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普适性系统柔性构造平台;如指定文件有数据,则导入数据,并构造物理二叉树;如指定文件中无数据,则通过浏览器启动方式跨平台启动医学图像系统;如数据没有得到调整,以任意大小矩形框形式取得医学图像数据,保存数据;构造物理二叉树完毕,进行数据的柔性调整;如数据得到柔性调整,则对医学图像进行重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可视化技术与柔性化动态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此技术于医学图像修复的柔性动态处理全过程,从而更灵活、更好地表现医学图像,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有效诊断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中科学可视化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科学可视化发展迅速,被扩展到工程计算及测量数据可视化,还进一步把可视化概念向经济、商业、金融等领域扩展,形成了内涵更加广泛的“数据可视化(DataVisualization) ”研究分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又被扩展到Internet网超文本、目录、文件等抽象信息的可视化,形成了另一个可视化分支——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Visualization)。今天,可视化已经发展成为研究用户界面、数据表示、算法设计、显示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成为人们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式,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得力助手,并已在医学、地质勘探、气象学、分子模型构造、计算流体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可视化技术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将现有数据通过何种形式和何种方式表现出来,但在某些场合下,仅仅有这样的表现是不够的,可能需要同一份数据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也可能需要将数据和图形的变化都能够实时反映出来,或者不满足了现有的数据,需要对它做一定的改造,同时对于数据的改造过程也需要实时表现,称这样一种表现方式为数据的“智能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将柔性化、动态设计思想率先引入到可视化对象处理过程中,把传统的可视化技术与柔性化动态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此技术于医学图像修复的柔性动态处理全过程,从而更灵活、更好地表现医学图像,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支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普适性系统柔性构造平台;步骤二,在柔性构造平台中,如指定文件中有数据,则导入数据,构造物理二叉树,其主要通过让用户选择所需要的构造元素,包括圆形结点元素、箭头元素,并对圆形结点内输入、修改数据;步骤三,在指定文件中,如无数据,通过浏览器启动方式跨平台启动医学图像系统;步骤四,如数据没有得到调整,以任意大小矩形框形式取得医学图像数据,保存数据,然后返回步骤一;步骤五,在柔性构造平台中进行数据的柔性调整;步骤六,如数据得到调整,对医学图像进行重绘。进一步,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采取浏览启动方式,实现二个系统的二位一体化。进一步,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的图像数据获取采取任意大小矩形框形式对图像局部数据进行采集。进一步,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将取得的图像数据传回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普适性系统柔性构造平台中。进一步,步骤六,如数据得到调整,对医学图像进行重绘,具体做法为,调出原有保存医学图像信息,并按指定文件中新调整数据对原有数据对应位置进行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将柔性可视化技术与“三维医学图像可视化系统”相融合,实现二系统(位)一体化,并可延伸应用到一般位图处理领域,具有普适性,从而为其它学科、领域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应用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将柔性化、动态设计思想率先引入到可视化对象处理过程中,把传统的可视化技术与柔性化动态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此技术于医学图像修复的柔性动态处理全过程,从而更灵活、更好地表现医学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lOl:进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普适性系统柔性构造平台;S102:如指定文件中有数据,则导入数据,构造物理二叉树;S104:构造物理二叉树完毕,进行数据的柔性调整;S103:如指定文件中无数据,则通过浏览器启动方式跨平台启动医学图像系统,并产生医学图像;S105:数据得到调整,对医学图像进行重绘;S106:数据没有得到调整,以任意大小矩形框形式取得数据,保存数据,然后返回SlOlo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跨平台启动:采取浏览启动方式。图像数据获取:采取任意大小矩形框形式对其图像局部数据进行采集。传回数据:将取得的图像数据传回柔性动态可视化与普适性系统柔性构造平台中,并形成物理二叉树形式。柔性调整:利用已有柔性构造平台对取得图像数据形成的物理二叉树进行必要的柔性调整。观察效果:回到医学图像平台观察医学图像因数据调整变化效果,以此验证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及图像修复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普适性系统柔性构造平台;步骤二,在柔性构造平台中,如指定文件中有数据,则导入数据,构造物理二叉树,其主要通过让用户选择所需要的构造元素,包括圆形结点元素、箭头元素,并对圆形结点内输入、修改数据;步骤三,在指定文件中,如无数据,通过浏览器启动方式跨平台启动医学图像系统;步骤四,如数据没有得到调整,以任意大小矩形框形式取得医学图像数据,保存数据,然后返回步骤一;步骤五,在柔性构造平台中进行数据的柔性调整;步骤六,如数据得到调整,对医学图像进行重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入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与普适性系统柔性构造平台; 步骤二,在柔性构造平台中,如指定文件中有数据,则导入数据,构造物理二叉树,其主要通过让用户选择所需要的构造元素,包括圆形结点元素、箭头元素,并对圆形结点内输入、修改数据; 步骤三,在指定文件中,如无数据,通过浏览器启动方式跨平台启动医学图像系统; 步骤四,如数据没有得到调整,以任意大小矩形框形式取得医学图像数据,保存数据,然后返回步骤一; 步骤五,在柔性构造平台中进行数据的柔性调整; 步骤六,如数据得到调整,对医学图像进行重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医学图像上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歧,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