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748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目前常用的贴片类数码管的塑壳均比较薄,发光不均匀,降低了贴片类数码管的整体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塑壳本体,所述塑壳本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字节结构,所述字节结构由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组成,其特点在于:所述塑壳本体的背面设置有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该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分别和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相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不会出现明显的亮点,能够有效提高数码管发光均匀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属于贴片类数码管中的一个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贴片类数码管的塑壳均比较薄,通常情况下,贴片类数码管的塑壳厚度在4mm以下,而且由于现在常用的贴片类数码管的塑壳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数码管中的晶片只能设置在字节的正下方,当晶片点亮时,字节正下方的亮度最亮,从而会出现很明显的亮点,导致贴片类数码管的发光不均匀,降低了贴片类数码管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不会出现明显的亮点,能够有效提高数码管发光均匀度的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包括塑壳本体,所述塑壳本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字节结构,所述字节结构由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组成,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塑壳本体的背面设置有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该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分别和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相邻。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上横腔位于上横条的上方或者下方。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中横腔位于中横条的上方或者下方。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下横腔位于下横条的上方或者下方。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左上竖腔位于左上竖条的左侧或者右侧。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左下竖腔位于左下竖条的左侧或者右侧。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右上竖腔位于右上竖条的左侧或者右侧。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右下竖腔位于右下竖条的左侧或者右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晶片点亮时不会出现明显的亮点,能够有效提高数码管发光均匀度。使用时,贴片类数码管中的晶片分别安装在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中,当晶片点亮时,不是从字节的正下方发出亮光的,而是从与字节相邻的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中发出亮光的,发光均匀,有利于提升贴片类数码管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包括塑壳本体1,在塑壳本体I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字节结构2,该字节结构2由上横条21、中横条22、下横条23、左上竖条24、左下竖条25、右上竖条26和右下竖条27组成,该上横条21、中横条22、下横条23、左上竖条24、左下竖条25、右上竖条26和右下竖条27形成8字型结构。本实施例在塑壳本体I的背面设置有上横腔31、中横腔32、下横腔33、左上竖腔34、左下竖腔35、右上竖腔36和右下竖腔37,该上横腔31、中横腔32、下横腔33、左上竖腔34、左下竖腔35、右上竖腔36和右下竖腔37分别和上横条21、中横条22、下横条23、左上竖条24、左下竖条25、右上竖条26和右下竖条27相邻。通常情况下,上横腔31位于上横条21的上方或者下方,中横腔32位于中横条22的上方或者下方,下横腔33位于下横条23的上方或者下方,左上竖腔34位于左上竖条24的左侧或者右侧,左下竖腔35位于左下竖条25的左侧或者右侧,右上竖腔36位于右上竖条26的左侧或者右侧,述右下竖腔37位于右下竖条27的左侧或者右侧。本实施例中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属于贴片类数码管中的一个部件,使用时,贴片类数码管中的晶片分别安装在上横腔31、中横腔32、下横腔33、左上竖腔34、左下竖腔35、右上竖腔36和右下竖腔37中,当晶片点亮时,亮光不是从字节结构2的正下方发出来的,而是从上横腔31、中横腔32、下横腔33、左上竖腔34、左下竖腔35、右上竖腔36和右下竖腔37中发出亮光的,发光均匀,不会出现明显的亮点,有利于提升贴片类数码管的整体性能。由于安装有本技术中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的贴片类数码管在工作时,贴片类数码管中的晶片是从分别与上横条21、中横条22、下横条23、左上竖条24、左下竖条25、右上竖条26和右下竖条27相邻的上横腔31、中横腔32、下横腔33、左上竖腔34、左下竖腔35、右上竖腔36和右下竖腔37中发光的,所以在本技术的名称中冠以“侧发光”三字。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包括塑壳本体,所述塑壳本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字节结构,所述字节结构由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本体的背面设置有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该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分别和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包括塑壳本体,所述塑壳本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字节结构,所述字节结构由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本体的背面设置有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该上横腔、中横腔、下横腔、左上竖腔、左下竖腔、右上竖腔和右下竖腔分别和上横条、中横条、下横条、左上竖条、左下竖条、右上竖条和右下竖条相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腔位于上横条的上方或者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侧发光功能的贴片类数码管塑壳,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怡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