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太阳能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173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8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高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电极(21a)包括多个线状电极部(31)和梯形状电极部(32a、32b)。梯形状电极部(32a、32b)设置于端部(20a2、20a3)。梯形状电极部(32a、32b)包括上底部(32a1、32b1)和下底部(32a2、32b2)以及一对斜边部(32a3、32a4、32b3、32b4)。一对斜边部(32a3、32a4、32b3、32b4)连接上底部(32a1、32b1)的端部与下底部(32a2、32b2)的端部。一对斜边部(32a3、32a4、32b3、32b4)沿着倒角状角部(20A~20D)的端边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太阳电池)单元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作为环境负荷低的能源,太阳能电池单元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通过受光而使电子和空穴等的载流子生成的光电转换部;和收集在光电转换部中生成的载流子的电极。作为用来收集该载流子的电极,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I等所述的那样,在光电转换部的主面上广泛应用一种电极,该电极包括: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且沿着与该一个方向垂直的其他方向排列的直线状的多个指状电极部;和将这些多个指状电极电连接的汇流条(母线)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1868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近几年,想要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期望越来越高。本技术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高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角部为倒角状的矩形状的光电转换部;和电极。电极设置于光电转换部的一个主面上。光电转换部的一个主面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设置有倒角状角部的端部;和在第一方向上与倒角状角部相比更加位于中央侧的中央部。电极具有多个线状电极部和梯形状电极部。多个线状电极部设置于中央部。多个线状电极部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梯形状电极部设置于端部。梯形状电极部包括上底部和下底部以及一对斜边部。上底部和下底部沿着第二方向延伸。一对斜边部连接上底部的端部与下底部的端部。一对斜边部沿着倒角状角部的端边延伸。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上述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和配线部件。配线部件电连接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配线部件以与多个线状电极部交叉的方式设置。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高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和太阳能电池模块。【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平面略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平面略图。图3是图1的线III一III所示的部分的截面略图。图4是第一比较例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平面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一部分V的放大示意平面图。图6是第一变形例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平面略图。图7是第二变形例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平面略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平面略图。图9是第二比较例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平面图。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平面图。图11是第三变形例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平面略图。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截面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实施了本技术的优选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仅是一个例子。本技术完全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等中所参照的各个附图中,实际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进行参照。另外,在实施方式等中所参照的附图是示意地记载的图,存在附图中描绘的物体的尺寸比率等与实际的物体的尺寸比率等不同的情况。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存在物体的尺寸比率等不同的情况。具体的物体的尺寸比率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受光面的平面略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的平面略图。图3是图1的线III一III所示的部分的截面略图。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0的结构进行说明。太阳能电池单元10具有光电转换部20。光电转换部20是通过受光而使电子和空穴等载流子生成的部件。光电转换部20例如也可以具有有一个导电型的结晶性半导体基板,且具有pn接合(接面)、pin接合等半导体接合。另外,光电转换部20也可以具有:具有一个导电型的结晶性半导体基板;设置于该结晶性半导体基板的一个主面上,且具有另一个导电型的第一非晶质半导体层;和设置于结晶性半导体基板的另一个主面上,且具有一个导电型的第二非晶质半导体层。另外,光电转换部20也可以具有η型掺杂物扩散区域和P型掺杂物扩散区域从表面露出的半导体基板。光电转换部20为四个角部分别为倒角状的矩形状。光电转换部20具有倒角状的角部20Α?20D。即,光电转换部20的受光面20a和背面20b分别是四个角部分别为倒角状的矩形状。受光面20a在x方向上包括:设有倒角状角部20A、20B的第一端部20a2 ;设有倒角状角部20C、20D的第二端部20a3 ;和与倒角状角部20A?20D相比更加位于中央侧的中央部20al。同样,背面20b也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以及中央部。