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882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手电筒体,所述手电筒体顶部的照明灯外围设置有折叠灯罩,折叠灯罩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塑料圆环以及连接在塑料圆环之间的透明布构成;所述手电筒体底部设置有伸向手电筒体内的三个倾斜设置且顶端连接在一起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一与凹槽滑动配合的支脚,三根支脚伸出手电筒体底部后构成用于支撑手电筒体的三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需要时将手电筒变成台灯,释放双手,方便人们的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手电筒是每个家庭常用一种家用小电器。晚上外出或者家中停电时都需要到手电筒照明。尤其是家中停电时,需要手电筒照明寻找电路故障,做一些简单维修电力线路的工作。但是在维修电路时,需要一只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对电路进行检修,十分不方便。人们设想如果手电筒可以作为台灯使用可以将其放到桌上给人们照明则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手电筒及台灯两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手电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手电筒体,所述手电筒体顶部的照明灯外围设置有折叠灯罩,折叠灯罩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塑料圆环以及连接在塑料圆环之间的透明布构成;所述手电筒体底部设置有伸向手电筒体内的三个倾斜设置且顶端连接在一起的凹槽,每个凹槽内部均设置一与凹槽滑动配合的支脚,三跟支脚伸出手电筒体底部后构成用于支撑手电筒体的三脚架。本技术的改进在于:所述多个塑料圆环的直径自手电筒体至照明灯依次减小。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需要时,展开折叠灯罩将手电筒照明灯发出的光聚拢在一起,从凹槽中将支脚抽出后构成三脚架用于支撑手电筒体,便捷地实现了将手电筒转化为台灯的使用;无需要时,将折叠灯罩折叠在手电筒体的顶部,支脚放在凹槽内部,作为普通手电筒使用。本技术实现了将手电筒及台灯两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手电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状态使用图。其中:1.手电筒体,2.折叠灯罩,3.塑料圆环,4.透明布,5.凹槽,6.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手电筒体1,其中手电筒体I的顶部的照明灯外围设置有折叠灯罩2,折叠灯罩2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塑料圆环3以及连接在塑料圆环3之间的透明布4构成,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塑料圆环,三个塑料圆环的直径自手电筒体至照明灯依次减小;将折叠灯罩伸展开后可以构成一个聚光的灯罩。手电筒体I底部设置有伸向手电筒体I内的三个倾斜设置且顶端连接在一起的凹槽5,每个凹槽5内均设置一与凹槽5滑动配合的支脚6,三根支脚6伸出手电筒体I底部后构成用于支撑手电筒的三脚架。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有需要时,展开折叠灯罩2将手电筒发出的光聚拢在一起,从凹槽5中将支脚6伸开构成三脚架用于支撑手电筒体1,可以将手电筒转化为台灯使用,释放双手;无需要时,将折叠灯罩2折叠在手电筒体I的顶部,支脚6放在凹槽5内部作为普通手电筒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手电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体(1)顶部的照明灯外围设置有折叠灯罩(2),折叠灯罩(2)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塑料圆环(3)以及连接在塑料圆环之间的透明布(4)构成;所述手电筒体(1)底部设置有伸向手电筒体内的三个倾斜设置且顶端连接在一起的凹槽(5),每个凹槽(5)内均设置一与凹槽(5)滑动配合的支脚(6),三根支脚(6)伸出手电筒体(1)底部后构成用于支撑手电筒体(1)的三脚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手电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体(I)顶部的照明灯外围设置有折叠灯罩(2),折叠灯罩(2)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塑料圆环(3)以及连接在塑料圆环之间的透明布(4)构成;所述手电筒体(I)底部设置有伸向手电筒体内的三个倾斜设置且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