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华专利>正文

墙板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427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板改良结构,墙板为预制成型结构,墙板的上长边及一短边部分向外突伸形成突出部,而墙板的下长边及另一短边部分向内凹设形成凹陷部,上长边的突出部和下长边的凹陷部分别开设有立向贯穿墙板的通口,所述墙板内部预置有一体成型的钢筋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板由两侧分别预置的二相对隔板、连接隔板上、侧端周缘的金属制突部模片、以及连接隔板下、侧端周缘的金属制凹部模片预先围设出墙板模型,并在墙板模型内间隔设置中空的钢柱。据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墙板和墙板之间可便利且快速完成左右邻接或上下叠接,且可依需求搭建于外墙或楼层板,以形成具有隔间效果的隔间墙板,同时,具有轻质、无毒、耐震、隔音及防水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板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板;更详而言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轻质、无毒、耐震、隔音及防水的效果,且可在节省空间之余,在墙板间便利而快速完成左右邻接或上下叠接的搭建作业,同时,可依需求搭建于外墙或楼层板,形成具有隔间效果的墙板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公用建筑墙面的结构在设置时必须要先行组装一中空的板墙结构,之后再灌注混凝土于中空板墙中,使混凝土和中空板墙合成墙体结构;而此种墙面建筑结构必须在工地直接施工,不仅施工手续的复杂,且工时及工序的浪费,同时,在原料计算、运补作业、或废弃料的生成等都不易预算;此外,也容易因施工人员的不同而使整体墙面的结构强度有落差,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墙板改良结构,可在节省空间之余,在墙板间便利而快速完成左右邻接或上下叠接的搭建作业,并可依需求搭建于外墙或楼层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墙板改良结构,墙板的上长边及一短边部分向外突伸形成突出部,而墙板的下长边及另一短边部分向内凹设形成凹陷部,其中,上长边的突出部和下长边的凹陷部分别形成导斜面,且相互对应;两短边上的突出部和凹陷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墙板的上长边及一短边部分向外突伸形成突出部,而墙板的下长边及另一短边部分向内凹设形成凹陷部,其中,上长边的突出部和下长边的凹陷部分别形成导斜面,且相互对应;两短边上的突出部和凹陷部分别形成导斜面,且相互对应;上长边的突出部和下长边的凹陷部分别开设有立向贯穿墙板的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墙板的上长边及一短边部分向外突伸形成突出部,而墙板的下长边及另一短边部分向内凹设形成凹陷部,其中,上长边的突出部和下长边的凹陷部分别形成导斜面,且相互对应;两短边上的突出部和凹陷部分别形成导斜面,且相互对应;上长边的突出部和下长边的凹陷部分别开设有立向贯穿墙板的通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墙板更包含有对应通口的连结杆,连结杆两侧设置有对应突出部顶面及凹陷部底面的侧板;当墙板和墙板之间借由上长边的突出部和下长边的凹陷部做上下立向叠接时,连结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立向穿设入上层的墙板和下层的墙板的通口内,而两侧板则分别对应接合上层的墙板的下长边的凹陷部底面和下层的墙板的上长边的突出部顶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墙板和墙板之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