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计算机的负电压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变换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负电压变换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所采用的用于计算机的负电压变换器大多存在着结构复杂,电压变换的精确度不高,以及工作状态不够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负电压变换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负电压变换器,包括三极管、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比较器至第四比较器,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负电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比较器至第四比较器,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负电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位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比较器至第四比较器,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