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565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9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所述该结构设置在炉体隔热层中,由进风口、补风室、送风机、送风管、支管和燃烧室组成;所述进风口设置在补风室下端,所述送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送风管水平设置,一端置于补风室中,另一端密封,且送风管上水平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垂直于送风管,其一端与送风管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室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补风均匀,气流平缓的目的,使燃烧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差减小,能够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焙烧炉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
技术介绍
热解焙烧炉在燃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以支持燃烧。热解焙烧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氧气量的限制导致燃烧不充分、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在燃烧过程中进行补风,以便补充氧气、使之充分燃烧、提高燃烧炉的工作效率。如专利号ZL201220405994.1,名称为“外部箱体顶部集中补风的热风炉”所述,是在热风炉的顶部进行集中补风,容易造成补风不均匀,氧气不能充分利用,同时炉内补风出口的位置温度偏低,远离补风出口的位置温度偏高,容易造成炉膛区间温度偏差较大,温度控制不准确,燃烧不充分的缺点。所以,为了合理调节补风量和补风位置,需要对现有的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通过将现有的集中补风结构改为分散型补风结构,以达到均匀补风、精确控制炉内温度、提高燃烧效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所述该结构设置在炉体隔热层中,由进风口、补风室、送风机、送风管、支管和燃烧室组成。所述进风口设置在补风室下端,所述送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送风管水平设置,一端置于补风室中,另一端密封,且送风管上水平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垂直于送风管,其一端与送风管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室连接。优选的,所述送风管数量不少于2根,且每一根送风管上的支管的数量不少于2根。优选的,所述送风管的截面积不小于其上设置的支管的截面积总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焙烧炉的隔热层中设置分散型补风结构,在多个送风管上设置多个支管,在进行补风时,气流通过不同位置的支管进入燃烧室,可以达到补风均匀,气流平缓的目的,使燃烧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差减小,能够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具有分散型补风结构的热解焙烧炉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进风口 2.补风室3.送风机4.送风管5.支管6.燃烧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所述该结构设置在炉体隔热层中,由进风口 1、补风室2、送风机3、送风管4、支管5和燃烧室6组成;所述进风口 I设置在补风室2下端,所述送风机3设置在进风口 I处;所述送风管4水平设置,一端置于补风室2中,另一端密封,且送风管4上水平设有支管5 ;所述支管5垂直于送风管4,其一端与送风管4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室6连接。所述送风管4数量不少于2根,且每一根送风管4上的支管的数量不少于2根。所述送风管4的截面积不小于其上设置的支管5的截面积总和。本实施例中,热解焙烧炉两侧的隔热层分别设置六根送风管4,每一根送风管4上设置十一根支管5。每一根送风管4的截面积大于其上的十一根支管5的截面积之和。此设计可以保证进风口 I的送风机3在向补风室2送风时,气流能够通过送风管4和其上的支管5,稳定的源源不断地向燃烧室6内流动,均匀的补充到燃烧室6内的各个角落,使各个部分都能补充到氧气,充分燃烧。而不会因为气流的大幅度集中的流动使燃烧室6的进风口温度迅速下降,而远离进风口的位置没有补充到氧气,使燃烧室内各个位置的燃烧情况不均匀,不利于提高燃烧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焙烧炉的隔热层中设置分散型补风结构,在多个送风管上设置多个支管,在进行补风时,气流通过不同位置的支管进入燃烧室,可以达到补风均匀,气流平缓的目的,使燃烧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差减小,能够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所述该结构设置在炉体隔热层中,其特征在于,由进风口、补风室、送风机、送风管、支管和燃烧室组成;所述进风口设置在补风室下端,所述送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送风管水平设置,一端置于补风室中,另一端密封,且送风管上水平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垂直于送风管,其一端与送风管连接,另一端与燃烧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焙烧炉的分散型补风结构,所述该结构设置在炉体隔热层中,其特征在于,由进风口、补风室、送风机、送风管、支管和燃烧室组成;所述进风口设置在补风室下端,所述送风机设置在进风口处;所述送风管水平设置,一端置于补风室中,另一端密封,且送风管上水平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垂直于送风管,其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光明蒋红强徐忠良梅富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立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