在受光面20a上设有面状的透明导电膜(TCO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透明导电氧化物)25a。受光面20a的除端缘部外的部分被该透明导电膜25a覆盖。同样,在背面20b上设有面状的透明导电膜25b。背面20b的除端缘部外的部分被该透明导电膜25b覆盖。这些透明导电膜25a、25b具有辅助由下述电极21a、21b进行的集电的功能。通过设置透明导电膜25a、25b,生成的载流子在再耦合之前被电极21a、21b有效地收集。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改善的光电转换效率。此外,透明导电膜25a、25b例如可以由ITO (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形成。透明导电膜25a、25b的厚度例如能够设为50nm~150nm。在受光面20a上设置电极21a。详细来讲,在设置于受光面20a上的透明导电膜25a上设置该电极21a。另一方面,在背面20b上设置电极21b。详细来讲,在设置于背面20b上的透明导电膜25b上设置该电极21b。只要电极21a、21b的材质是导电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定。电极21a、21b例如能够分别由银、铜、铝、钛、镍、铬等金属,或者包含这些金属中的一种以上的合金构成。另外,电极21a、21b例如也可以由包括上述金属或合金的多个导电层的层叠体构成。电极21a、21b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电极21a、21b例如能够使用Ag涂浆等导电性涂浆而形成。另外,电极21a、21b例如能够采用溅射法、蒸镀法、网版印刷法或电镀法等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21b实际上具有与电极21a同样的结构。因此,此处,对电极21a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电极21b,援引有关电极21a的说明。电极21a包括多个线状电极部31、梯形状电极部32a、32b和多个汇流条部33。多个线状电极部31分别配置于中央部20al。多个线状电极部31分别沿着与y方向垂直的x方向延伸。多个线状电极部31沿着y方向排列。多个线状电极部31相互平行。梯形状电极部32a配置于第一端部20a2。梯形状电极部32a包括上底部32al、下底部32a2和一对斜边部32a3、32a4。上底部32al和下底部32a2分别沿着x方向延伸。上底部32al在y方向上相对地位于外侧,下底部32a2在y方向上相对地位于内侧。上底部32al比下底部32a2短。一对斜边部32a3、32a4分别连接上底部32al的端部与下底部32a2的端部。一对斜边部3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角部为倒角状的矩形状的光电转换部;和配置于所述光电转换部的一个主面上的电极,?所述第一主面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设置有所述倒角状角部的端部;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倒角状角部相比更加位于中央侧的中央部,?所述电极具有:?多个线状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中央部,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和?梯形状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端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上底部和下底部;和连接所述上底部的端部与所述下底部的端部,且沿着所述倒角状角部的端边延伸的一对斜边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29 JP 2010-2655921.一种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具有:角部为倒角状的矩形状的光电转换部;和配置于所述光电转换部的一个主面上的电极, 所述第一主面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设置有所述倒角状角部的端部;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倒角状角部相比更加位于中央侧的中央部, 所述电极具有: 多个线状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中央部,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和 梯形状电极部,其设置于所述端部,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上底部和下底部;和连接所述上底部的端部与所述下底部的端部,且沿着所述倒角状角部的端边延伸的一对斜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形状电极部还包括线状电极部,所述线状电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上底部与所述下底部之间,且连接所述一对斜边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 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还具有将所述多个线状电极部、所述上底部和所述下底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汇流条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包括多个所述梯形状电极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包括多个所述梯形状电极部。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一个主面与所述电极之间,以覆盖所述一个主面的除端缘部之外的部分的方式设置的面状的透明导电膜。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一个主面与所述电极之间,以覆盖所述一个主面的除端缘部之外的部分的方式设置的面状的透明导电膜。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一个主面与所述电极之间,以覆盖所述一个主面的除端缘部之外的部分的方式设置的面状的透明导电膜。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线状电极部以到达所述透明导电膜的端边的方式设置。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线状电极部以到达所述透明导电膜的端边的方式设置。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线状电极部以到达所述透明导电膜的端边的方式设置。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还具有从所述上底部和所述下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底部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到达所述透明导电膜的端边的电极部。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还具有从所述上底部和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场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