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726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包括排座、第一接口芯片、第二接口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全遵守RS232的规范,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不会在其中夹杂非ASCII的数据,结构较为简单,总体成本低廉,极少会经常出现程序出错的情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RS-232串口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RS-232接口以9个引脚(DB-9)或是25个引脚(DB-25)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RS-232接口,分别称为COMl和COM2,由于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所以在很多情况需要将其转换成更为先进的RS-485接口,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串口转换电路,现今的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结构较为复杂,总体成本较高,且会经常出现程序出错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简易的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排座、第一接口芯片、第二接口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排座的第十一端与所述排座的第十端连接并接地,所述排座的第五端、所述第一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座、第一接口芯片、第二接口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排座的第十一端与所述排座的第十端连接并接地,所述排座的第五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十五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十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第五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串口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座、第一接口芯片、第二接口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排座的第十一端与所述排座的第十端连接并接地,所述排座的第五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十五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十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第五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十六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第八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均接电源的正极,所述排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十四端连接,所述排座的第七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排座的第三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十三端和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第八端连接,所述排座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