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定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1564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9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颈部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头颈部定位辅助装置由底板、升降机构、倾斜机构及辅助垫所组成;底板左右侧相对固接一对限位板,各限位板前后侧分别开设第一、第三滑槽,两滑槽间有第一定位孔;升降机构有第一、第二连杆,两连杆两端分别开设下杆孔一、上杆孔一、下杆孔二及上杆孔二,相邻第一、第二连杆中央以轴杆枢接;倾斜机构有一对从动板,其两端各开上板孔及下板孔,上板孔枢接于第一连杆与对升降板间,为上固定杆所穿;下板孔供从动杆两端穿越,套设于第三滑槽内;从动板顶面连接倾斜板,前端邻接支承平台,顶面对应固定孔二;辅助垫有隆起部,周缘开设穿孔,套接定位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调整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颈部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头颈部定位辅助装置由底板(1)、升降机构(2)、倾斜机构(3)及辅助垫(4)所组成;底板(1)为一平板,其左右侧相对固接一对限位板(11),各限位板(11)前后侧分别开设呈线形的第一滑槽(111)和第三滑槽(112),两滑槽间设有第一定位孔(113);升降机构(2)具有呈X型交叉枢接的一对第一连杆(21)和一对第二连杆(22),两连杆两端分别开设下杆孔一(211)、上杆孔一(212)、下杆孔二(221)及上杆孔二(222),且相邻第一、第二连杆中央以一轴杆(23)进行枢接;倾斜机构(3)具有一对从动板(31),其两端各开上板孔(311)及下板孔(312),上板孔(311)枢接于第一连杆(21)与对升降板(26)之间,且为上固定杆(25)所穿越;下板孔(312)供从动杆(32)两端穿越,分别套设于对限位板(11)的第三滑槽(112)内;从动板(31)顶面连接一倾斜板(33),其前端邻接于支承平台(29),且其顶面对应于固定孔二(331);辅助垫(4)具有一隆起部(41),其周缘开设复数个穿孔(42),来套接在支承平台(29)顶面预设的定位销(29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科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