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正交混合耦合器、放大器及无线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正交混合耦合器、放大器及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可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中,发送接收大容量的数字内容的需求不断提高。例如,具有1Gbps以上的传输率的毫米波段,特别是60GHz频带的无线通信令人瞩目。由于近年来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可使用毫米波段的无线通信令人期待。在用于毫米波段的无线通信的一个电路元件中,有正交混合耦合器。正交混合耦合器例如是单输入及双输出的电路部件,理想情况下两个输出信号为相同振幅且有90度的相位差。在毫米波段的无线通信中,正交混合耦合器内置在无线通信终端的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中。图19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正交混合耦合器的图。图19(a)是等效电路图,图19(b)是布局图。专利文献1的正交混合耦合器是变形电容性耦合(capacitivecoupling)型的正交混合耦合器。螺旋电感器L3、L4之间的寄生电容被用于耦合电容。图20是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正交混合耦合器的布局图。在图20中,表示磁耦合(magneticcoupli ...
【技术保护点】
正交混合耦合器,包括: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一微带传输线、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三微带传输线,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所述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之间;第一旁路电容、第二旁路电容、第三旁路电容、第四旁路电容,插入在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和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的地之间;以及终端电阻,插入在所述第四端子和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三微带传输线的地之间,所述第一旁路电容、第二旁路电容、第三旁路电容、第四旁路电容,作为N个布线层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05 JP 2012-0007931.正交混合耦合器,包括: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微带传输线、连接到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微带传输线、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三端子的第三微带传输线;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配置的第一耦合电容、以及在所述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之间配置的第二耦合电容、;插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三微带传输线的地之间的第一旁路电容、插入在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三微带传输线的地之间的第二旁路电容、插入在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三微带传输线的地之间的第三旁路电容、以及插入在所述第四端子和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三微带传输线的地之间的第四旁路电容;以及终端电阻,插入在所述第四端子和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三微带传输线的地之间,所述第一旁路电容、第二旁路电容、第三旁路电容、第四旁路电容,作为N个布线层具有:至少设置在第K布线层中的K层布线;以及设置在第K+1布线层中的K+1层布线,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K为1~N-1中的一个,所述K层布线包括:直接连接到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一锯齿状布线;以及直接连接到所述微带传输线的地、且比所述第一锯齿状布线短的第二锯齿状布线,所述K+1层布线包括:直接连接到所述感应装置的第三锯齿状布线;以及直接连接到所述微带传输线的地、且比所述第三锯齿状布线长的第四锯齿状布线,所述第一锯齿状布线、第二锯齿状布线、第三锯齿状布线及第四锯齿状布线的各自具有沿第一方向的布线和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布线进行耦合、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布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布线交替地反复的锯齿状的图案,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感应装置的延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微带传输线的地的纵向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交叉的角度为90度,所述第一锯齿状布线和所述第四锯齿状布线的各角部在所述布线层的层叠方向上立体地交叉,所述第二锯齿状布线和所述第三锯齿状布线的各角部在所述布线层的层叠方向上立体地交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混合耦合器,所述第一锯齿状布线及第二锯齿状布线隔开等间隔而交替地排列,所述第三锯齿状布线及第四锯齿状布线隔开等间隔而交替地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混合耦合器,所述第一锯齿状布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布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布线,在所述布线层的层叠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四锯齿状布线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布线和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布线立体地交叉,所述第二锯齿状布线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布线和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布线,在所述布线层的层叠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三锯齿状布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布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布线立体地交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混合耦合器,所述第一锯齿状布线和所述第三锯齿状布线的各角部在所述布线层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谷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