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南源专利>正文

包装膜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98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包装膜成型装置,其主要于该包装膜成型装置内分别设有第一成型模组及第二成型模组,以利用该第一、二成型模组将经压出模组压出的加热后塑料原料进行两次成型步骤;由此,以使该包装膜在成型后其厚度能更为平均,不仅能方便制作更大口径的包装模,且能便于在该包装膜表面印刷各种所需文字、图案,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具实用价值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包装膜成型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能令该包装膜在成型后其厚度能更为平均,不仅能方便制作更大口径的包装模,且能便于在该包装膜表面印刷各种所需文字、图案,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具实用价值性的包装膜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市面上的许多产品,其普遍都会利用各种不同的包装膜进行包装,且为能标示产品名称、产品特色等信息,而会在该包装膜外进行文字、图案的印刷。其中,该包装膜于成型制造上,其利用包装膜成型机,将塑料原料置入该成型机后进行加热,且将加热后的塑料原料以压出模组压出,再经由成型模组予以成型为包装膜。然而,上述包装膜成型机虽可达到制造成型包装膜的预期功效,但在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却发现,该结构于将塑料原料加热且以压出模组压出后,其仅经过单一成型模组即将包装膜制作成型,造成该包装膜的厚度较为不平均,不仅无法制作成型较大口径的包装膜,且也较为不易在该包装膜表面进行文字、图案的印刷,易让印刷出来的文字、图案较不平均,进而导致该包装膜在其整体制作成型上仍存有改进的空间。本创作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包装膜成型装置,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膜成型装置,能够使包装膜在成型后其厚度能更为平均。本技术的包装膜成型装置,一种包装膜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主要于机台上分别设置有压出模组、保温管路、第一成型模组、加温水箱、第二成型模组、注气模组及卷收模组所组成;其中:该压出模组设置于机台上,其能将塑料原料加热并予以压出;该保温管路设置于该压出模组的出料端,其可供对由压出模组所压出的加热后的塑料原料保持其温度;该第一成型模组设置于该保温管路的出料端,其可对加热后的塑料原料进行第一次包装膜成型步骤;该加温水箱设置于第一成型模组的出料端,且于该加温水箱内设有导向滚轮,以可对经第一次成型步骤所成型的包装膜进行加温,保持其具有一定的温度,并经导向滚轮输出;该第二成型模组设置于加温水箱的出料端,其可对包装膜进行第二次成型步骤;该注气模组设置于加温水箱的导向滚轮与第二成型模组间,其可对于进入第二成型模组进行第二次成型步骤之前的包装膜灌注入气体,以利该包装膜膨胀;该卷收模组则设于第二成型模组的出料端,其可将制作成型的包装膜予以卷收。本技术利用该第一、二成型模组将经压出模组压出的加热后塑料原料进行两次成型;这样,能够使该包装膜在成型后其厚度能更为平均,不仅能方便制作更大口径的包装膜,且能便于在该包装膜表面印刷各种所需文字、图案,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具实用价值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图3: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二;-->图4: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三。图号说明:1     成型装置         11      机台12    压出模组         13      保温管路14    第一成型模组     15      加温水箱151   导向滚轮         16      第二成型模组17    注气模组         18      卷收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所运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创作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附的图式及图号:首先,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的成型装置1主要于机台11上分别设置有压出模组12、保温管路13、第一成型模组14、加温水箱15、第二成型模组16、注气模组17及卷收模组18所组成;其中:请一并参阅图2—图4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三所示,该压出模组12设置于机台11上,其能将塑料原料加热并予以压出;该保温管路13设置于该压出模组12的出料端,其可供对由压出模组12所压出的加热后的塑料原料保持其温度;该第一成型模组14设置于该保温管路13的出料端,其可对加热后的塑料原料进行第一次包装膜成型步骤;该加温水箱15设置于第一成型模组14的出料端,且于该加温水箱15内设有导向滚轮151,以可对经第一次成型步骤所成型的包装膜进行加温,保持其具有一定的温度,并经导向滚轮151输出;该第二成型模组16设置于加温水箱15的出料端,其可对包装膜进行第二次成型步骤;该注气模组17设置于加温水箱15的导向滚轮151与第二成型模组16间,其可对于进入第二成型模组16进行第二次成型步骤之前的包装膜灌注入气体,以利该包装膜膨胀;该卷收模组18则-->设于第二成型模组16的出料端,其可将制作成型的包装膜予以卷收。如此一来,即可于该压出模组12中置入塑料原料进行加热并予以压出,该加热后的塑料原料即会经由保温管路13保持其温度,而进入该第一成型模组14进行第一次包装膜成型步骤,于经第一成型模组14进行第一次成型步骤后的包装膜,即进入该加温水箱15进行加温,保持其具有一定的温度,并经由加温水箱15内的导向滚轮151进入该第二成型模组16进行第二次包装膜成型步骤,同时于该加温水箱15的导向滚轮151与第二成型模组16间,利用注气模组17对包装膜灌注入气体,让该所灌注入的气体随着包装膜持续输送制作成型过程中,保持在导向滚轮151与第二成型模组16间,以利该包装膜膨胀,而当保持在导向滚轮151与第二成型模组16间的气体消散时,则再以该注气模组17对包装膜内再行灌注入气体,最后在利用该卷收模组18将制作成型的包装膜予以卷收。前述的实施例或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结构样态或尺寸,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由以上所述,该组件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由于在该包装膜成型装置内分别设有第一成型模组14及第二成型模组16,以利用该第一、二成型模组14、16将经压出模组12压出的加热后塑料原料进行两次成型步骤,令该包装膜在成型后其厚度能更为平均,不仅能方便制作更大口径的包装膜,且能便于在该包装膜表面印刷各种所需文字、图案,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具实用价值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型装置在机台上分别设置有压出模组、保温管路、第一成型模组、加温水箱、第二成型模组、注气模组及卷收模组;其中: 所述保温管路设置于该压出模组的出料端;所述第一成型模组设置于该保温管路的出料端,所述加温水箱设置于第一成型模组的出料端,且于该加温水箱内设有导向滚轮;所述第二成型模组设置于加温水箱的出料端;所述注气模组设置于加温水箱的导向滚轮与第二成型模组间,所述卷收模组设于第二成型模组的出料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型装置在机台上分别设置有压出模组、保温管路、第一成型模组、加温水箱、第二成型模组、注气模组及卷收模组;其中:所述保温管路设置于该压出模组的出料端;所述第一成型模组设置于该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南源
申请(专利权)人:黄南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