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形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180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形铅酸蓄电池,特点是包括电池本体、电池负极输出柱、电池正极输出柱、上盖、弹性负极端子及弹性正极端子;电池负极输出柱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内并与电池本体内的负汇流排电连接;电池正极输出柱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内并与电池本体内的正汇流排连接;上盖安装在电池本体的上部,电池负极输出柱及电池正极输出柱的伸出端位于上盖内;弹性负极端子及弹性正极端子均安装在上盖的端面上并可上下移动及复位,弹性负极端子与电池负极输出柱电连接,弹性正极端子与电池正极输出柱电连接。其优点为:能容易快速装入便携式用具上的电池盒内,更好提高电池与电池盒之间的导电性能,消除了电池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爆炸和损坏用电设备的安全隐患,解决了电池在侧放和倒置状态下的阀座孔的漏酸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形铅酸蓄电池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柱形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阀控铅酸不能在便携式用电器上使用,例如可移动照明灯、可移动电源和野外点火装置等产品不能使用小型阀控铅酸电池;原因是目前小型阀控铅酸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电池端子不能装入电池盒内;二是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充电过程中电流失控容易引起电池爆炸,还由于使用过程中负载电流过大也容易损坏用电设备;三是使用过程中电池侧放或倒置阀座孔容易漏酸,腐蚀用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容易快速装入便携式用具的电池盒内,更好提高电池与电池盒之间的导电性能,消除了电池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爆炸和损坏用电设备的安全隐患,解决了电池在侧放和倒置状态下的阀座孔的漏酸问题的柱形铅酸蓄电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柱形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电池负极输出柱及电池正极输出柱;所述电池负极输出柱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内并与电池本体内的负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输出柱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内并与电池本体内的正汇流排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形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3)、电池负极输出柱(4)及电池正极输出柱(2);所述电池负极输出柱(4)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3)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3)内并与电池本体(3)内的负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输出柱(2)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3)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3)内并与电池本体内的正汇流排连接;上盖(5),所述上盖(5)安装在电池本体(3)的上部,所述电池负极输出柱(4)及电池正极输出柱(2)的伸出端位于上盖(5)内;及弹性负极端子(7)及弹性正极端子(10),所述弹性负极端子(7)及弹性正极端子(10)均安装在上盖(5)的端面上并可上下移动及复位,弹性负极端子(7)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形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本体(3 )、电池负极输出柱(4 )及电池正极输出柱(2 );所述电池负极输出柱(4 )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3)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3)内并与电池本体(3)内的负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电池正极输出柱(2)的一端伸出电池本体(3)外,另一端插入电池本体(3)内并与电池本体内的正汇流排连接; 上盖(5),所述上盖(5)安装在电池本体(3)的上部,所述电池负极输出柱(4)及电池正极输出柱(2)的伸出端位于上盖(5)内;及 弹性负极端子(7)及弹性正极端子(10),所述弹性负极端子(7)及弹性正极端子(10)均安装在上盖(5)的端面上并可上下移动及复位,弹性负极端子(7)与电池负极输出柱(4)电连接,弹性正极端子(10 )与电池正极输出柱(2 )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5)内还安装有过电流保护装置(1),所述弹性正极端子(10)通过电流保护装置(I)与电池正极输出柱(2)电连接,或所述弹性负极端子(7)通过电流保护装置(I)与电池负极输出柱(4)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形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本体(3)的端面上设有一电池阀座孔(31 ),在所述电池阀座孔(31)内安装有圆柱形滤酸体(9),在电池阀座孔(31)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安全阀(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柱形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5)的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辉徐光辉李云峰徐盛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商国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