上部靠近下部边缘的内侧、用于穿设胸绳(10);胸绳(10)穿设在胸绳保护布(3)内,且胸绳(10)的一端缝合在操纵扣(9)上、胸绳(10)的另一端与胸绳保险弹扣(12)相连;所述绳索包(1)的上部、下部中心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长方形孔,绳索包(1)上部长方形孔的外侧四周缝有尼龙搭扣勾带(5),绳索包(1)下部长方形孔的四周设有封口布(6),封口布(6)的横向边缘和竖向边缘均缝有搭扣绒带,封包装配时搭扣绒带与长方形孔边缘四周的尼龙搭扣勾带(5)搭接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中华樊虎邓宁培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