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78731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0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剂、抗菌剂和/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研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确定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中的任何一种溶剂萃取得到的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抗氧剂方面的应用,石油醚或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天然产物综合开发利用
,具体涉及舌状蜈蚣藻乙醇总提取物及其他各有机溶剂萃取的提取物,尤其涉及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氧剂、抗菌剂和/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广阔的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以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陆地生态资源的匮乏,天然药物开发的持续发展,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呼声日益高涨。海藻作为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被捕食者吞食的地位,与附生、共生于其中的微生物也存在着复杂的拮抗、共生关系,因此海藻常能合成具有细胞毒、抗菌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来保护自己。这些化学生态学现象启示研究者们对海藻天然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大量文献表明很多海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免疫增强或抑制、抗氧化、防治脑心血管疾病、抑制某些靶酶等生物活性。舌状蜈蚁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Yamada)是红藻门、真红藻纲,隐丝藻目、海膜科、蜈蚣藻属的一种海水藻类植物,主要分布于海南如广东沿海。辽宁、浙江沿海也有分布。在潮汕地区,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藻类植物,舌状蜈蚣藻常被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腹痛腹泻、湿热痢疾等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尽管舌状蜈蚣藻的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并且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目前国内外对它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尤其是关于舌状蜈蚣藻提取物抗氧化,抗菌及体外抗血吸虫活性等生物活性方面的文献和专利,几乎没有。为了填补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在生物活性这一块的技术空白,本申请充分利用了舌状蜈蚣藻的植物资源,采用体外实验来研究树莓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并考察其抑菌作用及抗血吸虫活性,希望为舌状蜈蚣藻的应用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蜈蚣藻提取物在生物活性方面应用的不足,提供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化剂、抗菌剂和/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包括舌状蜈蚣藻乙醇总提取物(EE)、经石油醚萃取蒸发得到的石油醚提取物(PE),经乙酸乙酯萃取蒸发得到的乙酸乙酯提取物(EA)和经正丁醇萃取蒸发得到的正丁醇提取物(BuOH)。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舌状蜈蚣藻乙醇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醇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S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S2.将步骤SI得到的滤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醇提取物。步骤SI中所述乙醇的量是干粉体积的5~10倍,所述乙醇为70%_95%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醇提取物于室温下避光保存。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醇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剂、抗菌剂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一种舌状蜈蚣藻石油醚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石油醚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5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 52.将步骤SI得到的滤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 53.将步骤S2得到的浸膏加水溶解,再加入石油醚萃取,收集萃取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石油醚提取物。步骤SI中所述乙醇的量是干粉体积的5~10倍,所述乙醇为70%_95%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步骤S3中所述水的加入体积是S2所得浸膏质量的3飞倍,所述石油醚萃取的次数为2飞次,每次萃取所述石油醚的用量为所述水的加入体积的2~3倍。`所述舌状蜈蚣藻石油醚提取物于室温下避光保存。所述舌状蜈蚣藻石油醚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剂、抗菌剂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一种舌状蜈蚣藻乙酸乙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5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 52.将步骤SI得到的滤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 53.将步骤S2得到的浸膏加水溶解,先加入石油醚萃取,移去石油醚萃取液后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乙酸乙酯萃取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酸乙酯提取物。步骤SI中所述乙醇的量是干粉体积的5~10倍,所述乙醇为70%_95%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步骤S3中所述水的加入体积是S2所得浸膏质量的3飞倍,所述石油醚萃取或乙酸乙酯萃取的次数为2飞次,每次萃取所述石油醚或乙酸乙酯的用量为所述水的加入体积的2~3倍。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酸乙酯提取物于室温下避光保存。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剂、抗菌剂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所述舌状蜈蚣藻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制备的过程中未先采用石油醚萃取,而直接将步骤S2中的浸膏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所制备得到的舌状蜈蚣藻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和抗血吸虫成虫活性会降低。原因可能是一部分可溶于石油醚的成分会与不溶于石油醚而溶于乙酸乙酯的有效成分产生相克的作用。 一种舌状蜈蚣藻正丁醇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正丁醇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S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 S2.将步骤SI得到的滤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 S3.将步骤S2得到的浸膏加水溶解,先分别加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分别移去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液后再加入正丁醇萃取,收集正丁醇萃取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正丁醇提取物。步骤SI中所述乙醇的量是干粉体积的5~10倍,所述乙醇为70%_95%体积百分比的乙醇。步骤S3中所述水的加入体积是S2所得浸膏的3飞倍,所述石油醚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或正丁醇萃取的次数为2飞次,每次萃取所述石油醚或乙酸乙酯的用量为所述水的加入体积的2~3倍。所述舌状蜈蚣藻正丁醇提取物于室温下避光保存。所述舌状蜈蚣藻正丁醇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剂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所述舌状蜈蚣藻正丁醇提取物在制备的过程中未先分别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而直接将步骤S2中的浸膏加入正丁醇萃取,所制备得到的舌状蜈蚣藻正丁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会降低。原因可能是一部分可溶于石油醚或乙酸乙酯的成分会与不溶于石油醚或乙酸乙酯而溶于正丁醇的有效成分产生相克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剂、抗菌剂和/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研究;本专利技术还确定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中的任何一种溶剂萃取得到的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抗氧剂方面的应用,石油醚或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抗菌剂和/或体外抗血吸虫剂方面的应用。【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舌状蜈蚣藻,采自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由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鉴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特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诠释而绝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形式的限制。实施例1 制备舌状蜈蚣藻乙醇总提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S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0~80℃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S2.?将步骤S1得到的滤液在35~45℃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5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 52.将步骤SI得到的滤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2.一种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5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 52.将步骤SI得到的滤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 53.将步骤S2得到的浸膏加水溶解,再加入石油醚萃取,收集萃取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3.一种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5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小时,重复回流两次,收集滤液; 52.将步骤SI得到的滤 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 53.将步骤S2得到的浸膏加水溶解,先加入石油醚萃取,移去石油醚萃取液后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乙酸乙酯萃取液在35~45°C条件下挥发溶剂至浸膏即为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4.一种舌状蜈蚣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蜈蚣藻提取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51.将舌状蜈蚣藻烘干及粉碎后,加入乙醇并控制温度在7(T80°C回流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刚刚陈一村江泽斌郑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